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6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医药卫生   612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60例肺曲菌球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的手术适应证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75年9月至2006年3月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60例肺曲菌球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部基础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分为单纯性肺曲菌球组(SPA,n=34)和复合性肺曲菌球组(CPA,n=126)。分别行肺切除术154例,胸廓改形术加肺叶切除或肌瓣充填术3例,曲菌球清除加肌瓣填塞术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160例患者中治愈156例,治愈率97.5%。术后发生并发症44例(27.5%),其中肺炎15例,肺复张不全12例,持续漏气10例,脓胸5例,肺脓肿5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切口感染2例。SP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PA组(P<0.05)。术后随访151例,随访4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外科手术为治疗肺曲菌球的首选方法,客观可靠的术前评估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成败的关键。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适用于肺基础病变局限、胸膜粘连较轻的患者。  相似文献   
52.
钝性创伤性膈破裂36例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钝性创伤性膈破裂的早期,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对于1986年7月-2001年6月共36例钝性创伤性膈破裂患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6例患均行膈破裂修补术治疗,同时行脾切除12例,肝修补4例,下腔静脉修补术1例,胃绞窄切除术1例,32例患痊愈,术后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胃绞窄继发胸腔感染败血症,3例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对胸腹交界的严重创伤警惕膈破裂的存在,掌握膈破裂临床表现,并结合X-ray,Bus和CT等影像学检查做早期诊治,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手术治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3.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伟  陈瑛  张鹏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9(2):209-210,222
目的:探讨血清19片段角蛋白((2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提高肺癌的阳性率,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治疗的依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55例肺癌、72例肺良性疾病和50例正常人血清CYFRA21-1、NSE、CEA和β2-MG的水平。结果:肺癌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其中CYFRA21-1阳性率以鳞癌最高(77.7%),与其它型肺癌存在显著差异。NSE阳性率以小细胞性肺癌最高(78.4%),与其它型肺癌存在显著差异。结论:CYFRA21-1、NSE、CEA、β2-MG是诊断肺癌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4.
关节囊内骨折(intra-articular fracture,IAF)是关节创伤后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回顾性分析76例IAF患者的X线及MSCT检查资料,探讨关节囊内骨折MSCT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5.
由于我国众多肝病患者的存在 ,人们对肝病越来越重视 ,利用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增加的梯度 ,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 ,可快速、准确地诊断非典型肝细胞坏死及预后。  相似文献   
56.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高效抗原递呈细胞,可捕获递呈抗原,激活静止T细胞,引起免疫应答。其特异地作用于静止T细胞的机制目前尚不明了,有人认为可能通过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起作用。作者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新的C-C趋化因子(DC-CK_1),它由DC细胞特异性高表达,并优先趋化静止T细胞,对免疫反应的起始可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从DC细胞cDNA文库中克隆一高表达  相似文献   
57.
交链孢酚激活人胎食管上皮组织细胞癌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食管癌高发区粮食中优势污染菌互隔交链孢霉代谢产物交链孢酚(AOH)对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癌基因的激活。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经10gg/ml AOH作用4h后,其DNA具有转化活性,可转化NIH/3T3细胞。一轮转化率为0.17Foci/μg DNA,二轮转化率为0.58Foci/μg DNA(P<0.01)。转化细胞中含有人特异性高重复序列Alu,提示转化系人DNA转染所致。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AOH处理后的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内有H-ras和myc基因的扩增,经其转染的NIH/3T3细胞中亦有H-ras基因持久而稳定的扩增。对照组胎儿食管上皮和正常NIH/3T3细胞中均未发现相应的同源序列,说明正常胎儿食管组织中的H-ras和myc基因可经AOH短期处理而激活。该结果对AOH可能系人食管癌病因之一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58.
正常人表皮细胞老化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体外增殖与老化规律 ,为选择合适的组织工程化皮肤种子细胞提供依据。方法 取正常年轻人表皮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以不同代龄细胞为实验对象 ,采用形态学观察、群体倍增时间(PDT)、免疫细胞化学及 β 半乳糖苷酶染色等一系列方法 ,检测表皮细胞老化规律。 结果 体外单层培养 9代 ,P2 (第 2代 )的PDT最短 ,前 5代增殖能力较强 ,P5(第 5代 )以后PDT明显延长 ,P8细胞不再增殖 ;随着细胞的连续传代培养 ,SA β Gal表达呈现从弱 (在年轻细胞中占 9% )到强 (在老化细胞中占 6 5 % )的趋势。 结论 体外培养第 1~第 5代表皮细胞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讨酪氨酸磷酸酶PCP- 2在神经粘附和轴突生长中的作用,本实验构建了PCP- 2胞外区与人免疫球蛋白IgG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纯化PCP- 2EC/Fc蛋白,进行荧光球聚集实验,然后以PCP 2胞外区融合蛋白作为基质,观察其对原代培养神经元的粘附和轴突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PCP- 2胞外区可同源粘附,对原代培养神经元的粘附和轴突生长有促进作用,提示PCP -2作为同源介导的神经粘附分子,可能在维持正常神经的功能和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优化和改进质粒提取方法,以提高质粒的提取效率,增加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效率。方法分别在室温条件和4℃条件提取质粒,并将细菌裂解、过柱和洗脱3个过程分解在两种温度下提取质粒;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质粒浓度和超螺旋形式;将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使用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低温进行质粒提取能够显著提高质粒提取效率(P0.05),并显著提高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效率(P0.01)。质粒提取的3个步骤:细菌裂解、过柱和洗脱均对温度敏感,从而影响质粒的得率和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效率。结论成功获得一种简单易行的提高质粒得率和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效率的质粒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