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7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进一步了解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2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野外活动史50例(96.2%),全部病例均有高热、乏力、头痛,皮疹41例(78.8%),焦痂或溃疡47例(90.4%),淋巴结肿大45例(86.5%),肝脾肿大30例(57.7%),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阳性率48例(92.3%),中毒性肝炎45例(86.5%),合并心肌炎4例(7.7%),肺炎4例(7.7%),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1.9%),氯霉素或强力霉素治疗有效,死亡1例(1.9%)。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合并症多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注意流行病学史调查及详细体检,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83.
我院自1992年4月~2001年5月在门诊就诊患者中,经电脑近红外线怀疑乳腺癌或诊断乳腺癌患者45例,栽并收住院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43例,结果近红外线乳腺扫描诊断乳腺癌的正确率为95.6%,肿块长径在2~5cm或5cm者,其诊断正确率为96%~1 00%,肿块长径小于2cm,其诊断正确率为90%.由此可见,近红外线乳线扫描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是一种有效而直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我院自1981年~1987年12月应用坐骨神经阻滞232例.现将临床应用体会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一、病例及手术部位男,157例,女,75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8岁,14岁以下小儿16例,手术部位均为膝关节以下(包括腘窝)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85.
酒蒸甘薯治疗急性腰部扭伤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汉钦  张少华 《陕西中医》1997,18(3):137-137
甘薯,是一种极平常而富有药用潜力的食物。本文重点浅述民间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即酒蒸甘薯法,同时简介甘薯的药理常识及其药用价值,以期药剂同仁对如甘薯一样普通的食品药物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6.
当前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医学检验技术近来发展很快,对高层次检验人员有着强烈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须培养高级技术型医学检验人才.但是,由于缺乏专业设置标准,有些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基本设施缺乏等,导致了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上的盲目性和不一致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制定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标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7.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复杂,病程迁延,发展变化颇难预测,无论在发病早期或后期都可能发生致死性并发症.如休克、胰性猝死、酶性脑病、ARDS、急性肾功衰竭、DIC、胰腺坏死与感染、胰腺脓肿、应激溃疡、肠坏死与肠瘘、血管坏死与出血、胆道与肠道梗阻等。近年临床普遍重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低血浆容量的补克,病人在早期很少死于体克,但后期并发症增加,特别是外科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约占30%,且其中1/3将面临死亡的威胁。现着重讨论有关这些外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8.
“六陈”的实验研究(Ⅰ) 贮存时间对半夏药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988年和1989年采集的半夏,对其祛痰、止咳的药理作用及其急性毒性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988年半夏比1989年半夏的祛痰作用明显增强,止咳作用与毒性无显著差异。说明半夏用“陈”者可以增强其疗效。  相似文献   
89.
90.
采用阻抗血流图方法,对11名从高原移居平原2月内的成年人(高原组)的脑、肺血管缺氧性反应进行了研究。以11名世居平原的健康人(平原组)为对照。基础状态下两组的脑、肺血流图波幅均无明显差异。吸入体积分数为10%O25min时,高原组脑血流图波幅显著性增加(P<0.01),其变化率为(42.4±27.8)%,平原组无明显变化,变化率为(-4.5±1.5)%。高原组及平原组的肺血流图波幅均显著降低[其变化率分别为(-24.6±9.2)%和(-41.6±14.3)%〕,且高原组降低的幅度明显低于平原组(P<0.01)。结果提示:高原移居平原者与世居平原者相比,脑血管缺氧性扩张反应较强,而肺血管缺氧性收缩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