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41.
施佳  田勇  雷媛  康皓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11):1482-1485
目的 近年来,临床上所见多指(趾)畸形的患儿数量与日俱增。除了遗传因素外,母体怀孕期间自身行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越显重要;然而,关于这些影响的流行病学数据十分匮乏。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以患儿年龄配对的1∶2病例对照研究,对多指(趾)患儿与正常儿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交互作用分析、协变量筛选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母亲孕期吸烟(主动或被动)和后代多指(趾)畸形的危险因素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共纳入病例组143例,对照组286例。孕妇在怀孕期间吸烟,显著增加后代多指(趾)畸形的发病风险(主动吸烟:OR=4.74,95% CI:1.43~15.65,P=0.011;被动吸烟:OR=2.42,95% CI:1.32~4.44,P=0.004)。调整混杂因素后,母亲孕期吸烟对后代多指(趾)畸形的影响仍显著存在(主动吸烟:aOR=7.27,95% CI:1.72~30.72,P=0.007;被动吸烟:aOR=2.41,95% CI:1.11~5.23,P=0.026)。结论 母亲孕期主动或被动吸烟是后代发生多指(趾)畸形的危险因素,显著增加其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2.
高压氧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是否可改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糖尿病大鼠的周围神经病变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83只,用STZ制造糖尿病模型成功60d、肌电图和电镜证实有周围神经病变后,随机分为3组:①高压氧组(n=31):每天接受0.15MPa、高压氧1h,连续20d。②糖尿病对照组(n=32):不做治疗。③正常对照组(n=20):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无糖尿病的正常STZ大鼠。分别在疗程5,10,20d时测定右后肢胫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和H反射后处死治疗组及同期对照组大鼠,取坐骨神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观察,同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治疗前糖尿病大鼠的胫神经(28.56&;#177;6.99)mm/s、腓神经(28.92&;#177;7.37)mm/s的NCV明显低于正常组[分别为(48.29&;#177;8.04)mm/s,(51.93&;#177;8.50)mm/s],而H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波幅变小。高压氧治疗10d后,治疗组后肢胫神经(45.17&;#177;9.80)mm/s和腓神经的传导速度(43.81&;#177;7.05)mm/s明显高于同期糖尿病对照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H反射的潜伏期(7.27&;#177;0.76)ms较糖尿病对照组[7.49&;#177;1.26)ms缩短,波幅增大[(1.09&;#177;0.39)mV。(0.57&;#177;0.30)mV,P&;lt;0.05];病理学变化不明显,但电镜观察显示治疗组的许旺细胞数较糖尿病对照组增多,髓鞘结构有所改善;氧疗20d后,治疗组后肢胫神经[(46.56&;#177;9.72),(36.75&;#177;4.29)mm/s]和腓神经[(44.43&;#177;11.23),(30.74&;#177;6.03)mm/s]的传导速度明显高于糖尿病对照组(P&;lt;0.01),而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56.6&;#177;9.72)mm/s和(45.07&;#177;4.08)mm/s,P&;gt;0.05],H反射的潜伏期(7.01&;#177;1.14)ms较糖尿病对照组(7.74&;#177;0.86)ms进一步缩短(P&;lt;0.05),但波幅变化不明显;病理观察显示此时神经髓鞘和神经纤维结构明显好转;电镜下也观察到许旺细胞增生、有髓神经结构好转、轴突增大等改变。结论:高压氧可改善STZ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半夏Pinelliae Rhizoma及其炮制品姜半夏Pinelliae Rhizoma Praeparatum cum Zingibere et Alumine不同提取部位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进行研究,阐明半夏炮制前后主要药效物质变化。方法 通过HPLC梯度洗脱建立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的水及75%、95%乙醇提取部位的特征指纹图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SPSS 17.0软件进行相似度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分别建立了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不同部位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指认了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6-姜辣素6个特征峰。姜半夏与半夏HPLC特征指纹图谱相比,姜半夏在保留时间18.3、73.5 min附近新增2个峰(10号峰、19号峰6-姜辣素)。结论 首次建立了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不同提取部位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该方法稳定、简便、可靠,可有效地控制半夏药材及姜半夏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窗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疗效。方法 我院 2001年 7月~2003年 11月连续入院行直接PCI的AMI患者 188例。按行直接PCI时间分为:AMI后≤6h行直接PCI(甲组)和AMI后>6h行直接PCI(乙组),并将乙组进一步分为:AMI后>6~≤12h(亚 1组)和>12h(亚 2组)。分别比较甲、乙两组及两个亚组间的心功能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甲、乙两组各项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总死亡率 ( 4. 9%例∶12. 6%例 )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5)。甲、乙两组总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 (11. 88%∶25. 29% )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5);亚1组与亚 2组总MACE发生率(27. 5%∶23. 4% )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住院期间,甲、乙两组射血分数(EF)分别为(52. 71±9. 54)%和 ( 53. 53±7. 04 )%,左心室收缩期末直径 (ES)分别为 ( 35. 00±4. 40 )mm和(34. 00±5. 00)mm,左心室舒张期末直径(ED)分别为(53. 99±7. 07)mm和 (53. 53±4. 83)mm,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随访期间,甲、乙两组EF值分别为 ( 58. 07±6. 66 )%和 ( 53. 6±9. 62 )%;ES值分别为 ( 32. 00±5. 80)mm和(53. 00±6. 50)mm;ED值分别为(52. 00±5. 40)mm和(64. 00±9. 50)mm,差异均有显著  相似文献   
45.
<正>荧光示踪技术是激发光通过激发荧光基团到达高能量状态,而后产生发射光,并利用生物荧光影像分析技术直接检测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最常用的是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随后发现的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在灵敏度和信噪比方  相似文献   
46.
当前心电图仍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但无法明确诊断由右冠状动脉 (RCA)或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LCX)病变所造成的下壁心肌梗死。本研究根据心电图表现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资料 ,探讨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临床价值。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0 0 1年 8月~ 2 0 0 3年 5月我院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74例 ,男 5 6例 ,女 18例 ;年龄 39~ 91岁 ,平均为 (70 .3± 2 4.6 )岁。诊断标准 :①胸痛持续时间 >30min ,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 ;②下壁有 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 >1mm ;③心肌酶水平大于正常值上限 2…  相似文献   
47.
二氧化硫(SO_2)是最重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引起普遍的关注.据流行病学的观察提示,空气中SO_2浓度升高与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增加有关.气管炎病人的急性发作与空气中SO_2浓度的升高有关.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SO_2对呼吸道及全身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讨SO_2污染空气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48.
刘俊  康皓  聂铭博  张滋洋  鲍远  施佳 《骨科》2016,7(2):133-134
汗孔癌是与汗腺导管有关的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其发生率仅占皮肤肿瘤的0.01%[1]。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年龄60~80岁者[2];好发于手、足、脸、眼皮等部位[3?5]。汗孔癌发病灶生长的部位较广,外观没有明显特异性,部分呈现粉红色、湿润、光亮表面[6]。汗孔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可能通过淋巴管转移,即使手术切除,依然有可能局部复发[6]。且一旦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9.
施佳 《大家健康》2016,(5):91-92
目的:分析丁香柿蒂汤加减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5月80例呃逆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维生素B6、甲氧氯普胺片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丁香柿蒂汤加减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香柿蒂汤加减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吴桂敏  施佳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460-6460
内科护理实习是整个内科护理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是由各个要素组成的一个综合的系统,需要在护理教学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做好内科护理工作。本文引用了系统方法论从护理的最优化、整体性、模型化和动态性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