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同期颅骨修补合并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分期单项手术致颅内感染率有无差异,分析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治策略。方法:分别对16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行颅骨修补术合并脑室-腹腔分流术,15例分期行颅骨修补。并对分流手术术后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同期手术16例,术后半年内感染7例,其中颅内感染4例(1例死亡),切口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分期单项手术15例,颅内感染2例。结论:同期颅骨修补合并脑室-腹腔分流术较分期单项手术术后更容易发生感染,应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分析腮裂囊肿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腮裂囊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CT表现.结果 CT表现为颈前三角区,沿胸锁乳突肌前内侧,呈上、下走行的囊状密度影,边界清晰,壁薄,其内密度均匀.周围组织受推压、移位.当合并感染时,边界较模糊,囊壁增厚,部分囊壁有明显强化.结论 CT检查对腮裂囊肿可以清晰显示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尤其是冠状及矢状重建图像,病变显示得更加清晰,易于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3.
打通器由一根直径3.5mm,长20cm的骨圆针改制而成。用钢锉在骨圆针末端锉磨成类圆球形体,并在其与针体连接处锉一细沟槽。 手术时将脑室腹腔分流管的腹腔端自储液泵上取下,套在打通器末端类圆球体上,并用4号丝线结扎固定,使分流管与打通器连为一体,而后手持打通器从腹部切口处皮下向头部方向打隧道,至超出打通器长度时,穿出皮肤,带出分流管后,打通器尖端自原出口刺入皮下,继续向头部方向延伸,直达头部切口并带出分流管,剪断丝线,取下分流管连于储液泵上。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 MRI 提示脑膜强化的常见病因及征象,以便为此类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对38例增强扫描示脑膜强化患者的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包括脑膜炎22例,脑膜瘤2例,脑膜转移瘤5例,低颅压综合征2例,术后改变4例,结节性硬化1例,病因不明2例。强化模式有三种形式,即Ⅰ型、Ⅱ型、Ⅲ型。Ⅰ型:硬脑膜-蛛网膜强化,共7例;Ⅱ型:蛛网膜-软脑膜强化,共16例;Ⅲ型:全脑膜强化(包括硬脑膜及软脑膜),共15例。结论脑膜的强化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并可有不同的强化模式,在临床工作中应综合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死因,即使存活,75%患者也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1].AI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4.5h内的静脉溶栓,但对于颅内大血管闭塞,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低,临床效果不佳[2].2014年6月-2015年6月,几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阳性结果的相继发表,改写了AIS治疗的历史[3-6].  相似文献   
96.
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2位疾病,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最大,而主动脉弓上颅外血管(包括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此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1,2].我院2006年7月~2008年6月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弓上颅外动脉狭窄34例,治疗狭窄动脉36根,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后倒训练致颅脑损伤的干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 ,降低后倒训练中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某部 2 0 0 0年度参加侦察兵集训的5 82名战士作为干预对象 ,针对易致伤因素控制训练强度和规范训练程序等为主要干预措施。观察其对后倒训练中颅脑损伤的预防效果。并选择 1999年度参加侦察兵集训的 498名战士作为历史对照组。结果 进行干预措施后 ,后倒训练导致颅脑损伤发生率从 2 9 7%降至 14 6 %。结论 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后倒训练致颅脑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8.
脑脓肿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术前标志物CT简易定位微创钻孔引流方法治疗急性期脑脓肿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6例患者均有头痛、发热、呕吐症状,意识模糊3例,深昏迷1例,有偏瘫表现2  相似文献   
99.
脑血管造影1112例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将2006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全脑血管造影的1112例脑血管造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其并发症,及其防治的临床措施。结果 1112例脑血管造影患者中,因加压包扎导致局部张力性水疱57例,穿刺部位血肿32例,导丝嵌顿28例,鞘管进入血管周围间隙21例,动脉夹层7例,脑栓塞2例,一过性认知功能障碍2例,皮质盲1例。结论脑血管造影是神经介入诊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只要仔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仔细护理,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