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对小鼠海马神经元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小鼠100只,2月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20):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20 min再灌注组(I/R1组)、肝缺血30min再灌注组(I/R2组)和肝缺血40min再灌注组(I/R3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S组作腹部正中切口,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I/R1组、I/R2组和I/R3组采用夹闭肝左动脉及门静脉的方法制备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缺血时间分别为20、30、40 min.各组分别于术后4、18 d时取10只小鼠,进行避暗实验,持续6d,然后处死,取脑组织,测定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I/R1组和I/R2组术后4~7d时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I/R3组术后4~9d时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I/R1组、I/R2组和I/R3组术后9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下调(P<0.05或0.01),术后18 ~23 d时潜伏期、错误次数及术后23 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1组比较,I/R2组术后4、5d时错误次数增加,I/R3组术后4~6d时潜伏期缩短,术后4~9d时错误次数增加,I/R2组和I/R3组术后9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下调(P<0.05或0.01),术后18~23 d时潜伏期、错误次数及术后23 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小鼠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下调海马神经元ChA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总结51例接受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接受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液病2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20例,脾占位性病变2例。其中9例合并胆囊结石。结果 51例平均脾脏切除手术时间2 h,术中平均出血量189.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3 d。5例术后出现发热,均为原发病所致;1例因术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后过早停药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危象;1例出现皮下血肿;其余患者无腹腔镜手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9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16例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7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各种脾脏疾病。  相似文献   
53.
徐露  董志 《中国药房》2012,(23):2127-2129
目的:研究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脑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尼莫地平(1.0mg.kg-1)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中、低剂量(10.24、5.12、2.56mg.kg-1)组。尾iv给药,每天1次,连续3d。测定大鼠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脑海马组织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活性;观察电镜下灰质部位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PAF的含量显著降低,海马组织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含量显著提高(P<0.01);神经元线粒体结构较完整,线粒体的破坏明显比模型组轻。结论: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明显的脑线粒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防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5岁以上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以及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晚50~100 mg)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均给予他汀类药物口服。观察2组临床效果,同时随访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6%,观察组总有效率91.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预防高危人群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制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内实验,观察EGB制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由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和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以及对给药前后家兔PAF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EGB制剂抑制AA、ADP、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并能够降低血清中PAF的含量(P<0.05),阿司匹林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统计学差异(P<0.01),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PAF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EGB制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并能显著降低PAF含量。  相似文献   
56.
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露  李元海 《安徽医药》2011,15(3):375-377
综述舒芬太尼(Sufentanil)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脂溶性强;临床应用于全麻诱导,术中维持及术后镇痛,插管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呼吸抑制轻,镇痛效果强。临床合理应用安全,可靠,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肺部改变及发热的相关因素。方法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病人46例,分析性别、年龄、抽烟史、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方式等因素对术后肺部改变及发热的影响。结果左侧颈部清扫10例,右侧颈部清扫24例,双侧颈部清扫12例,不同清扫方式术后的病人肺部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改变阳性8例,其中4例术后发热(50%),肺部改变阴性38例,其中1例出现术后发热(2.6%)。是否肺部改变术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廋4例,体重正常25例,超重13例,肥胖4例;不同身体质量指数病人的肺部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比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更容易出现肺部改变,而发生肺部改变的病人更容易术后发热。偏廋或者肥胖的病人更容易出现肺部改变及术后发热。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PTPR)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PTPR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结合文献重点讨论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2例PTPR均为WHOⅡ级,边界清晰,1例形态不规则,1例呈卵圆形.CT上以等密度为主,可见稍高密度及小囊变.MR上T1WI和T2WI均以等信号为主,内部多发囊变,T1 WI内部可见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均有显著梗阻性脑积水.镜下见特征性乳头状结构.结论 对于境界清楚,与后连合、中脑导水管关系密切,内部多发小囊变,钙化少见,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的松果体区肿瘤,应把PTPR列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贝沙罗汀对6-羟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大鼠黑质神经元凋亡及mTOR/AKT/GSK-3β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帕金森模型组,贝沙罗汀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00、50、25 mg/kg,1次/d,连续4周),每组10只.向帕金森模型组及贝沙罗汀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右侧大脑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建立帕金森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转圈数、速度和左前肢使用率;TUNEL染色法检测黑质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部位α-SY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黑质部位mTOR、p-mTOR(Ser2448)、AKT、p-AKT(Ser473)、GSK-3β和p-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贝沙罗汀高、中、低剂量组旋转圈数、转速显著降低,左前肢使用率显著升高(P<0.01),凋亡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1),黑质部位α-SY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mTOR、p-mTOR、AKT、p-AKT、GSK-3β和p-GSK-3β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 贝沙罗汀对6-羟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大鼠的黑质神经元具有显著的抑制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总结开展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探讨在我国行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同一名手术医师完成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9例,每例患者均于当日上午手术,术后24 h内出院.术后3天内每日电话随访,术后第7~9天拆线,术后第7天门诊复查.结果 5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25 min,术后6h即恢复半流质饮食,术后伤口疼痛9例,伤口少量渗血5例,呕吐16例,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后缓解.59例患者均于术后24 h出院,术后3天内电话随访54例无异常,3例伤口稍疼痛,2例仍有恶心感,术后第7天门诊复查无异常,伤口无感染.59例患者住院花费平均8 240元.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微创手术的代表术式之一,在我国行日间手术,于术后24 h内出院是安全可行的,可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和花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