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量表,对如皋、溧阳、太仓三地80岁以上健康老人开展中医体质调查与辨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晚起与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呈正相关;晚睡与气郁质呈正相关;早起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呈负相关;早睡与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呈负相关;睡眠不规律与阳虚质、气郁质呈正相关。结论 相对晚睡来说,晚起导致的偏颇体质更多,对健康的损害更大,体现了中医重视阳气,以阳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观察卡托普利及氯沙坦干预对缺血性急性肾衰竭(IABF)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废旧船舶是媒介生物及危险性病虫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结合天津口岸进境供拆解用的俄罗斯籍废旧航空母舰“基辅”号的检验检疫情况,论述了检查程序处理方法以及在检查过程中所取得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84.
85.
本文结合5例鼻咽癌误诊病例,分析误诊原因,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  相似文献   
86.
目的 采用血浆差异代谢组学的方法筛选和评价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的特征代谢物,并确立生物标志物。方法 根据《中医脑出血瘀热评分量表》,采用匹配的方法收集临床瘀热型与非瘀热型急性ICH患者各40例,健康对照40例,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检测瘀热组(YP)、非瘀热组(FP)及健康组(JP)之间血浆差异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筛选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单元的特征代谢物。结果 YP/JP检测出27个差异代谢物;FP/JP检测出23个差异代谢物;FP/YP检测出14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组氨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等9个通路。结论 可的松21-乙酸酯、酸甲酯和甘油三酯可作为一组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7.
ICU护工承担着病区患者大量的生活护理、消毒隔离及消毒供应工作,每天与不同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物密切接触,穿梭于各病床之间,稍有不慎均导致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自2010年以来,我院规范ICU护工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8.
微量泵是一种定容型输液泵,其优点是:定时精度高,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体积小,便于移动,临床上多用于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婴幼儿输血、输液、高浓度补钾.以及持续输入镇痛、镇静药物[1].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对周仲瑛教授诊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收集周仲瑛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病历153份,运用频数法、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等方法挖掘病案中症状、病机、治法、方药之间的规律。结果 统计出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症状14个,临床常用药物76个,药物核心方组合8个及主要病机与相关药物之间的联系。结论 结合周仲瑛教授的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瘀热"病机对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518例,将患者分为瘀热组和非瘀热组,于发病时、病程第11、21天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脑出血量、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瘀热组第0、11天时脑出血量均明显高于非瘀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瘀热组第0、21天时中风病类诊断评分、GOS评分明显高于非瘀热组(P<0.01)。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瘀热患者较非瘀热患者脑出血量大、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