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129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前牙区即刻种植短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牙区即刻种植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因外伤、牙周病、龋病、乳牙滞留等原因拔除前牙的患者,即刻植入32颗Ankylos种植体,种植体与拔牙窝缺隙大于2 mm时,在间隙内填塞人工骨粉或于种植位点附近获取少量骨屑与人工骨粉拌合填塞缺隙,唇侧骨板有缺损或明显裂纹者应用骨引导再生技术。6个月后行烤瓷冠修复。随访3~12个月。结果随访期间32颗种植体均无松动,X线片观察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均小于0.2 mm。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保证种植体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前牙区行即刻种植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利钠肽临床应用及相关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B 型利钠肽(BNP)和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临床使用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临床医师对利钠肽的了解情况及使用目的.结果 2011 年度浙医二院检验科共收到BNP 标本3 170例,NT-proBNP标本7 299例.BNP 标本主要由心血管内科、干部科和呼吸科送检,而NT-proBNP标本主要由重症监护室、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送检.BNP 检测值平均为[128.59(45.31~352.14)ng / L],较2010年的[170.34(56.00~451.79)ng / L]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NP<100ng / L 的患者明显增加.NT-proBNP检测值平均为[ 1 420(383~4 950)ng / L],较2010 年的[945(287.5~2 738)]ng / L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T-proBNP≥1 500ng / L的患者增加明显.问卷调查显示临床住院医师在开具检查同时缺乏对相关知识的充分了解.结论 BNP和NT-proBNP 检测在浙医二院应用2011年较2010年度明显增加,同时更趋合理,但是也有过度使用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18~22岁大学生近视状况以及散光、身高、体重指数、父母教育程度、运动等因素与近视的关系,探讨近视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某大学724名18~22岁在校学生的视力、眼屈光度及身高、体重、跑步成绩(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等检测;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初次戴镜时间、是否喜好运动、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及时间等。结果散光程度与近视度显著相关(r=0.432,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子女近视度相关(F=3.465,P<0.05);初次戴镜年龄与近视度显著相关(r=-0.437,P<0.001)。结论散光性屈光不正及早矫正有利于近视控制。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非对称性O-Z旋转皮瓣修复指(趾)部圆形缺损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非对称性O-Z旋转皮瓣修复33例手指(足趾)圆形缺损(面积0.5 cm×0.5 cm~1.5 cm×1.5 cm)患者.结果 33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31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发生皮瓣边缘坏死,经加强换药后愈合.皮瓣质地、外观、功能、感觉恢复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皮瓣感觉31例恢复至S4,2例恢复至S3+.结论 非对称性O-Z旋转皮瓣修复手指(足趾)圆形缺损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经济实用、利于指(趾)功能及外形恢复等优点,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磁共振3D-Cube T2序列成像在脑脊液鼻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脊液鼻漏患者17例,其中10例为颅脑创伤,7例为垂体瘤术后。行MRI常规检查及3D-Cube T2序列成像,研究3D-Cube T2序列脑脊液鼻漏的表现,总结3D-Cube T2序列成像对脑脊液鼻漏诊断的优势。结果 17例患者发现脑脊液鼻漏14例,表现为鼻腔或鼻窦内与颅内脑脊液信号一致的高信号影,并可见沟通二者相连的线状高信号影。14例鼻漏患者一共发现漏口16个,分别位于右侧前组筛窦及上鼻道7个、额窦6个、蝶窦及鞍旁2个、筛板1个。结论磁共振3D-Cube T2序列为重T2加权水成像,脑脊液在此序列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通过图像后处理能多角度展示脑脊液鼻漏漏口的确切位置。  相似文献   
36.
当前,数字化 X 线摄影(DR)已经并将更为广泛普遍地应用在各级各类医院[1-5],有关废片成因与分析的文献报道也较多,这里不再赘述。数字 X 线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废片率,然而数字化 X 线摄影废片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或水平,关系医院质控和经营管理,因此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完成普通 X 线检查、报告25万余人次。2014年比2013年同期放射收入增加9.31%,而放射胶片材料减少1.67%,胶片成本占比降低2.8%。放射收入增加而胶片材料成本费支出不升反降,成本控制效果比较显著。本文探讨了数字 X 线摄影废片率控制的标准,旨在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客观统一的数字 X 线摄影废片率控制水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正1本刊为肝胆外科专业高级学术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有关肝胆外科疾病防治的临床、基础以及相关边缘学科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教训,活跃这一领域的学术气氛,提高肝胆疾病疗效和研究水平。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外科及邻近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医务工作者。2本刊欢迎下列稿件:肝胆外科领域(包括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腺外科、门静脉高压症及脾脏外科等)的科研进展和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巯咪唑治疗前后骨钙素(OCN)及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初发患者45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44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甲巯咪唑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照组于体检时,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液,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T3(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指标和骨代谢β-CTx、OCN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β-CTX、OCN、FT3、FT4水平分别为(0.981±0.418) ng/mL、(48.62±19.92) ng/mL、(23.51±14.63) pmol/L、(41.08±14.03) p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45±0.268) ng/mL、(14.02±3.75) ng/mL、(15.71±1.82) pmol/L、(4.32±0.51)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TSH水平为(0.031±0.014) u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3±1.016) uIU/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甲巯咪唑治疗8周后,血清中β-CTx、OCN水平含量较治疗前进一步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T3、FT4、TSH水平分别为(16.47±4.32) pmol/L、(4.90±3.84) pmol/L、(1.411±0.135) uIU/mL,较治疗前的(23.51±14.63) pmol/L、(41.08±14.03) pmol/L、(0.031±0.014) uIU/mL有显著下降或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初期,机体内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活性均较健康者明显升高,且表现出破骨细胞活性明显超过成骨细胞的特点。  相似文献   
39.
钙离子(Ca2+)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其主要储存在内质网和线粒体中,参与调控细胞多种生理功能及维持内质网、线粒体功能。内质网和线粒体对钙离子的摄取与释放直接影响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变化,继而影响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病理条件下,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失衡,可引发细胞生理功能异常并进一步影响内质网、线粒体功能。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肝脏脂肪样变性、内质网应激、线粒体损伤和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等。其中持续的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功能障碍是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而细胞内钙稳态的变化可直接导致内质网及线粒体功能异常,继而影响NAFLD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从钙稳态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钙稳态变化与NAFLD的关系两方面进行阐述,为寻求和研发防治NAFLD的药物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0.
目的:优选苦参碱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苦参碱载药丸芯,利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对苦参碱载药丸芯进行包衣,并进行体外释放度的考察。结果:苦参碱载药丸芯的优化处方工艺为:苦参碱10g,微晶纤维素40g,羧甲基纤维素钠0.5g,纯化水46mL。其包衣微丸外层衣尤特奇L30D-55增重20%,内层衣尤特奇EPO增重30%。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苦参碱包衣微丸在模拟的胃液中基本不释放,在pH 5.0磷酸缓冲液中较快释放,在pH 6.8磷酸缓冲液中则释放缓慢。结论:苦参碱载药丸芯处方工艺简单稳定。苦参碱包衣微丸结肠靶向性较好,同时模拟实验提示在结肠pH发生明显下降时苦参碱结肠靶向微丸仍具有结肠靶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