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5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的致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的病人发病两年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早期运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能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关节功能丧失。因此,RA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各国学者关注的问题。目前血清学的诊断指标,主要是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但其特异性较差。RF不仅在RA患者中出现,在其他结缔组织及健康老年人中也可检测到。1998年,国外首次报道RA新的血清标志物,即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e pepfide,CCP)抗体。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改良式Mollard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临床价值及疗效评价.方法 采用改良Mollard术式即前矢状入路,手术时保留直肠盲袋,剥离盲袋黏膜,切断的近端结肠经直肠盲端肌鞘和耻骨直肠肌,并直视下在会阴前矢状切口将拖下的结肠与肛门外括约肌组成横纹肌复合体行肛门直肠重建.结果 术后30例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3年.临床评分和钡剂灌肠评分优、良率分别足86.67%和83.33%(P>0.05).结论 改良Mollard术式能恢复耻骨直肠肌与肛门外括约肌的解剖关系.将直肠末端从横纹肌复合体中心拖F,随访疗效满意,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可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我院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心血管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人数、用药频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药物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大于所有药物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防治心绞痛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均位于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第1位;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销售金额一直位于第2位;5年间用药频度排序前7位药物没有改变。结论:我院心血管药物用药较为稳定;心绞痛、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为该地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硝苯地平、复方丹参、单硝酸异山梨酯、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硝酸异山梨酯和阿司匹林肠溶片为我院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础药物。  相似文献   
44.
曹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60-2561
随着各种新发感染性疾病的涌现及新型抗生物制剂的临床试验,临床微生物室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日益突出。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对这些疾病和新生药物的诊疗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加强住院患者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曹慧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78-107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超声乳化仪的操作规程。结果 217例中86%的患者视力由术前手动-0.2提高至术后第3天的0.5-0.8。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成功完成手术的保证。  相似文献   
46.
对《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中规定的申报主体,即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的内容、性质和范围做分析,结合近年来各地申报实践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探讨规范开展职业病危害申报的途径以及如何督促、指导企业主动开展职业病的防治等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围产儿死亡原因,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围产保健水平,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应用WHO12表格法并将其修改分解为28表格法,对具有本市户口通过监测的145例死亡围产儿进行死因评审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17.1%,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围产儿死亡与胎龄、体重关系密切;前四位的死因是缺氧综合征、畸形、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和早产、低体重;孕产妇并发症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死亡原因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强调加强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认识和用胎心电子监护胎儿宫内生长发育,重视非医学性致死因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28表格法的评审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是保障特殊人群生命健康基本人权,体现人性化管理和人道主义的重要举措,对稳定特殊人群秩序、维护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全社会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川省特殊人群结核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了使结核病防治工作覆盖四川所有人群,控制结核病在特殊人群中的流行,四川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于2003年将全省18万人口的特殊人群纳入了中央经费支持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对相关痰检、放射、临床、统计等专业人员分专业进行了培训,培训教材以《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为主。在特殊人群中全面推行了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对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和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全部提供免费药品和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现通过对四川省2003年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和全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寻求在特殊人群中开展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制备抗血型M、N及抗血型糖蛋白A/B(GPA/GPB)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特性鉴定。方法:用人“O”型血红细胞作为免疫源,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用谱红细胞筛选阳性克隆;采用直接、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及腹水中mAb的效价。分别用快速定性试纸和酶处理红细胞检测mAb的Ig亚类及抗原表位。用Western blot鉴定抗GPA/GPB mAb的特异性。结果:获得4株分泌抗M、1株抗N及3株抗GPA/GPB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mAb的效价介于1×2-4~1×2-8之间,腹水mAb的效价在1×2-7~1×2-12之间。除1株mAb 1C1C9C4为IgM外,其他7株mAb均为IgG。通过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与谱红细胞的反应格局,结合mAb抗原表位的检测,确定4株和1株mAb可分别特异性结合于GPA的M、N抗原表位;另3株mAb 6D7C9、7C9H4和7C9G11与“O”型血红细胞膜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均可结合GPA、GPB蛋白。结论:成功地建立了4株分泌抗M、1株分泌抗N及3株分泌抗GPA/GPB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可用于MNSs血型系统的研究及鉴定,并为制备双功能抗体用于病毒、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脑电仿生电刺激和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E)、Brunnstrom分期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FMA-UE、Brunnstrom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