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3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医药卫生   419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102.
<正>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5%,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1,2〕。老年胰腺癌患者体质较差治疗局限性较多,传统疗法多不适用。以往认为该病是对放疗抗拒的肿瘤,而且由于胰腺周围存在放射耐受性差的正常组织(肝脏、肾脏、脊髓、胃等),并不选择放疗。但随着放疗设备的不断改进及精确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放疗已成为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3〕。对于老年胰腺癌患者,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不良反应尤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在汉族老年群体中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4b/a和T786C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汉族老年患者521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AS组266例和对照组255例。分别用PCR和PCR-RFLP方法分析4b/a和T786C多态性的基因型,同时对所有对象检验血脂等危险因素。结果:两个多态性处于连锁不平衡(LD)。两个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CAS组和对照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调整性别和年龄等多个CAS常见危险因素的前后,两个多态性各基因型与CAS的关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体型分析发现,对常见危险因素进行调整后,单体型4a-T与CAS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6,95%CI=1.11~7.40,P=0.030)。结论:在所研究的汉族老年人群中未发现eNOS基因4b/a或T786C多态性单独与CAS相关联,但二者构成的单体型4a-T可能是汉族老年群体发生CAS的独立易感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4.
氯吡格雷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其对血小板的抑制具有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在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存在抵抗现象而发生临床血栓事件。目前氯吡格雷抵抗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就氯吡格雷抵抗基因多态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CD8+T细胞在早期内毒素血症心脏损伤中的浸润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野生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野生对照组和野生内毒素血症组,每组各10只;CD8敲除雄性小鼠10只,随机分为CD8敲除对照组和CD8敲除内毒素血症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均给予0.9%氯化钠液腹腔注射,内毒素血症组均给予脂多糖腹腔注射。6 h显微超声检测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分数;即刻处死并收取野生对照组及野生内毒素血症组各3只小鼠心脏组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心脏细胞悬液中巨噬细胞(F4/80+细胞)及CD8+T细胞、CD4+T细胞分布;其余小鼠心脏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心肌纤维断裂及炎症细胞浸润。结果:与野生对照组相比,野生内毒素血症组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分数显著降低(均为P<0.05);野生内毒素血症组F4/80+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与野生内毒素血症组相比,CD8基因敲除内毒素血症组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分数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结论:急性内毒素血症导致心肌纤维损伤、心功能不全,心脏组织CD8+T等炎症细胞浸润;而缺乏CD8+T细胞时则减轻内毒素血症导致的心功能损伤,提示CD8+T细胞在急性内毒素血症诱导的心功能不全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补体系统补体5a受体(complement 5a receptor,C5aR)在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早期,对心脏功能影响以及对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12 w龄C57BL/6J野生型及C5aR敲除小鼠各12只,分别随机分为野生小鼠对照组、野生小鼠心衰组、C5aR敲除小鼠对照组和C5aR敲除小鼠心衰组等共4组,每组6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阿霉素20 mg/kg建立小鼠急性心衰模型,对照组采用同计量0.9%氯化钠液注射;阿霉素注射3d后显微超声检测小鼠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处死后测量体质量以及心脏质量;运用半定量PCR、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观察C5aR在野生小鼠心脏中的表达。C5aR敲除小鼠心脏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WGA染色观察心肌横截面大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心脏中表达。结果:与野生小鼠对照组相比,野生小鼠心衰组中C5aR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与野生小鼠心衰组相比,C5aR敲除小鼠心衰组体质量及血压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C5aR敲除小鼠心衰组胶原沉积及α-SMA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TGF-β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C5aR在阿霉素诱导心衰模型中表达上调、加重了心肌损伤且促进了心脏纤维化,而C5aR敲除保护小鼠心功能并抑制纤维化,提示C5aR在小鼠急性心衰早期具有促进心脏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方对外周血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视网膜分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以碘酸钠(NaIO3)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干性ARMD模型。造模后第1d,尾静脉注射3×106个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BMSC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蒸馏水组(12只,给予蒸馏水灌胃)及补肾益精方组(12只,给予补肾益精方灌胃)。另选12只健康C57BL/6小鼠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治疗14d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FP-BMSCs在视网膜的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NT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补肾益精方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高于蒸馏水组(P<0.01);两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特异蛋白65(RPE65)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无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视紫红质(Rhodopsin)与GFP双染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补肾益精方组CNTF的表达高于蒸馏水组(P<0.05)。结论:补肾益精方能够促进外周血BMSCs在视网膜分化为胶质细胞,并促进CNTF的表达,这可能是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ARM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Hybrid技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靶血管及旁路通畅率.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实施"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10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165例.研究病例分为两组,Hybrid组和PCI组.入选标准:①合并前降支(LAD)病变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②随访期间无胸痛等不适主诉、无心血管不良事件、无住院治疗、症状药物控制良好的患者;③外科术者和介入术者均为经验丰富的医生.按照上述标准,电话随访同意接受造影复查的患者Hybrid组102例,PCI组157例.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50例Hybrid患者完成造影复查;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的统计方法抽取PCI组患者5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研究终点是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靶血管通畅率及二次血运重建率.结果 Hybrid组和PCI组各50例,随访时间分别为(18.0±8.0)个月和(19.3±9.1)个月.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ybrid组LIMA-LAD旁路通畅率显著高于PCI组LAD靶血管通畅率(98%比80%,P=0.004);Hybrid组的LIMA旁路二次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PCI组LAD靶血管二次血运重建率(2%比20%,P=0.008).结论 "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使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能获得良好的中期靶血管通畅率,其LIMA-LAD旁路通畅率显著优于PCI技术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通畅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膜表面核仁素(nucleiolin,NCL)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启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CL及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中磷酸化EGFR(phosphorylation EGFR,p-EGFR)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TPC-1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CL及EGF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56/56)和80.4%(45/56);NCL及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NCL的表达与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35,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拮抗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的NCL或EGFR后,其p-EGFR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Transwell小室试验发现,拮抗NCL和EGFR后,可明显减少TPC-1细胞的穿膜细胞数(P〈0.01)。结论膜表面NCL可能是EGFR受体信号启动的必要成分,可能通过EGFR参与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以NCL为靶点将开拓肿瘤新的治疗领域。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