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高危因素、预防与调治等方面对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当前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措施存在偏差,中医药认识及防治亚健康状态研究力度不够。主张应开展大样本、规范化亚健康状态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同时切实加强以体质、证候为主的亚健康状态基础研究。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72.
张明  张沁园 《河南中医》2006,26(6):78-79
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心机教授继1998年出版《伤寒论疑难解读》之后,自觉书犹未尽,遂历三暑而成《伤寒论通释》一部,上二书对于《伤寒论》疏注或就其疑点难点作重点阐述,突出一个“深”字;或逐条论注梳理,突出一个“广”字。二书在《伤寒论》研究的思维原理和方法形式上另起炉灶,不  相似文献   
73.
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缺血性脑中风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病位在脑之脉络。病理基础以痰瘀为主,脏虚为本,痰瘀为标;痰瘀互结、阻络壅窍是中风发病的直接原因。治疗原则有三:醒脑开窍,法重急救;痰瘀并治,法重通络;活血化瘀,法贯始终。  相似文献   
74.
<正> 口不渴,作为症状,在《伤寒论》中出现了十余次,有“不渴”、“不用水”及“口中和”等不同的提法。口不渴在《伤寒论》中主要是与“口渴”对照论及,亦包含排他证鉴别诊断的用意,并涉及到疾病的预后、治疗等方面。为此,笔者谨就《伤寒论》中口不渴的辨证意义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75.
益智防呆冲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记忆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临床观察对象,采用双盲法,以西药治疗为临床对照,观察中药益智防呆冲剂对痴呆患者记忆力的改善状况,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冲剂可明显改善痴呆患者的记忆力,提示中药有防止神经细胞退化,增强神经细胞功能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传统和新型毒品成瘾机制的研究,分析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对毒品成瘾戒断的干预,看到了中医药戒毒广阔前景,期待中医药戒毒为世界戒毒工作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7.
目前,中医抗病毒药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中医药对病毒具有多重作用,很少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小,价格低廉,部分药物还兼有解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优势。本研究拟通过对近20年公开发表的经典名方防治病毒性疾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及分析,并结合中医名家在古代治疗热病中的经典名方,对中医经典名方治疗病毒性疾病疗效做出较完整的评价,从而锁定具有价值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8.
本实验研究是目前在研的1998年度中标的国家教委博士点专项基金科研课题,并曾经我校大学生自选课题、研究生课题不同层次、不同指标的实验观察,出现可喜的苗头。益智防呆汤为刘燕池教授在古代名方的基础上,依据多年治疗老年性痴呆(AD,即阿茨海默氏病)临床经验所拟定。实验证实,运用古代名方化裁,在疗效确认的基础上,进行机理的实验研究和探讨是可行的,是有良好的实验基础和预期结果的。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意欲通过研究,筛选出一种疗效较好,价廉且易于推广的AD的新型制剂,以造福于广大老年痴呆患者。  相似文献   
79.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黄芩的运用规律.黄芩共出现于25首不同的经方中,有20首汤剂,3首散剂,2首丸剂.①在黄芩的用量和用法方面,最大量为一斤,常用量为三两,最小量为十八铢,用法上分别为麻沸汤泡服,去滓再煎和丸剂.②在主治证候上以烦热、痞满、下利、出血为主,多用于...  相似文献   
80.
《伤寒论讲义》作为一门临床基础课,是连接基础理论课程和中医临床课程的桥梁.中医人才的培养,自古就离不开这本经典医籍.但是现在的经典课教学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学生对以讲述原文形式的课程有茫然不知头绪之感.笔者结合数年的教学经验,不揣愚陋,试作砖石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