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采用社会干预模式讨论了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社会干预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抑郁,而且有助于病人神经功能的康复,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
1病历介绍患儿,女,10岁,因“游走性关节肿痛1周”入院。病前有受凉史,家族中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查体:神清,无特殊病容,面部无蝶形红斑,无皮疹,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腹无殊。入院检查:血常规WBC 2.5×109L-1,L 1.2×109L-1,Hb 110 g/L,红细胞沉降率(ESR)16 mm/h,抗溶血素(A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讨益胃健脾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胃健脾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健脾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5.
头面部疱疹是一种颇为常见的皮肤病,俗称“热疮”.本病的病原体系DNA病毒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SV)。对于治疗.文献报道无环鸟苷乳膏治疗单纯疱疹有效率100%。但对于如何缩短病程未作统计.笔者自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期间采用七叶皂苷钠外敷治疗面部疱疹与常规用药阿营洛韦软膏作比较.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住院4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和剂量为普米克令舒1ml(0.5mg)、万托林0.5ml(0.2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每天2次,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有效率92.9%,无不良反应。结论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能迅速改善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7.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单病种的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诊疗标准化模式,是一个有着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规范化的医疗护理照顾计划,是流程管理方法在单病种诊疗中的体现,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新的管理模式。本科最先在唇腭裂患者中逐步开展完善临床路径,现已逐渐成熟。将唇腭裂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带教中,使护生对整体护理、护理程序的理解;对健康教育、交流技巧、疾病护理常规的掌握均明显提高,取得了满意的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68.
唇腭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占所有面部畸形的2/3,其发病率在中国约1.82%。唇腭裂的治疗以往只是施以单纯的手术治疗,但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畸形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影响的逐步认识,如今的治疗是以颌面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正颌外科、正畸科、口腔内科、儿科、耳鼻喉科、语言病理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遗传学、心理学、美容学、社会和公共卫生学)参与的序列治疗,即是一个在唇腭裂患者恰当的年龄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综合治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