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双侧反向"斧状"皮瓣在修复皮肤圆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安徽省立医院住院和门诊37例因皮肤病变切除所致圆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双侧反向"斧状"皮瓣进行缺损修复.术后,进行3~24个月的随访,观察皮瓣存活状况、皮瓣质地、色泽、感觉恢复、瘢痕外观以及邻近器官有无变形.结果 37例"斧状"皮瓣均存活,无一例坏死,切口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不明显,外观良好,均无须二期修整.结论 双侧反向"斧状"皮瓣具有设计简便、操作简单、血运可靠、缝合张力小、无需二期修整等优点,治疗皮肤圆形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2.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先进理念。随着“治未病”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其社会意义、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治未病”理论基础的中医适宜技术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样的技术手段包括功法锻炼、中药内服、穴位贴敷、针刺、艾灸、食疗、精神调摄等,可个体化运用于患者,易于实施,收效明显,生命质量得到改善,不良反应及经济负担较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相似文献   
53.
54.
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特大面积头皮撕脱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泓  杜晓扬  水庆付  钟晓红 《安徽医学》2014,(12):1687-1689
目的分期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特大面积头皮撕脱伤。方法早期应用中厚植皮的方法修复颅骨膜或软组织存在的创面;颅骨外露部行颅骨皮质密集钻孔去外板至板障层,应用VSD敷料将整个植皮区及颅骨钻孔区创面完全覆盖并持续负压封闭引流。7~10 d后去除VSD敷料,观察植皮片存活情况并换药至颅骨钻孔区肉芽均匀覆盖,后期中厚大张网状植皮联合VSD修复残余创面。结果 5例早期移植中厚皮片基本全部存活,后期中厚植皮成活90%以上。平均住院天数约为52 d。结论特大面积头皮撕脱伤患者在急诊或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创面中厚皮片移植、颅骨外露区去外板至板障层,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植皮片成活率以及植皮片存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小腿筋膜皮瓣转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小腿及邻近部位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形状及小腿区域组织可利用情况,分别选择设计相应类型的小腿筋膜皮瓣修复49例缺损创面,采用小腿内侧筋膜皮瓣11例,其中1例带肌瓣;小腿外侧筋膜皮瓣32例,其中1例带肌瓣,2例远端去表皮真皮筋膜瓣;小腿后侧筋膜皮瓣6例.采用近端蒂顺行转移5例,远端蒂逆行转移44例; 3例经皮下隧道转移,46例经明道转移.创面4cm×6cm~9cm×17cm,切取小腿筋膜皮瓣5cm×7cm~11cm×19cm.结果:术后47例皮瓣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局部换药后Ⅱ期愈合.术后46例获得随访1~40个月,皮瓣外观平整,质地柔软,感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遵循小腿筋膜皮瓣血供的营养血管链设计应用相应类型的筋膜皮瓣,不仅利于皮瓣的切取和成活,而且修复后外观和感觉满意,有益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6.
吴银根“祛邪实温脾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吴银根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认为阳虚寒盛(寒邪与寒体两端)为哮喘病机之本,痰、气、风、瘀为其常见致病因素,立祛邪实、温脾肾大法,治以验方咳喘六味合剂及止喘胶囊等,每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7.
温阳补肾填精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填精膏方对支气管哮喘的长期疗效。方法38例肾阳虚证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予温阳补肾填精膏方加减治疗,每次25g冲服,每日2次。观察1年内哮喘急性发作情况及哮喘控制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年内哮喘急性加重次数减少(P<0.01),急性加重平均缓解时间无缩短(P>0.05),急救药物使用量减少(P<0.05),因哮喘急性加重需赴急诊或住院治疗次数减少,但年吸入皮质激素使用量无变化(P>0.05)。结论温阳补肾填精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58.
唐凌  孙鼎  方泓 《江苏中医药》2016,48(1):31-33
目的:观察止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中重度肾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喘颗粒,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1年随访时的中医症候疗效、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64.7%,随访时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47.1%,随访时总有效率为67.6%。组间比较,随访时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随访时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随访时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止喘颗粒可以改善中重度肾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且相较于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桃蛭通瘀片对糖尿病气虚络阻证患者下肢循环的临床干预作用。方法将119例糖尿病气虚络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维持原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桃蛭通瘀片每次0.9 g,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踝肱指数(ABI)、足趾血流速度、趾肱指数(TBI)、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双侧ABI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双侧TBI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双侧足趾微血管流速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对照组右侧流速减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足趾微血管流速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IL-6、TNF-α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蛭通瘀片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气虚络阻证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下肢循环,同时可降低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及止喘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止喘胶囊组(中药组)、地塞米松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结合组),每组12只,制备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于激发第4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气道平滑肌细胞组织形态学改变;分别于激发第2周、第4周检测中小气道smα-actin和sm-MHC蛋白表达。结果电镜下可见模型组气道平滑肌细胞内肌丝稍减少,合成细胞器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激发第4周时模型组骨架蛋白sm-MHC和smα-actin表达减少(P0.05)。西药组平滑肌细胞内肌丝正常,但可见线粒体嵴断裂,基质丢失等缺氧改变;中药组平滑肌细胞内肌丝变化不大,胞内粗面内质网、核糖体未见增多,其高尔基体不发达,而结合组平滑肌细胞同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激发第4周各治疗组smα-actin和sm-MHC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由收缩表型转变为合成表型,止喘胶囊具有抑制表型转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