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御药房是明清两朝专司帝王后妃等医疗保健等医药事务的专设机构。清朝在基本沿袭明朝旧制的基础上,对内廷医药机构的设置进行了革新,先后设置了皇太后宫药房、太妃和太嫔药房等各宫药房。为了较全面考察清朝御药房在内廷医事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从御药房与各宫药房之间的关系角度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52.
徐江雁 《北京中医》2006,25(5):267-269
冉雪峰(1879—1963年),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享有“南冉北张”之誉。其出生于医药世家,17岁始开诊行医。一生任职颇多,1919年与同道组织湖北省中医公会与中医学会,并创办《湖北省中医杂志》;平生编写医著较多,其学术经验对中医理论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冉雪峰具有虚怀若谷、勤学苦研、尊古不泥、重今不非、先品德后学问的治学特点;主张“一融三合”的学术思想,为提高和发展祖国医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3.
徐江雁 《北京中医》2006,25(7):398-400
张菊人(1883—1960),男,名汉卿,字菊人。1910年来京行医,曾任外城官医院内科中医医官,担任过北平中医资格考试主考官,为“北平国医学院”创办人之一,并出任董事和教授。建国后,在北京市第二门诊部任顾问。1956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并在内科门诊应诊。曾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956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任副院长,并担任北京中医学会顾问。1917年张氏在诊疗疫病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他人共同编写《八种传染病证治析疑》一书,成为治疗各种传染病的规范。晚年写出《菊人医话》一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张氏擅治温热病,提出北方外感“寒固于外,热郁于中”的观点,采用外用辛凉、内用清化的治法,创立了“加减银翘汤”方。  相似文献   
54.
在现代文献中,有将"本草"视为中药而将其英译为materia medica,有将"本草"视为药物学著作而英译为book of materia medica或meidicinal works,有的直接将"本草"音译为ben cao。"本草"一词出现多种译法,究其原因是现代文献对"本草"的释义没有达成共识。故通过对古今文献考证可知,"本草"指我国的传统药学或中药,当以ben cao作为其规范英译名。但如果在特定的语境中,即"本草"的含义被限定在"中药"上,materia medica则更能表达出本草之含义。此时可以方便读者理解为根本目的,将"本草"英译为materia medica。  相似文献   
55.
徐江雁 《北京中医》2005,24(6):333-334
关月波(1873-1940年),清末民初北京著名中医学家。青年时期,精通儒学,办学任教;并自学中医,卓然成材。时值天花、麻疹、猩红热等烈性传染病流行,接诊处方应对不暇,乃自研瘟疫灵丹,以应急需,活人无算。另对肝硬变腹水等危重疾病,亦有独特的经验。行医40余年,擅长各科,尤精内、妇,诊疾断病,重视气血,一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留下可观的医论医案。  相似文献   
56.
论营卫与气血,脏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徐江雁 《北京中医药》2005,24(4):203-205
萧龙友(1870-1960年),号"息翁",解放后易号"不息翁".幼承庭训,日诵诗书;弱冠后博览群书,兼及医籍,并亲临过川中霍乱救治工作的第一线;27岁中丁酉科拔贡,步入仕途;58岁弃官从医,旋与孔伯华共创北平国医学院;自此息翁不息,终生以医疗教学、济世育人为己任.先生治学博采众家、不分门户,师古不泥、精思活用;临证详审四诊、尤重问诊,因人立法、准确灵活;并且不遗余力,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一生医名极高,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方法:从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查阅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佐证提出的论点.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直接指导着饮食养生观.倡导"上工治未病",倡导生态养生,饮食自然,不凝固在食物的事实,而在于身心与天地人社会文化的合和之妙.趣味在审美,止于大化与自然的包括精神的、躯体的健全生命.  相似文献   
59.
师资问题是高校发展之根基问题.近年来,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文章就校内师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阐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师资队伍建设现存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0.
通过研究河南名医王燕昌的生平,及其著作《王氏医存》一书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相关研究现状,发现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挖掘工作并未深入开展;未系统总结王氏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特点;缺乏对其著作现存版本差异与王氏学术思想流变和影响的论述;尚未对王氏医学思想流变与影响的横向考察和在中医学术史上的纵向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