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婧  李宝金  谭俊 《今日药学》2020,(3):201-203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致高血压的特点、处理原则及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索拉非尼致高血压的文献,就此例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实施药学干预和药学监护。结果此例患者在使用索拉非尼治疗近2周时出现高血压亚急症,及时停药并给予降压治疗后,患者血压可控制平稳,并继续索拉非尼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MDT模式下的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发生索拉非尼相关性高血压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高血压分级和用药史,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最大化靶向药物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2.
IL-12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免疫杀伤肝癌细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IL-12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免疫杀伤肝癌细胞的效能及其机制。方法IL-12基因修饰肝癌病人外周血DC(DC-IL-12),ELISA法检测DC-IL-12培养上清中IL-12和IFN-γ水平,以冻融HepG2所获得的肿瘤相关抗原(TAA)刺激DC-IL-12,MTT法检测TAA负载的DC-IL-12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细胞毒试验检测DC-IL-12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CTL上清液IFN-γ水平。结果DC经IL-12基因修饰后48h分泌高水平IL-12(24·35±5·4)pg/ml及IFN-γ(725±30)pg/ml,均显著高于未转染DC组(P<0·01)。DC-IL-12诱导的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均有显著杀伤作用,杀伤率显著高于未转染DC组,分别为(82·43±8·7)%vs(57·4±4·3)%和(76·45±8·5)%vs(18·23±5·3)%(P<0·01),DC-IL-12诱导的CTL上清液IFN-γ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DC组,分别为(1125·0±32·7)pg/ml、(281·3±14·7)pg/ml(P<0·01)。结论IL-12基因修饰增强DC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其机制与IL-12基因修饰促进DC分泌IL-12、增强T淋巴细胞活化及分泌IFN-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人共刺激分子B7-H3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B7-H3作为B7家族的最新成员,其受体在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被诱导表达,B7-H3对CD4+和CD8+细胞的生成均具有增加作用,并可选择性增加IFN-γ的生成。为将B7-H3基因转染入舌鳞癌细胞Tea8113中制备瘤苗。克隆人共刺激分子B7-H3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B7-H3基因在Tea8113中的表达。方法:从淋巴细胞中提取RNA,用RT—PCR方法将B7-H3的编码序列cDNA扩增。然后将该基因的编码序列插入真核荧光蛋白载体pEGFP—C1中,构建成最终的表达载体pEGFP—C1-B7-H3。运用脂质体方法将pEGFP—C1-B7-H3转染Tea8113细胞.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B7-H3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从淋巴细胞中提取的RNA质量较好,经RT—PCR扩增出目的基因B7-H3,其全长大小为951bp。测序鉴定,该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相同。转染pEGFP—C1-B7-H3载体的靶细胞Tea8113中,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RT—PCR方法检测到目的基因B7-H3的-个215bp大小的eDNA扩增产物。结论:酶切及RT—PCR证实成功构建人B7-H3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B7-H3,将该载体转染到Tea8113中,RT—PCR鉴定B7-H3基因在该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因门静脉高压症实施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7例(选择组)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1例(非选择组)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手术前后门静脉与肝动脉血流量变化,并术中监测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结果:断流术后选择组FPP较非选择组FPP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均减少,选择组减少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断流术后1个月两组肝动脉血流量均增加,选择组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8%,非选择组为27.5%(P<0.05)。选择组50例完成6~36个月随访,复发出血率为16.0%,3年生存率88%;非选择组42例完成6~36个月随访,复发出血率为30.2%,3年生存率78.6%。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相似文献   
35.
为对中医药古籍进行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建立了基于信息构建的中医药古籍数字化系统。中医药古籍数字化系统的研究涉及到中医药文化、医史文献、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中医药文化与其他文化创意交叉融合的表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运用信息构建理论可以解决复杂的信息组织和管理问题,特别适合于解决网络环境下复杂的信息集合的构建问题。因此,基于信息构建的中医药古籍数字化系统应用现代化的理论、技术和工具,结合了中医药古籍的特点,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6.
将宗修英先生20世纪40、50年代起从医50余年经历中的主要事件进行收集,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其学术生涯,同时回顾宗先生3位老师宗维新、赵树屏、张菊人的主要学术思想与特点,对宗修英先生中医学术渊源进行相应分析,绘制出宗修英先生的学术经验传承谱系。。宗维新于《金匮要略》的深入研究及血液病、妇科病的经验;赵树屏于中医医学史及各流派的梳理;张菊人于温病学的阐发新知等,3位老师均提倡中西医结合,注重培养中医人才。宗修英先生跟师学习多年,在治学、临证与传授后学等方面深受3位老师影响,博采三师之长,学习各家学说,精研医理,审慎求证,抓住时代致病特点,系统总结了痰湿理论。  相似文献   
37.
研究背景躯干作为人体核心部分,在维持身体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躯干控制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移动能力,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12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程≤14 d)患者随机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宣教和指导(对照组,60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躯体控制训练(观察组,6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2周时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价量表(FMA-Balance)和改良Rivermead移动指数(MRMI)评价平衡功能。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康复训练,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两组患者FMA-Balance评分(P=0.000)和MRMI评分(P=0.000)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训练后观察组患者FMA-Balance评分(P=0.002)和MRMI评分(P=0.002)亦增加。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躯干控制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平衡功能和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8.
对宗修英教授重用生白术治疗便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宗老从《金匮要略》“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中受到启发,临床重用生白术(16~55g)配伍木瓜、甘草共用治疗脾虚证便秘,对脾气虚证便秘、脾气虚而致的湿阻证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有独特疗效。同时介绍了宗老临证对脾虚证望闻问切的辨证要点,如神疲倦怠、面白少华、气短声低、舌质淡苔白边有齿痕、口不渴、口渴不多饮或渴喜温饮、大便于或不于以及脉沉而虚弱或濡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携带白细胞介素(IL)12转染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免疫杀伤肝癌细胞的效能及其机制。方法感染指数(MOI)为100,含IL12的重组逆转录病毒修饰肝癌患者外周血DC(DCIL1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DCIL12(5×103个/ml)培养上清中IL1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以冻融肝癌细胞株HepG2(1×107个/ml)所获得的肿瘤相关抗原(TAA)刺激DCIL12,MTT法检测TAA负载的DCIL12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1×105个/ml)增殖分化能力,细胞毒试验检测DCIL12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肝癌细胞株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CTL上清液IFNγ水平。结果DC经IL12基因修饰后48h分泌高水平IL12(24.35±5.40)ng/L及IFNγ(725±30)ng/L,均显著高于未转染DC组(P<0.01及P<0.05)。DCIL12诱导的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均有显著杀伤作用,杀伤率显著高于未转染DC组,分别为(82.43±8.70)%vs(57.4±4.3)%(P<0.01)和(76.45±8.50)%vs(18.23±5.30)%(P<0.01),DCIL12诱导的CTL上清液IFNγ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DC组,分别为(1125.0±32.7)ng/Lvs(281.3±14.7)ng/L(P<0.01)。结论IL12基因修饰增强DC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其机制与IL12基因修饰促进DC分泌IL12、增强T淋巴细胞活化及分泌IFN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减肥手术与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包括减肥手术、甲状腺切除术、低钙、低钙血症。在既往有减肥手术史的患者中再次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对低钙血症进行了调查。结果 Pubmed数据库共有16篇论文报道了 82例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其中66例(80.48%)患者行RYGB术,5例(6.1%)患者行SG术,6例(7.31%)患者行LAGB手术中,5名(6.1%)患者接受了BPD手术。89.02%(73例)为女性,10.98%(9例)为男性,85.36%(70例)接受了甲状腺全切除术,14.64%(12例)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提及淋巴结清扫的5篇文章中,34.69%(17/49)患者接受了淋巴结清扫术。两次手术间隔最短4个月,最长9.1年。结论 之前接受过减肥手术的患者发生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风险很高,在RYGB和BPD患者中更为普遍。常规药物治疗对大多数低钙血症有效,但顽固的低钙血症可以通过Roux-en-Y胃肠旁路手术改善钙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