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1.
Tile C型骨盆骨折同时具有旋转不稳定和垂直不稳定,是一种严重的骨盆骨折。笔者自2009年9月—2014年4月采用骶髂螺钉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 Tile C 型骨盆骨折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可调节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GustiloⅠ、Ⅱ型开放性胫腓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可调节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早期清创安装外固定器于胫骨上,当X线片显示有少量骨痂形成后调整简化构型,直至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当X线片显示骨痂通过骨折线,骨折线已消失或接近消失时去除外固定器。结果本组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89±10.99)岁,平均随访(47.84±9.20)周,除1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骨髓炎外,其余患者骨折断端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本组患者外固定器平均固定时间为(17.53±2.95)周,平均带架时间为(21.53±2.63)周。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3例,良8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81.58%。2例患者发生钉道周围轻度感染,经反复清创换药并联合应用抗生素后痊愈;1例患者拆除外固定器后再次骨折,给予石膏外固定联合后期护具固定后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并演变为骨髓炎,给予清创及截骨延长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可调节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作为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终极治疗方式,可减少骨折端血运破坏,降低感染发生率及二次手术概率,缩短外固定器固定时间及骨折断端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3.
54.
第一掌骨背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第一掌骨背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6例 ,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 1年 ,拇指及皮瓣感觉恢复良好 ,拇指指腹两点辨别觉为 4~ 10mm ,皮瓣外形好 ,病人能用拇指进行日常的生活与工作  相似文献   
55.
背景:骨膜因含有成骨潜能的细胞而参与骨折愈合及骨组织修复的过程,其在修复骨缺损方面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对骨膜在骨折愈合及骨组织修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64年1月至2019年12月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等中英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骨膜在骨折愈合及骨组织修复过程中作用的文章,英文检索词"periosteum,bone healing,periosteum cells";中文检索词"骨膜,骨折愈合,骨膜细胞"。最终选择48篇重要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骨膜的完整性对于骨折愈合和骨组织的修复极其重要,因其较好的成骨性能、优质的材料学特性和屏障作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②骨膜在牵拉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且存在争议,研究证实骨膜缺如并不会影响下颌骨缺损牵拉成骨的效果,但在四肢骨缺损牵拉成骨中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10对骨肉瘤组织标本,利用qRT-PCR方法检测SNHG1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实验检测SNHG1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证明SNHG11对骨肉瘤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最后,利用western blot筛选SNHG11可以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SNHG1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n=10,t=3.16,P0.01);沉默骨肉瘤细胞中SNHG11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scramble组第1天,(0.69±0.03),第6天(2.11±0.19);siRNA1组,第1天(0.72±0.03),第6天(1.41±0.15);siRNA2组,第1天(0.67±0.07),第6天(1.53±0.28);siRNA-1,P0.01;siRNA-2,P0.01],而过表达SNHG11,结果相反[NC组第1天(0.25±0.04),第7天(1.83±0.16),SNHG11组第1天(0.27±0.03),第7天(2.55±0.23),P0.01];SNHG11可以通过诱导骨肉瘤细胞周期进展促进细胞增殖,并且其可以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加速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结论 SNHG1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其可以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7.
杨群  胡晓莉  张锴  殷芳雪  陈思敏  叶真青  李晓辉  周瑾 《中草药》2018,49(15):3632-3638
目的研究浙贝母配方颗粒处方和工艺。方法采用煎煮法对浙贝母进行提取;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浙贝母浸膏粉;采用湿法挤压制粒、挤出-滚圆制粒、流化床制粒3种方法制备浙贝母配方颗粒,设定以粉体流动性参数休止角、最终体积减少度(a)、充填速度常数(b、k)及颗粒一次收得率为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优选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处方辅料及其配比;采用HPLC法测定颗粒中有效成分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柱温为30℃。结果流化床制粒法制得的浙贝母配方颗粒综合评分最高,最佳处方为浸膏粉-糊精-95%乙醇(100∶100∶160),颗粒一次收得率为91.3%,休止角为30.73°,a值为0.109 1,b值为0.025 5,k值为0.030 1,流动性好,得率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颗粒中贝母素甲含量为0.305%,贝母素乙含量为0.098%。结论优化的浙贝母配方颗粒处方和工艺均达到设计要求,可用于工艺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58.
环糊精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6种药物对映体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采用7种环糊精为毛细管电泳手性选择剂,研究6种手性药物的对映体分离。方法 在毛细管电泳仪上,以正向、逆向两种区带毛细管电泳模式,分别研究了4种中性环糊精和3种高硫酸盐环糊精手性选择剂对6种药物对映体拆分,以及pH值和有机添加剂对2种中性衍生化环糊精分离异丙肾上腺素对映体的影响,并探讨了分离机制。结果 6种药物对映体取得很好的分离结果。结论 在毛细管电泳中,高硫酸盐环糊精是一种很好的手性选择剂。  相似文献   
59.
探讨医学留学生病理教学中存在的语言沟通、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和要求等问题,从教学实践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提高留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寒冷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冷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非常广泛,医学界特别是军事医学、营养医学对其研究愈来愈深入.本文综述了进年来寒冷环境对机体各系统尤其是神经、血液、循环、生殖系统的影响,以及寒冷诱导细胞凋亡、脂质过氧化等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