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7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268篇
医药卫生   10334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正脊手法结合中药内服、练功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按治愈、好转、未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19例,好转5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4.6%。结论:采用正脊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练功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2.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EGFR-TKI)是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二三线治疗方案,亦是EGFR突变患者一线治疗的最佳选择,但对初始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否再次使用TKI是目前的关注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晚期NSCLC初始治疗后再次应用EGFR-TKI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1例晚期或术后复发的NSCLC初始EGFR-TKI治疗后,再次应用TKI的疗效。结果 71例再次应用TKI的患者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为7%,稳定(stable disease,SD)为36.6%,(progressive disease,PD)为56.3%,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al rate,DCR)为43.7%,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3个月者26例(36.6%)。EGFR21外显子突变、初始TKI缓解期6个月、两次TKI的间隔期3个月与更长的PFS相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P值分别为0.034、0.013、0.046。结论 TKI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再次应用TKI,部分患者仍可获得疾病控制。EGFR21外显子突变、初始TKI缓解期6个月、两次TKI间隔期3个月的患者更可能从再次应用TKI中获益。  相似文献   
993.
王世飞  蒋正举  安伴 《贵州医药》2009,33(6):493-49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VEGF和COX-2在复发性鼻息肉、初发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中的表达。结果(1)COX-2在复发性鼻息肉、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较正常鼻黏膜组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OX-2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比在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要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VEGF在复发性鼻息肉、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较正常鼻黏膜组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VEGF在复发性鼻息肉和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VEGF COX-2和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r=0.895)。结论VEGF和COX-2是参与调控血管生成最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提示它们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和复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①目的探讨鄂南农村HIV/AIDS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以指导防治工作。②方法对经过WB法确认的HIV/AID逐例进行个案调查,详细询问婚姻状况、婚外性行为史及性伴数、有偿供血史、受血史。对HIV确认阳性者的配偶、子女全部采血,免费检测HIV抗体。③结果全市累计报告HIV/AIDS 51例,其中外地4例,本市47例。在47例感染者中,男24例,女23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18岁,20-49岁占87.23%;已婚30例,占63.8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占65.95%;农民占72.34%;经性途径传播占78.72%、经血液途径占19.15%,不详占2.13%。④结论鄂南农村HIV/AIDS的传播方式以性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源主要是外出打工者,患者在外地感染后,将HIV传给其配偶和其他的性伴,目前尚未发现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增效安神止颤2号方(ZAZ2)对帕金森病PD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102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ZAZ2组(n=65)与安慰剂组(n=37)。在服药前、服药1周以及服药13周后,分别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积分、帕金森病次要症状量表以及解析加速度记录仪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ZAZ2组UPDRS Part Ⅳ积分、非运动症状量表积分以及夜间的平均活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其体现身体内在活动能力的幂型自相关指数α也有改善。结论:ZAZ2能够改善PD患者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使患者获益;优化混乱碎片分析方法可作为评估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敏感、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及双J管置入术并发症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采用超声联合c臂血管机透视导向,对247例肾积水患者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部分病例术中置入双J管,分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防治措施。结果本组247例肾积水患者,均在超声联合C臂血管机透视导向下完成穿刺置管术,成功率10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例(16%),其中3例术后发生严重出血,1例术中发生感染性休克,无周围脏器损伤及死亡病例;轻度并发症共25例(10%),包括血尿、尿路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肾周血肿、引流管脱出梗阻、内双J管梗阻移位等。结论熟悉肾造瘘和输尿管内双J管置入术的操作程序,术前综合评估并发症产生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防范处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7.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9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性质描述不清,伴恶心,呕吐2次胃内容,量不多。到当地医院就医,按“胃病”给予对症处理无效,2d后逐渐感心悸、胸闷、伴有咳嗽、咳痰,为中量粘痰,不能平卧。胸部CT扫描示:双下肺可见小片状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双肺透亮度增高,左下肺背段可见一半圆形块影,  相似文献   
998.
医用三氧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用三氧是由医用纯氧气和医用纯臭氧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臭氧是起到治疗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的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1].1995~2000年,以Bocci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基本阐明了医用三氧系统治疗作用的原理[2~5].2002年,Hansler研制出医用三氧新设备,标志三氧医学进入免疫三氧治疗时代[6].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评价医用三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医用三氧是由医用纯氧气和医用纯臭氧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臭氧是起到治疗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的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1].1995~2000年,以Bocci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基本阐明了医用三氧系统治疗作用的原理[2~5].2002年,Hansler研制出医用三氧新设备,标志三氧医学进入免疫三氧治疗时代[6].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评价医用三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为患者改善健康状态的同时,也导致了损害事故的不时发生。对于药品损害的民事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2条和《产品质量法》中产品责任的相关规定为依据。但上述法律对药品生产商、销售商责任的认定以及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都有不足,尤其是药品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受害人几乎得不到任何补偿。部分学者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药品损害责任的立法建议。笔者认为追究责任首先需要确定承担责任的依据和标准,确定药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