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法(UHPLC-DAD)和解吸电喷雾电离-离子化质谱成像技术(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DESI-MSI)对15批芍药甘草汤(Shaoyao-Gancao-Decoction,SGD)物质基准和对应实物进行分析,考察DESI-MSI在经典名方SGD质量控制中的优势。方法以SGD为研究模型,采用传统UHPLC-DAD法建立物质基准指纹图谱,并对SGD指标成分(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出膏率进行考察。同时,以芍药甘草汤对应实物冻干粉为研究载体,将其复溶后点样于定性滤纸,并固定于载玻片制成样品,以甲醇-甲酸(1 000∶1)为喷雾溶剂,体积流量3μL/min;扫描范围m/z 100~1 200;空间分辨率300μm;喷雾气(N2)压力0.5 MPa;离子源温度120℃,采用正负离子全扫描样本。结果 DESI-MSI法能检测到SGD指标成分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以及共有峰成分芍药内酯苷等。同时,DESI-MSI法还能检测到来自甘草、白芍的甘草皂苷G2、甘草皂苷J2、没食子酸、柠檬酸、对羟基苯甲酸等11种成分,并对其相对含量进行直观呈现,定性分析能力远强于UHPLC-DAD法。结论基于DESI-MSI技术无需进行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可以在无对照品情况下进行复杂样品的定性、相对含量分析,灵敏度高,分析能力强,可以作为经典名方物质基准、对应实物及配方颗粒样品的质控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市售一清颗粒中5种生物碱类药效组分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建立与临床疗效相对应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7个厂家的一清颗粒中生物碱类药效组分含量分别为:厂家1:0.0738-0.1795-0.2517-0.2801-1.0109 mg·g-1;厂家2:0.1273-0.2527-0.3114-0.3890-1.7094 mg·g-1;厂家3:0.0570-0.2210-0.2501-0.2143-0.8732 mg·g-1;厂家4:0.0334-0.1164-0.1333-0.1256-0.4674 mg·g-1;厂家5:0.0201-0.0397-0.0545-0.0765-0.2403 mg·g-1;厂家6:0.0764-0.1387-0.2513-0.2648-0.9727 mg·g-1;厂家7:0.1408-0.1448-0.3089-0.2974-1.0175 mg·g-1。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为全面控制一清颗粒质量提供科学依据。7个厂家一清颗粒中5种生物碱药效组分含量差别较大,厂家2各组分含量较高,厂家4、5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3.
目的:从配伍组分、配伍比例两方面考察对芍药甘草汤的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将SD大鼠、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芍药甘草汤组(250 mg·kg-1),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芍药甘草汤的抗炎效果,采用小鼠热板法实验、小鼠醋酸扭体法实验观察镇痛效果。结果:白芍、炙甘草(1∶1)组抗炎作用显著,有一定的镇痛作用。醋白芍、炙甘草(1∶1)组显示出明显的抗炎、镇痛效果,其次是醋白芍、炙甘草(1.5∶1)组。醋白芍、炙甘草(6∶1)组仅显示微弱的抗炎作用,未显示出明显的镇痛效果。结论:醋白芍、炙甘草按照质量比1∶1配伍时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效果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本实验用比色法对丁香叶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乙醇为溶剂,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对丁香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结果:采用以上方法提取可得到黄酮类化合物,总黄酮含量是89.28mg/g。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木樨科丁香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构建内质网蛋白29(ERp29)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探讨ERp29过表达对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带有红色荧光蛋白标签的ERp29基因表达质粒的慢病毒(pCDH-ERp29)和对照质粒(pCDH-Vector),分别感染MGC803和SGC7901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感染情况;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稳定感染ERp29基因的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稳定感染ERp29基因的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稳定感染ERp29基因的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中ERp2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酶切鉴定显示成功构建pCDH-ERp29过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成功感染胃癌细胞。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与pCDH-Vector组比较,pCDH-ERp29组MGC803和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与pCDH-Vector组比较,pCDH-ERp29组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pCDH-ERp29组细胞中ERp2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CDH-Vector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过表达ERp29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过表达ERp29基因可明显抑制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2种磷酸钙转染法转染293T细胞的效果,建立一种实现高效稳定磷酸钙转染293T细胞的方法。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采用2种磷酸钙转染方法(传统磷酸钙转染法和改良磷酸钙转染法)转染pCDH-GFP-3xflag-TRAF6质粒进入293T细胞的转染效率。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2种磷酸钙转染方法转染pCDH-GFP-3xflag-TRAF6质粒进入293T细胞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 mRNA和fla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与传统磷酸钙转染法比较,改良磷酸钙转染法转染pCDH-GFP-3xflag-TRAF6质粒进入293T细胞24和48 h后的转染效率明显升高(P<0.01);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传统转染方法比较,磷酸钙转染改良法转染pCDH-GFP-3xflag-TRAF6质粒进入293T细胞24和48 h后,TRAF6 mRNA和flag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改良磷酸钙转染方法是一种高效、稳定的DNA转染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制备来自于不同产地的15批次川牛膝饮片标准汤剂,并以其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指纹图谱等数据为指征进行研究。方法:参照传统煎药工艺制备标准汤剂,采用UPLC-DAD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计算转移率、出膏率及指纹图谱数据研究。结果:15批次川牛膝样品制成的标准汤剂中杯苋甾酮含量为0.066~0.210 mg/m L,转移率为61.27%~99.69%,平均转移率为73.27%,标准偏差为11.88%。出膏率范围为17.66%~31.45%,平均出膏率为24.48%,标准偏差为4.54%。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确认1个,为杯苋甾酮(C_(29)H_(44)O_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制备工艺符合传统汤剂制备方法,且稳定可行,可用于川牛膝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并为配方颗粒、经典名方研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与辅助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二区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腹腔镜组(45例)和辅助腹腔镜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在术中指标方面,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和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全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均短于(少于)辅助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恢复指标方面,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总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切口长度较短、对机体损伤轻、愈合的瘢痕小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疗效更好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胃癌D2根治术后短期并发症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接受胃癌D2根治手术治疗的421例患者;根据术后短期有无并发症分为实验组(并发症组)76例和对照组(无并发症组)345例。为减小选择偏倚,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平衡各组变量后,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检验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Log rank法行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远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率和pTNM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胃癌D2根治术后的短期并发症对患者远期生存率没有显著性影响,但积极预防并控制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