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12年9月5-8日"第二届国际骨外固定与骨重建大会"在巴西名城萨尔瓦多市召开,来自世界41个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协会(Assosiation for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lizarov,ASAMI)成员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组委会主席秦泗河教授带领中国代表团一行12人参加了本次大会,中国代表在大会口头发言交流论文16篇,展板2个.其中秦泗河教授演讲的"下肢矫形与功能重建外科新概念"成为大会特别邀请的12个主题报告之一.会议分3个主会场,集中展现以Ilizarov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骨外固定技术在创伤、骨与关节疾病修复及肢体畸形矫正等方面的进展,本文仅就创伤骨科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通道结合Sextant行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符合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指征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MAST Quadrant通道下微创腰椎融合术28例)和开放组(传统技术行后路腰椎融合术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服止痛药时间、ODI评分、JOA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微创组160~195 (170.25±11.72) min,开放组145~180 (164.32±12.59) min (P<0.05);术中出血量:微创组200~310(245.30±35.60) ml,开放组600 ~920 (654.09±62.38) ml (P<0.05);术后住院时间:微创组6~10 (7.4±1.78)d,开放组12~16 (14.31±2.85)d(P<0.05);术后服止痛药时间:微创组7~14 (10.05±7.56)d,开放组12~25 (17.41±6.90) d(P<0.05).55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 (16.3±5.70)个月.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微创组4~16 (10.13±2.85)分,开放组10 ~20 (14.85±2.89)分(P <0.05);JOA评分:微创组21~28 (24.65±2.78)分,开放组16~28 (21.389±3.57)分(P<0.05);VAS评分:微创组2~6(2.5±0.4)分,开放组5~8(3.1±0.7)分(P<0.05).术后6个月X线片示54例患者椎间骨性融合,1例骨性椎间融合尚不完全,未见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或移位.[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经MAST Quad-rant通道结合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行腰椎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73.
文题释义:股骨颈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可因高暴力损伤引起该类型骨折。骨折后患者髋部疼痛、肿胀,大转子处可有压痛及叩击痛,下肢存在短缩、内收、外旋等畸形。影像学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程度。 克氏针定位装置:该辅助定位装置适用于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徒手操作相比,具有定位效率高、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患者创伤小等优点;与骨科机器人、计算机导航系统等辅助定位装置相比,精确度有待提高,较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背景:目前骨科机器人、计算机导航系统等智能定位装置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手术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开展,但基层医院仍需一种廉价的辅助定位装置。 目的:探讨一种股骨颈克氏针定位装置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过程中辅助定位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辅助定位装置分为2组,徒手定位组28例患者行传统徒手定位空心钉内固定;辅助定位组26例患者术中应用克氏针定位装置,定位针角度、方向、距离均可量化微调,辅助定位,引导置入空心螺钉。比较2组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 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空心螺钉分布、角度、位置良好;②辅助复位组手术时间(49.27±4.86) min小于徒手定位组(59.64±8.02) 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辅助定位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徒手定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③2组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Harris功能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辅助定位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9%;④2组患者随访期间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晚期坏死率待随访;⑤提示克氏针定位装置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过程中,可辅助定位,引导置入空心螺钉,能有效提高定位效率,减少透视次数,避免反复调整穿针对股骨颈骨质的损伤,促进患者恢复。 ORCID: 0000-0002-4576-3306(杜刚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自制可移动垂直悬吊系统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的13例股骨干骨折患儿均采用自制可移动垂直悬吊系统牵引复位,二期改用支具外固定治疗。随访患儿患肢功能,观察患儿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13例患儿均获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患儿随访时间为5~13个月,平均8.2个月;住院时间2~5 d,平均3.1 d。X线片提示患儿在骨折后44~68 d达到临床愈合,平均55.2 d。13例患儿中,因皮牵引出现张力性水泡1例,健侧肢体皮肤牵引脱落1例。末次随访时患儿患肢功能良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为优。结论自制可移动垂直悬吊系统联合支具对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效果较好,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舒适方便。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观察疤痕平对增生性瘢痕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的机制。方法:选择14例双下肢深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病人,以左下肢为治疗组,外用疤痕平,每日2次,以右下肢为空白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双侧瘢痕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治疗组成纤维细胞较少、胞浆内细胞器减少,糖原颗粒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血管数量减少。结论:疤痕平可有效地防治增生性瘢痕。  相似文献   
76.
膝部复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膝部复合骨折的新方法。方法: 自2000年5月~2003年12月通过设计新的手术入路、应用新的内固定器械, 制定完整的康复计划治疗复杂的膝部骨折35例。年龄17~58岁, 平均32岁。男29例, 女6例。骨折类型: 股骨髁部骨折并髌骨骨折6例; 股骨髁部骨折合并胫骨平台骨折16例: 股骨髁部骨折合并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3例;股骨髁部骨折合并股骨近段骨折10例。根据AO分类方法股骨髁部骨折35例中, A型骨折6例, B型骨折11例, C型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18例, 据Gastilo分类, 其中I度开放性骨折9例, Ⅱ度8例, Ⅲ度1例。开放性骨折多为股骨髁C3 型骨折。合并腓总神经损伤6例, 多为不全损伤。伴有腘动脉损伤者3例, 其中1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而行急诊切开手术。手术复位内固定时间多在伤后5~7d。股骨髁部骨折—律选择股骨下段前外侧切口, 切开膝关节囊劈开股四头肌进入, 下端达髌韧带止点。股骨髁部骨折合并胫骨平台者, 切口可沿胫骨嵴下延, 直至满足内固定物要求, 木中采用坚强内固定, 术后早期CPM功能锻炼, 结合按摩推拿不负重膝关节活动。结果: 本组35例病人全部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6~42个月, 平均11个月。其中3例病人出现骨折感染。该组患者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周。膝关节活动度平均(86. 09±  相似文献   
77.
血管袢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修复长段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评价带血运单腓骨移植、骨膜外腓骨组合移植及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修复长段粗骨缺损的能力差异,为临床长段粗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的有效术式及理论依据.方法72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胫骨中上段10mm骨缺损模型,用1.2mm双克氏针内固定.实验组截取腓骨24mm,保护附着的肌肉和腓血管制成带血管蒂的腓骨瓣,在腓骨前内侧纵行切开骨膜并剥离至周径的1/3,截断形成两段各为12mm的腓骨,将腓骨折叠,缝合骨膜两游离缘形成一完整骨膜包裹的双腓骨,两腓骨相对面无骨膜,骨皮质直接对合,两骨端用5-0丝线捆扎,向内侧移位至胫骨缺损处,腓骨远近端插入胫骨髓腔内.对照Ⅰ组将截取带骨膜的腓骨12mm向近端游离,向内侧移位至胫骨缺损处,腓骨远近端插入胫骨髓腔内.对照Ⅱ组截取腓骨24mm,截断形成两段各为12mm的腓骨,将带骨膜的双段腓骨折叠,腓骨折叠后相邻面腓骨骨膜保持完整,两骨端用5-0丝线捆扎,对照组内固定同实验组.术后石膏外固定于屈膝屈踝90°位.于术后2、4、8、12、16周每组取4只,分别摄X线片;测定骨密度,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通过观测指标对比三种术式修复骨缺损的差异.结果本试验中对照Ⅰ组4只出现骨折,对照Ⅱ组2只出现骨折,实验组未发生骨折.X线片示实验组骨小梁排列整齐,腓骨明显增粗,骨髓腔再通.骨密度实验组均大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物力学测试,移植骨平均最大载荷、最大扭矩及剪切应力,实验组均大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管袢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较单腓骨移植、骨膜外腓骨组合移植修复长段粗骨缺损更符合骨生物力学要求.该术式通过骨膜相连后骨膜内成骨及力学应力刺激使移植腓骨明显增粗,可有效预防移植骨再骨折的发生,是治疗长段粗骨缺损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微小RNA-200c(miR-200c)在人胰腺癌干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在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分选出以CD24+CD44+ESA+作为标志物的胰腺癌干细胞。将miR-200c前体片段和阴性对照片段分别转染到胰腺癌干细胞中。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和miR-200c的表达。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t检验。结果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分选出CD24+CD44+ESA+细胞(0.8%)。miR-200c在胰腺癌干细胞中的相对表达值(0.15±0.01)显著低于PANC-1细胞(1.0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6,P<0.05)。胰腺癌干细胞平均穿膜细胞数[(321.00±7.62)个]明显高于PANC-1细胞[(70.00±16.4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P<0.05)。转染miR-200c前体片段24 h后的胰腺癌干细胞中miR-200c的相对表达值(3.70±0.42)明显高于转染阴性对照片段的胰腺癌干细胞中miRNA-200c的相对表达值(0.2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3,P<0.05)。E-cadherin、vimentin、ZEB1 mRNA在转染miRNA-200c前体片段的胰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3.12±0.02)×10-4、0.36±0.15、(0.38±0.07)×10-4,在转染阴性对照片段的胰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1.31±0.05)×10-4、1.16±0.08、(1.13±0.03)×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1、2.165、2.308,P<0.05)。转染miR-200c前体片段后的胰腺癌干细胞的平均穿膜细胞数[(80.00±5.35)个]明显低于转染阴性对照片段的干细胞[(310.00±19.41)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3,P<0.05)。结论miR-200c过表达可以抑制胰腺癌干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逆转其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制山楂叶总黄酮缓释胶囊,并考察其释药机制。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固体分散体,以乙基纤维素等为载体,以2,6,12 h的释放度为指标,筛选最佳缓释固体分散体处方;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法考察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分散状态;拟合川北方程,以粉体流动性参数为指标,筛选缓释胶囊的处方辅料,制备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固体分散体胶囊,考察缓释胶囊释药机制,拟合释放动力学方程。结果 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固体分散体最佳处方组成为山楂叶总黄酮:乙基纤维素:卡波姆940P=4:1:0.5;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形式分散于固体分散体中;红外光谱法结果表明,乙基纤维素峰强度增强;缓释胶囊最佳处方组成为固体分散体:微粉硅胶=1:0.3%,所制备缓释胶囊释放度2,6,12 h分别为27.56%,69.50%和96.78%。结论 该缓释胶囊在12 h内呈现良好缓释特征,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相结合机制,且为降解控释型。  相似文献   
80.
外泌体是来自细胞旁分泌的一种细胞外囊泡, 因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 在细胞间通讯、诱导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够影响骨组织细胞增殖、通过信号通路调控诱导成骨、减少免疫炎性反应来促进骨缺损再生。近年来, 外泌体与骨缺损再生之间的关系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