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医药卫生   3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吴鑫  左雯雯  李存玉  顾佳美  彭国平 《中草药》2019,50(6):1316-1322
目的采用低场-高场核磁联用技术探索缔合态对平肺方中芒果苷提取、分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1-脱氧野尻毒霉素(DNJ)-柠檬酸成分为对照,以氢T_2弛豫时间及氢化学位移值的变化为指标,采用低场核磁分析缔合态氢的弛豫特征,结合高场核磁技术验证缔合物结构。结果 DNJ-芒果苷在溶液中以缔合态的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从而抑制了成分从药材向溶液的迁移,透过率下降,图谱中T_2峰向左偏移,高场核磁中化学位移也发生变化。结论阐明了成分存在状态对芒果苷提取分离行为的影响机制,为研究中药复方煎煮方法及机制探索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2.
郑武  笪琴  张薇  汤恒  彭国平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1325-1328
目的 分析湖北省接受艾滋病HAART患者CD4+T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方法 筛选2012年1月1日以后接受HAART的成年患者,利用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分析患者的基线、治疗后6、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1 843例研究对象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218.94±143.96)个/μl,接受HAART后6个月为(334.31±188.62)个/μl,12个月后为(382.79±204.4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 856.98,P=0.000)。影响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开始治疗年龄、WHO临床分期、初始治疗方案、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受性别、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开始治疗年龄、初始治疗方案等影响,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推移呈线性上升趋势;其中,女性、开始治疗年龄越小、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初始治疗方案含二线药物的患者上升较快。受WHO临床分期因素影响,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推移上升趋势符合二次方曲线方程,WHO临床分期越靠前,上升速度较快。 结论 湖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针对不同的患者及早开展HAART,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基于传质数学模型,探索丹参-枳实复方中成分存在状态与纳滤分离机制。方法以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辛弗林为指标,进行单体成分溶液及丹参-枳实复方溶液纳滤分离,收集膜通量与指标成分截留率,基于传质模型中传质系数与溶质浓度的幂值相关性,以单一成分为参照,拟合复方溶液中成分存在状态,探讨纳滤分离机制。结果分离压力与膜通量呈正性相关,指标成分在单体溶液和复方溶液中传质系数与浓度幂值相关性高,回归系数均大于0.98,纳滤传质模型成立。通过单一成分传质特征构建复方溶液中成分状态解析模式,丹参-枳实复方溶液中指标成分以复合态存在的比例为原儿茶醛26.17%、迷迭香酸79.87%、丹酚酸B89.15%,辛弗林96.92%。结论构建了复方溶液的成分存在状态解析模式,阐明了丹参-枳实复方提取液纳滤分离机制,为中药成分分离精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
郑云枫  李洋  段伟萍  赵晨光  孙捷  李存玉  彭国平 《中草药》2021,52(10):3104-3111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黄芪中6个异黄酮及苷类成分的含量,并验证方法在黄芪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方法采用HPLC-UV法建立丙二酰毛蕊异黄酮苷(CYM)、芒柄花苷(FMG)、丙二酰芒柄花苷(FMM)、毛蕊异黄酮(CY)及芒柄花素(FM)与内参物毛蕊异黄酮7-O-β-D糖苷(CYG)的相对校正因子(fs/i),并在不同色谱仪和色谱柱上考察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比较QAMS法和外标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在优化色谱条件下,确立的fs/i分别为fCYM/CYG=0.96、fFMG/CYG=0.84、fCY/CYG=0.68、fFMM/CYG=0.86、fFM/CYG=0.53,fs/i在3种HPLC色谱仪/3个品牌C18柱、不同体积流量(0.9、1.0、1.1m L/min)和不同柱温(25、30、35℃)下的RSD分别为0.88%~1.63%、0.23%~0.73%、0.15%~0.46%,表明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良好。分别采用外标法(ESM)和QAMS法对16批黄芪药材和3批饮片中6个异黄酮及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2种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对误差均5.0%,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建立的QAMS法的准确度良好。结论建立同时测定黄芪中6个异黄酮及苷类化学成分的QAMS方法准确可靠,能为更加全面地评价黄芪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益肝灵分散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和参数。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转/m in,照分光光度法在288 nm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结果:3批益肝灵分散片的溶出度基本一致,45 m in累积百分溶出总量均能达到《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规定的释放标示量的70%,重复性良好。结论:益肝灵分散片质量能达到《中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且分散片的溶出速度明显快于市售片。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泽泻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模式识别。方法泽泻乙腈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anbon Hedera ODS-2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对结果进行化学模式识别(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 19批四川产地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11批广西产地样品指纹图谱中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4。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合HPLC-MS/MS及对照品比对,筛选出泽泻醇B、泽泻醇A、11-去氧泽泻醇C、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O、24-乙酰泽泻醇A6种主要差异性成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将四川、广西产地泽泻进行明显区分,从而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相似文献   
27.
Toll样受体(TLR)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种跨膜模式识别受体。作为天然免疫的重要组分之一,TLR通过配体识别、信号转导、免疫分子活化等环节发挥强大的防御功能;同时也在联系天然免疫和固有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文就近年来TLR在HBV感染和相关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乳腺癌、5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的声像图表现。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组和乳腺癌组两种病灶的BI-RADS分级及弹性成像评分、造影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仅通过二维超声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经常会导致误诊,而结合超声造影以及超声弹性成像则能够更好地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滤工艺对血塞通注射液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血塞通注射液中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为检测指标,HPLC法分析,观察其有效成分超滤前后的瞬时浓度变化,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孔径聚砜膜(PS膜)、操作压力、药液温度以及药液浓度对血塞通注射液有效成分动态透过率的影响.结果:在超滤过程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动态透过规律基本一致,超滤工艺各组的平均动态透过率范围为45%~95%,其中药液浓度具显著性影响,其他因素无显著性影响.人参皂苷Bb1和人参皂苷Rd的动态透过规律影响基本一致,超滤工艺各组的平均透过率范围分别为2.8%~62%、1.8%~45%,超滤过程中这两个成分损失较大,其中药液温度和膜孔径对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的动态透过率有显著性影响,药液浓度对人参皂苷Rd动态透过率也有较显著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血塞通注射液的工艺优化提供了客观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0.
刘涛  萧伟  王振中  万德光  彭国平  王永香 《中草药》2009,40(10):1585-1587
目的 对热毒宁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试验,建立定量检测热毒宁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在稀释至120倍时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结论 使用动态浊度法可以高效地测定热毒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