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6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系统评价假体置换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4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假体置换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文献,对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研究,8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411例患者,所有文献的质量普遍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Broberg and Morrey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假体置换要显著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P0.000 01);(2)在肘关节活动度方面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3)在VAS评分方面两者的优劣尚无定论。[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还欠缺对假体置换的中长期随访结果,故仍需低风险、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2.
哮喘患者低密度嗜酸性细胞增加,后者具有强大致炎能力,可能是嗜酸性细胞引起气道功能改变最重要的亚群。作者采用双盲法研究低密度嗜酸性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患者和方法轻至中度哮喘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岁,6周内未用过皮质激素或其它抗炎药物。健康对照组7人,男3名,女4名,平均年龄38岁。患者中16例应用吸入性布地缩松治疗,800μg/d;16例用安慰剂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和甲酰胆碱激发试验,并采血检测嗜酸性细胞及其阳离子蛋白(ECP)。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烟曲霉感染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时Toll样受体2(TLR2)对树突状细胞植物血凝素-1 (Dectin-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烟曲霉感染HBE细胞模型,通过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在mRNA、蛋白水平检测Dectin-1和TLR2的表达情况;沉默TLR2,复制感染模型,应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技术评价Dectin-1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烟曲霉感染后HBE细胞TLR2表达水平虽然有所升高,并在感染18h达到峰值,但与静息状态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沉默TLR2,在烟曲霉感染HBE细胞后18 h时Dectiin1的蛋白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 HBE细胞静息状态下能够表达TLR2,在烟曲霉感染早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有逐步增高的趋势;HBE细胞启动Dectin-1的表达可能是建立在TLR2对烟曲霉早期识别的基础上,通过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2002~2013年上海地区的中药相关专利的特征信息与IPC分类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药专利的信息与技术主题分布情况。研究发现2002~2013年上海地区公布的中药专利数量年分布增长趋势不显著;所占比重较大的专利集中由极少数申请人/发明人申请/发明;对中药"提取物"与"提取物组合物"的专利保护数量已超过专利总数的2/5,成为中药研究的主流;对专利的主题词、IPC分类号、IPC主分类号的分析结果,揭示了上海地区的中药专利所涉及的热点药用动植物科属分布、中药用途分布,以及中药制剂的治疗活性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5.
非铂类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NSCLC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6%,全部癌症死亡的28%,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患者80%左右,而65%~70%的NSCLC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因此化疗在晚期NSCLC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作为进展期(Ⅲ、Ⅳ)NSCLC标准化疗方案,同最佳支持治疗(BSC)相比,标准化疗既能延长生存期,又可改善生活质量(QOL)。由于遗传异质性导致的铂类耐药、第三代化疗新药的出现及铂类药物相关的严重的毒副反应,以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对于进展期NSCI。[第一段]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CD80、CD86和CD137L基因联合表达增强宿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机制.方法 BAL B/c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接种H22-Wt细胞,B组接种H22-neo细胞,C组接种H22-CD80/CD86+细胞,D组接种H22-CD137L+细胞,E组接种H22-CD80/CD86/CD137L+细胞.分别于第14、35、56和84天,每组每次随机选取2只小鼠处死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DNA ladde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电泳迁移率法(EMSA)检测T细胞核因子KB(NF-KB)活性.结果 TUNEL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第14天,A、B组脾淋巴细胞即出现大量凋亡,D组凋亡虽然较A、B组明显减少,但仍远高于C、E组.随接种时间推移,C组脾淋巴细胞凋亡逐渐增多,而E组这一趋势不明显,至第84天,C组和E组的脾淋巴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0.8±9.2和14.4±4.5.DNA ladder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第14、35、56和84天,C组和E组均检测出典型阳性结果,其中以C组第35、56和84天凋亡最明显.EMSA检测结果显示,A、B组T细胞NF-KB活性很低,D组显著高于A、B组,C、E组则显著高于A、B和D组.随着接种时间推移,E组NF-KB活性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而C组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至第84天,C组和E组的T细胞NF-KB活性分别为14.01±1.04和41.16±5.78.结论 H22-CD80/CD86/CD137L+变异株接种荷瘤鼠后,CD28信号和CD137信号的协同作用可显著增强活化T细胞NF-KB活性,这可能是CD80、CD86和CD137L基因联合表达显著增强宿主CTL杀伤活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A clinical study of the efficacy of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regimen in the management of advanced NSCLC was performed in 35 patients. Five of the 35 patients failed to finish one cycle of chemotherapy with this regimen because of severe and intractable leukopenia or rapid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Tumor response and toxicity were evaluated in the remaining 30 cases.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is regimen,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CR PR) was 46.7%. The most common toxicity was leukopenia; other side effects included alopecia,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slight and transient renal and hepatic impairment an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t suggested that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regimen in the management of advanced NSCLC.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CT(HRCT)探讨慢性稳定期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方法:选择7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12例稳定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和10例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组),对其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在2d内分别在主动脉弓上缘、气管隆突和右膈上2cm水平处作HRCT扫描。HRCT扫描的层厚为2mm。在扫描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均处于用力吸气末。在每幅图像的前、中、后胸膜下5mm处选择50mm^2的感兴趣区(ROI),并测其肺密度CT值。此外,对5例稳定期哮喘患者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前后进行HRCT扫描和肺功能测定。另选择4例急性加重期哮喘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末和出院6周病情稳定后,分别行HRCT扫描和肺功能检查。结果:慢性稳定期哮喘患者肺密度的平均CT值为-904(-826- -958)HU,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密度平均CT值为-943(-908- -992)HU,比哮喘患者低(P〈0.05)。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密度的平均CT值均比正常者(平均-778HU,-760- -796HU)低(P〈0.05)。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密度的平均CT值较为接近。5例慢性稳定期哮喘患者在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功能有改善,但肺密度平均CT值无变化(P〉0.05)。4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在加重期末和临床稳定6周后的肺功能也有改善,但肺密度平均CT值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部分慢性稳定期哮喘患者肺密度的平均CT值较正常人低,不受气体陷闭的影响,且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气肿相似,从形态学上间接反映了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29.
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小鼠体内Th1/Th2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复制小鼠感染肺炎衣原体的动物模型,检测接种后小鼠体内Th1/Th2平衡改变,对感染后小鼠机体免疫状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96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鼻内接种途径建立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模型,对照组接种二磷酸蔗糖(2SP)无菌缓冲液。分别在接种后的第1,3,5,7,14,21,28和42d,各处死6只动物,收集标本。观察记录肺组织病理,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h1和Th2细胞,计算Th1/Th2比值。结果感染肺炎衣原体小鼠的肺组织病理表现多为局灶性肺炎,14d后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增多,并伴不同程度成纤维细胞增生。与对照组相比,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24h,可见小鼠血清IL-4水平升高,第3d时浓度达到最高(24·38±2·52)pg/mL。持续至第7d,而后恢复到基线水平。血清IFN-γ在接种后24h即达到峰值(23·00±5·15)pg/mL,此后浓度逐渐下降。对照组小鼠Th细胞功能上以Th1细胞占优势,接种肺炎衣原体后Th1/Th2比值明显降低,细胞分类向Th2细胞漂移。第3d时,Th1/Th2比值降到最低值。实验组小鼠在感染后所检测42d内,所有Th1/Th2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鼠感染肺炎衣原体后,细胞分类向Th2细胞漂移。宿主肺部炎症病变加重与早期Th1细胞免疫活性受到抑制有关。与外周血IFN-γ/IL-4比值相比,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IFN-γ/IL-4,更能代表Th1/Th2极化状态。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比较帕米膦酸二钠(PamidronateDisodium)不同用法治疗国人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96例患者分为A组53例(34例分2天用药,19例分5天用药)、B组43例。A组为帕米膦酸二钠150mg,分2天及5天给药;B组为帕米膦酸二钠90mg,分2天给药。观察患者疼痛计分、止痛药用量、体力状况、活动能力和不良反应等,每周调查生活质量(QOL)并给予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计分均明显下降(P<0.001),而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A组的止痛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84.9%vs67.4%,P=0.043);止痛作用维持时间较B组长(中位值分别为28天和21天,P<0.001),止痛药降级/减量的患者较B组多(34.8%vs13.5%,P=0.024)。活动能力及KPS评分改善者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QO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改善幅度以A组更明显,在治疗后第3、4周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主要不良反应为药物热,其发生率和程度两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帕米膦酸二钠可缓解肺癌骨转移所致疼痛,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A组优于B组,而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