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观察针刺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针刺对照组,后3组每组再分为即刻、24h、48h3个亚组,每组各8只。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进行造模。针刺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采用毫针透刺损伤腓肠肌全肌束的方法干预,并于针刺后的即刻、24h、48h分别进行腓肠肌损伤部位取材。模型组于相应时间点取材,空白组同48h组时间点取材。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腓肠肌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HGF蛋白表达量。结果:HE染色光镜下,模型组及针刺治疗组各时间点可见不同程度的肌纤维损害,针刺治疗组肌纤维损害程度较模型组轻,以针刺后24h和48h显著;针刺对照组各时间点仅出现轻度损伤,48h后已基本恢复正常。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腓肠肌HGF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针刺对照48h组H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各时间点相比,针刺治疗24h、48h组HGF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P0.05);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HGF蛋白表达随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骨骼肌钝挫伤可使大鼠骨骼肌HGF蛋白表达升高;针刺干预可下调急性期骨骼肌损伤局部H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2.
循证认知康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康复医学会的一个跨学科研究脑损伤的特别兴趣小组,通过对现存的171篇文献进行循证的回顾性研究,为认知功能康复实践提出了临床建议,并根据所获得证据的支持力度而将临床建议分为:实践标准、实践指导和实践选择,同时对认知功能康复临床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信度与效度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引进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 (NCSE)并测定中文NCSE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以康复科住院病人 2 5例为样本 ,间隔 1周评定重测信度。以康复科因脑损伤而住院的患者 5 5例为样本 ,评定效度。结果 绝大部分项目重测信度好 (r >0 .7,P <0 .0 1) ;5 5例脑损伤患者 ,被神经康复专家临床评定分为两组 (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 ) ,认知功能障碍组在中文NCSE中的得分低于正常组 (P <0 .0 1) ;中文NCSE的语言项目与CRRCAE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测结果相关性强 ((r =0 .72 -0 .78,P <0 .0 1) ,记忆项目与Rivermead行为记忆能力评定结果的相关性强 (r =0 .72 ,P <0 .0 1) ;以量表给定的临界值为标准 ,中文NCSE对器质性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灵敏度为 93 .5 % ,特异度为 65 %。结论 中文NCSE经初步测试 ,信度和效度基本满意 ,尤其适用于器质性脑损伤患者的筛选 ,建议扩大样本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14.
记忆训练软件的设计及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治疗记忆障碍的方法。方法 选择当前临床治疗记忆障碍比较常用的5种方法,制作成计算机软件。同时,采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记忆训练软件开发出来后,初步应用于临床,治疗由颅脑外伤引起的记忆障碍,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初步证明该软件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结论 从短期的临床使用过程看,该软件设计比较合理,易于操作,患者容易接受,初步验证,对脑外伤引起的记忆障碍的患者治疗有效,但对由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记忆障碍是否有效,还有待于今后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MRI成像技术,观察电针“百会”、“印堂”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形态结构的影响,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30只成年SD雄性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建造大鼠抑郁模型,电针组参照《实验针灸学》取百会、印堂两穴进行针刺;以Open-field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等方法测定动物的行为变化;多片多回波的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和翻转恢复的T1加权成像,对照研究各组大鼠脑内形态学及各脑区信号强度的改变。结果正常组大鼠的体重远高于电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的体重虽然高于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的1%蔗糖水摄取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电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高于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Open-field法检测大鼠活动性,电针组、模型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均明显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rr2加权像上观察到大鼠脑裂扩大现象,但三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和电针组与正常组相比较,中脑水管的横截面积有增加,统计结果显示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T2值的分析结果显示,电针组和正常组的海马区T2值接近,而模型组的海马区T2值与电针组和正常组相比较有增加,其海马区T2值与电针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脑区,如尾壳核、杏仁核和皮层,T2值在三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别;对扩散加权像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和电针组海马区和颞叶及听觉皮质区的ADC值(表观扩散系数)相对于正常组有降低,并且与正常组相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而纹状皮质区的ADC值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证实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的脑形态结构有影响,提示电针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抑郁症中取得的显著疗效,可能与电针作用于抑郁症患者脑部组织并影响了其相关组织的功能有关。但本实验体现的是好坏参半的结果,提示以大鼠为对象来研究针刺机理,必须注意人与大鼠的种属差异和受试主体的精神心理作用对实验指标乃至实验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校第二课堂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高校学生培养系统工程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将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技能教学活动结合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取得了实效。文章从具体做法和效果及体会上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电针和圆利针治疗制动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模型兔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圆利针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均建立制动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模型。造模6周后干预组接受干预。于造模后4,8,12周测量兔患侧Lequesne MG总指数;于造模后13周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股直肌超微结构;于造模第12周通过X线对膝关节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行为学:电针与圆利针对于关节功能障碍、局部反应、肿胀有明显的疗效(P0.05)且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电针组(P0.05)与圆利针组(P0.01)治疗起效明显但圆利针组疗效更佳;X线:干预组结果明显优于模型组且圆利针组较佳。结论:针和圆利针对于固定制动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均有确切疗效,但圆利针通过对受损软组织的直接干预,能更有效地治疗制动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认知障碍与脑损害部位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明确认知障碍与脑损害部位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探索不同的认知障碍在脑部相应区域的定位。方法 采用中文版神经行为认知测试 (NCSE)量表测试脑部损害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 30例 ,将其脑部损害的CT定位与NCSE的 10个分项目 (ORI、ATT、COMP、REP、NAM、CONST、MEM、CALC、SIM、JUD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左、右侧均与COMP相关 (P <0 .0 5 ) ;额叶与CALC、JUD、MEM相关 (P值分别为 <0 .0 5及 <0 .0 1) ;顶叶与NAM、JUD相关 (P <0 .0 5 ) ,与REP、CALC明显相关 (P <0 .0 1) ;颞叶和基底节与各项分测验均不相关 (P >0 .0 5 )。结论 认知障碍与脑病损部位有关 ,以额、顶叶损害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针刺对兔骨骼肌钝挫伤后组织超微结构和CaN/NFA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通路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环孢素A(CsA)组、针刺组、针刺合并CsA组。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模型。针刺组于造模24 h后采用毫针斜刺腓肠肌全肌束的方法干预,CsA组于造模前3天按每天每只兔9.25mg/kg CsA进行注射,针刺合并CsA组进行针刺合并CsA干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N和NFAT蛋白表达量。结果:电镜下针刺组肌丝总体排列整齐,肌节未见明显肿胀,Z线、M线清晰;模型组、CsA组和针刺合并CsA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原纤维断裂、溶解,Z线、M线有不同程度的溶解断裂。与空白组相比,各组Ca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模型组、针刺组和针刺合并CsA组NFA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CaN和NFAT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CsA组相比,针刺组与针刺合并CsA组CaN和NFAT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刺可有效改善急性钝挫伤模型兔超微结构的损伤;急性软组织顿挫伤可使兔骨骼肌CaN、NFAT1蛋白表达升高;针刺可激活CaN/NFAT信号通路,促进骨骼肌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