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1(six-transmembrane epithelial antigen of prostate protein 1,STEA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40例女性乳腺正常组织及52例乳腺纤维腺瘤、211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EAP1的表达情况。根据STEAP1表达的高低将乳腺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对两组行临床病理特征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TEAP1在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BL-100及乳腺癌细胞MDA-MB-468、BT549和MCF-7中的表达情况,使用Oncomine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TEAP1的表达及预后。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乳腺癌组织中的STEAP1高表达者占11.8%(25/211),低于乳腺正常组织的85.0%(34/40)和乳腺纤维腺瘤的84.6%(44/52),3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与Oncomine数据库分析获得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低于乳腺正常组织的结果一致。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乳腺上皮细胞中的STEA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癌细胞MDA-MB-468、BT549和MCF-7,4种细胞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 < 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均表明STEAP1高表达者预后更佳(均P < 0.05)。  结论  正常乳腺中的STEAP1表达水平高于乳腺癌,STEAP1高表达与良好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18F—FDGPET/CT显像特点及其相应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胃肠道问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总结病灶特点,并与既往PET/CT报告及病理报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18例间质瘤,原发瘤灶均为单发,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10例,3例良性病变PET显像均为阴性表现,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15例均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核素异常浓聚灶.CT表现3例良性间质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滑肿块影,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CT表现不一,多数病灶内可见坏死、囊变区,部分病灶内可见出血,少部分病灶内密度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大部分病例可准确定位、定性诊断,少数病例定位诊断及病理学分型不明确。结论PET/CT在对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鉴别间质瘤良、恶性,且一次扫描可判断肿瘤有无转移,但对于间质瘤恶性程度分级上还有一定困难,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伽玛刀治疗后疗效的评价与评价方法的选择。方法:搜集68例可以准确测量肿块直径的肺内肿块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68例肺癌中鳞癌32例;腺癌12例;小细胞癌18例。大细胞癌6例;两肺共有病灶81个,肿块直径大小为0.8~13.5cm。结果:68例中完全缓解率(CR)14例占20.6%;部分缓解率(PR)43例占63.2%;无变化(NC)3例占4.4%;进展(PD)8例占11.8%;CR+PR占83.8%。其中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CR+PR均大予80%,大细胞癌CR+PR为50%。结论:伽玛刀治疗对肺癌病灶的控制有显著的效果,鳞癌与腺癌及小细胞癌的伽玛刀治疗的效果相似,大细胞癌的放疗效果稍差。影像手段评价肿瘤有一定的局限性,PET将成为最佳的影像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04.
蝶鞍内囊肿临床报告较步,多在病理解剖中发现。其原因是由于鞍内囊肿较小时多无症状,且它与无分泌性垂体瘤以及空蝶鞍的症状、体征、放射学特征酷似,术前本病常被误诊。Shanklin通过尸检观察100例垂体腺,发现13例鞍内囊肿。占13%。Megeath报告和发病率更高,在83例蝶鞍内发现囊肿达33%。作者收集从1982年至2004年间经手术证实的13例鞍内囊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笔者从 1992年 2月~ 1999年 10月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获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患者 196例 (196只眼 ) ,其中男 110例 ,女 86例 ;年龄最小者 10岁 ,最大 6 0岁 ,平均年龄 39岁 ;病程最短 2d ,最长 30d ,平均 2 0d ;首次发病者 80例 ,复发者 116例。将 1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96例 (96只眼 ) ,包括树枝状角膜炎 6 9只眼 (71 87% ) ,地图状角膜炎 2 4只眼(2 5 % ) ,盘状角膜炎 3只眼 (3 13% )。对照组 10 0例中包括树枝状角膜炎 73只眼 (73% ) ,地图状角膜炎 2 7只眼 (2 7% )…  相似文献   
10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下肢深静脉出现血凝块。属于临床科急危重病。如栓子脱落可引进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严重并发症,此外,未能及时处理者多数不能幸免慢性血栓后遗症的发生,造成患者长期病痛,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可致残,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极其重要。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术一直是评价下肢深静脉病变的“金标准”,此方法是经皮穿刺股静脉逆行深静脉造影。直接造成股静脉的损伤,是有创检查。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药物(吉非替尼)在人肺腺癌移植瘤中有无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用人肺腺癌细胞A549建立移植瘤裸鼠模型,分别隔天测苗肿瘤在对照、单纯照射、单纯药物(吉非蒋尼)、照射+药物作用下(6只/组)的直径.描绘肿瘤生长曲线,计算局部肿瘤生艮抑制率、肿瘤牛长延缓时问和再牛长延缓时间.照射为5 Gy/次,1次/d,连续3 d.吉非替尼为罐胃100ms/kg,1次/d,连续14 d.结果 单纯照射、单纯吉非替尼、照射+吉非替尼的肿瘤牛长抑制率分别为22.7%、12.4%与38.2%(F=25.75,P=0.000);肿瘤生长延缓时间分别为6.0、7.8、21.6 d(F=70.49,P=0.000).照射+古非替尼、单纯照射的再牛长延缓时间分别为23.4、10.2 d(F=174.24,P=0.000).肿瘤牛长延缓的增敏比为1.5,冉生长延缓的增敏比为1.7.结论 吉非替尼对人肺腺癌小鼠移植瘤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及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27例行CT检查,其中CT增强扫描19例;9例行MRI检查,其中MRI增强扫描8例。结果32例均为单发。位于腹膜后间隙15例,后纵隔8例,肾上腺6例,颈部2例,腰椎椎管内1例。病变呈类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晰。CT平扫呈低密度,内部出现钙化11例,脂肪3例,坏死1例。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14例,其中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3例,明显强化8例;无明显强化5例。10例见小滋养血管,8例推移周围大血管,7例包埋邻近血管,4例肿瘤内部或瘤周见线状或簇状扩张血管。MRI平扫病灶T_(1)WI呈均匀性等及稍低信号,T_(2)WI呈高及稍高信号,7例内部可见“旋涡征”,4例DWI呈高信号,ADC值约1.725×10^(-3)mm^(2)/s,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强化、不均匀性明显强化及渐进性强化。结论神经节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两者结合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16层螺旋CT对31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MSCTV)检查,所有采集的原始数据导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法(VR)重建,从而得到清晰而满意的临床诊断图像。结果:所有受检者血管重建显示良好,31例MSCTV检查中, 26例可显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深静脉血栓形成。MSCTV主要征象包括:受累肢体肿胀,原始轴位图上血管腔内的充盈缺损,重建图像上显示管腔狭窄、中断或变细,明显浅静脉、侧支静脉扩张、纡曲。结论: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可以充分而准确地显示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情况,并可显示静脉血管情况,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多普勒超声及数字血管减影(DSA)检查,MSCTV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起源于肾周脂肪组织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L)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RPL术前MDCT表现。结果 8例患侧肾脏被包绕及肾前间隙受侵,1例右肾前间隙受累,2例双侧肾前间隙均受累,5例左肾前间隙受累;3例患侧肾受压推移发生轴位旋转。MDCT表现:3例肿块内可见粗颗粒状钙化,8例均可见脂肪成分,多期增强扫描钙化及脂肪成分均无强化;6例肿块内脂肪成分中可见分界清楚、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软组织成分,多期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病理为去分化成分或黏液成分;1例由同侧肾上腺动脉供血,3例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4例由肠系膜下动脉供血。8例均呈塑形生长,可见完整或部分完整的包膜,多期增强扫描包膜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病理为纤维结缔组织成分;2例延伸至整个盆腔。结论 病灶内脂肪密度区、强化的实性结节及患侧肾被包绕及肾前间隙受侵高度提示PR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