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9篇
  免费   866篇
  国内免费   364篇
医药卫生   9929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730篇
  2022年   648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4 毫秒
991.
目的:评价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顺序以1∶1比例分为2组,每组25例。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采用毫针刺激蝶腭神经节,1~2次/周;常规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以迎香、印堂、风池、风府、足三里等为主穴,以上星、合谷、禾髎、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等为配穴,每次取主穴、配穴各1~2穴,2次/周。2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鼻炎症状总分量表(2004版)、鼻炎症状总分量表(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鼻炎伴随症状总分量表(total non-nasal symptom score, TNNSS)评价症状改善情况;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RQLQ)评价生活质量;比较2组患者针刺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后1个月复发天数。结果针刺蝶腭神经节组治疗后鼻炎症状总分[(99.74±31.89)分比(196.83±31.22),t=-4.912]、TNSS[(165.18±51.06)分比(209.37±53.31)分,t=-4.032]、TNNSS[(33.63±12.37)分比(71.82±19.21),t=-3.463]均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P 均<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针刺后症状改善起效时间[(13.85±4.21)min 比(45.63±7.87)min;t=-1.763,P=0.008]更短,而疗效持续时间[(37.92±9.94)h 比(3.35±1.23)h;t=7.637,P<0.01]更长。针刺蝶腭神经节组治疗后4周RQLQ评分[(8.48±3.71)分比(37.68±12.46)分,F=-7.312]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治疗后1个月针刺蝶腭神经节组复发天数[(4.12±2.15)d 比(23.53±4.63)d,t=-8.879]明显少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探索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目前,中药研究存在整体与局部脱节、宏观与微观脱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整合药理学的提出,为解决中药研究"碎片化"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近年来,该课题组采用整合药理学策略,对元胡止痛方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靶标"和"肠吸收-活性评价-数据挖掘"2个研究模式,从计算、体外和体内多个层次建立了该方剂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之间的交互规律,为该方剂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该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黄酮醇合酶(flavonol synthase,FLS)是黄酮化合物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本文在红花转录组测序结果中获得中间序列的基础上,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我国传统中药材红花花瓣中克隆到黄酮醇合酶基因的全长c DNA。该基因全长1 201 bp,开放阅读框1 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红花FLS基因编码氨基酸与同属菊科植物氨基酸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其中与金光菊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构建p BASTA-FLS植物表达载体。为后续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功能及黄酮化合物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回药复方软化动脉胶囊对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iNos/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照、阳性对照组、回药低剂量组、回药高剂量组,治疗后,分析iNos/PI3k/Akt表达的变化.结果:经透射电镜观察,回药组与阳性对照组可改善主动脉血管超微结构;与模型组比较,回药复方软化动脉胶囊可下调iNos/PI3K/Akt信号通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结论:回药复方软化动脉胶囊可以改善动脉血管超微结构,且回药高剂量组的疗效优于回药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Nos/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从计量诊断学的角度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构建IBS-D中医证候的判别函数,以降低IBS-D中医证候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主观因素干扰。方法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对439例IBS-D患者进行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运用聚类分析获取初始证候,以四诊信息和患者血清脑肠肽为变量,运用逐步判别法进行分析。结果聚类为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和寒湿困脾证,其中肝郁脾虚证最多,有效百分比为34.2%,寒湿困脾证最少,有效百分比为5.5%;逐步法所得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及脾胃湿热证5个判别函数,回顾性误判概率4.1%(16/390),交叉验证误判率为15.4%(60/390)。结论建立的判别函数,对ISB-D的中医证候的客观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应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对肺内小结节精准定位染色后胸腔镜下行肺结节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该术式的配合要点。[方法]对46例手术病人提供良好的术前心理支持,术前做好室间及仪器、器械准备,合理布局;掌握医护人员配合关键流程,做好手术用物的感染控制管理和标本送检,关注病人生命体征,控制补液量;注意物品清点,使病人顺利完成导航定位并过渡至胸腔镜手术。[结果]46例病人均在导航精准定位下一次性完成肺内小结节的腔镜下切除,未发生切除组织中未见肿瘤情况,快速冰冻病理确诊恶性者直接完成肺癌根治术,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定位肺内小结节切除术做到一站式完成早期肺癌诊断和治疗,是目前早期肺癌病人的理想治疗方式。护士要加强学习,针对性给予个性化术前访视,掌握新技术的关键配合流程,关注重点内容,是为医患双方提供优质手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我院于2008年7月~2010年12月对10例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64~80岁,平均69岁。其中5例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5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观察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手术用时170~290min,平均210min;术中出血150~950ml,平均25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约72h;术后未发生肠瘘及吻合口狭窄及尿瘘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个月IVU未见肾积水。结论:经腹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安全可行,能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随着器械的改进及技术熟练,该术式将成为全膀胱切除手术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中尿酸和脂蛋白a[Lp(a)]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ARA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怀疑为ARAS,并接受肾动脉造影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诊为ARAS;部分患者同时接受了冠脉造影.对照组为年龄、性别匹配的180例同期本院常规体检人群.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血尿酸(UA)、Lp(a)、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Scr和C反应蛋白(CRP)等.分析ARA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尝试建立在高危人群中预测ARAS的临床决策工具.结果 ARAS患者的Scr、UA、Lp(a)和CRP水平显著地高于健康体检人群.高度怀疑ARAS或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病变而行肾动脉造影患者中,确诊ARAS组与非ARAS组生化指标、血脂、UA和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344μmol/L是ARAS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且当UA>344 μmol/L和Lp(a )>242 mg/L时,预测ARAS的特异性达96%,阳性似然比为5.45,P=0.001,OR值为6.78,95%CI( 1.90~24.2),P=0.001.结论 ARAS的高危人群中,UA升高是ARAS的独立危险因素;UA联合Lp(a)对于预测ARAS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女性,79岁,患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接受甲氨蝶呤(MTX)5 g化疗,4h泵入,同时标准的水化和碱化治疗.用药前Scr 70 μmol/L,GFR 56.13 ml/min.停药20h时血MTX浓度为45.6 μmol/L(化学发光法),Scr上升至139μmol/L.予充分水化、碱化尿液、利尿、大剂量亚叶酸钙治疗,保持尿量大于3000 ml/24 h.停药52 h时,MTX浓度仍高达9.9μmol/L,Scr上升至184μmol/L.遂开始间断行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VVHDF)(Prisma 血透仪),血泵流速150 ml/min,透析液流速2 L/h,置换液流速2 L/h,肝素抗凝,8 h/d,连续共5次,超滤量800~1000 ml/次.虽然患者每日尿量均在3000 ml以上,但患者自身MTX清除半衰期长达13.9~25.0 h,而VVHDF可将MTX清除半衰期缩短至6.9~9.3 h,见表1.停用MTX197 h,患者血MTX浓度下降至0.46 μmol/L后停止VVHDF治疗.继续水化、碱化、亚叶酸钙治疗.停药后14 d,血MTX浓度<0.1 μmol/L,Scr降至129 μmo/L.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T2DM)及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关系。方法:入选T2DM患者52例,DKDⅣ~Ⅴ期患者53例,血糖正常健康者(NGT)50例。统一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压,HbA1c,三酰甘油,25羟化维生素D3[25-(OH)D3]、BUN、Scr、PTH,24h尿蛋白等指标。新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及新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评估胰岛素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NGT组,T2DM组及DKD组血清25(OH)D3的含量逐渐减少,维生素D与HOMA2-%β(r=-0.34,P=0.03)、Scr(r=-0.32,P=0.04)呈负相关。与NGT相比,新诊断T2DM组的HbA1c、三酰甘油升高(P〈0.05),其HOMA2-%β、25-(OH)D3较NGT组降低(P〈0.05)。DKD组的年龄、病程、收缩压、24h尿蛋白定量、BUN、Scr、PTH等指标较T2DM组升高(P〈0.05)。HbA1c、HOMA2-%β、25-(OH)D3较T2DM组降低(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减退及DKD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