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摘要: 背景:眼球指向可以引起相关大脑区域的激活,这种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特异性、视野优势和时间进程上的差异。 目的:探讨眼球指向的有效性对视觉反射性注意的脑电活动规律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被试内实验设计,于2009-07/20~2009-08/01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脑电实验室完成。 对象:被试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募集14名年龄为18~23岁(Mean age=21)的健康的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男7人,女7人。纳入标准:选取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裸眼或矫正视力国标1.0以上)的本科生,被试在实验过程中无显著的脑电漂移。排除标准:视觉和矫正视觉异常的被试,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显著的脑电漂移。 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的脑电记录方法对14名大学生进行眼球指向的视觉注意加工实验。根据其脑电图记录的分析结果,找出视野和眼球指向有效性引起的注意加工的大脑神经细胞脑电活动差异,并探讨在时间进程上诱发的脑电成分的活动规律。 主要观察指标:用事件时间相关电位的方法记录分布在大脑的各功能区电极在时间进程上(0~800ms)的诱发电位,来观察左右视野、眼球朝向有效性的视觉注意加工规律。 结果:左右视野和眼球朝向引起早期波N1、P1、P2的峰值和潜伏期,眼球朝向有效性诱发了早期波和晚期波电极点(P7、P8、F7、F8、PO3、PO4)的半球优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发现在眼球指向的注意线索任务中,发现了早期反射性注意的EDAN和ADAN,没有发现晚期的LDAP成分。 结论:眼球指向的反射性注意转移存在半球优势;且诱发了早期的EDAN(200~400 ms)和ADAN(400-500ms)脑电成分,没有引起晚期的LDAP(500~800ms)成分。这说明视觉反射性注意发生在视觉刺激呈现的很短时间内,存在明显的注意加工优势。 关键词:眼球朝向;提示有效性;事件相关电位;半球优势;反射性注意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初步探讨布加综合征(BCS)的病因.方法 分析2001年3月至2009年5月109例BCS根治术中所见.对11例隔膜型BCS患者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隔膜和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血栓成分进行比较.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两者组织中B型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βR)、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内皮素-1(ET-1)、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α1-抗胰蛋白酶、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本组除4例为下腔静脉肿瘤和1例为下腔静脉外纤维条索压迫所致BCS外,其余104例均为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隔膜或血栓形成所致.2例原为下腔静脉血栓,根治清除血栓1年和7年后复发,再次手术发现为下腔静脉新生隔膜.3例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者术中可见陈旧血栓向隔膜演变的过程.8例下腔静脉隔膜在肝静脉开口下方.隔膜和血栓组织均含纤维母细胞、中性粒细胞,均有肉芽组织及新生血管等病理改变.相关的细胞因子TGF-βR、PDGFR、ET-1、FⅧ-rAg、铁蛋白在两者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3%和50.0%(P>0.05),45.5%和100%(P<0.05),100%和0(P<0.05),90.9%和12.5%(P<0.05),72.3%和100%(P>0.05).结论 BCS患者的隔膜和血栓有着相似的组织细胞成分和细胞因子表达,隔膜和血栓或为病变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防治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拟接受TACE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于TACE前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方,对照组于TACE后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栓塞综合征的发生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发热、肝区疼痛的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ST、ALT、TBIL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AST、ALT、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肝区疼痛及肝功能异常的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卡氏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肝癌TACE后综合征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约占胸主动脉动脉瘤的15%[1],由于近端锚定区解剖复杂,腔内治疗多需重建弓部分支动脉,较其他类型的胸主动脉瘤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既往的研究证实,高血压、吸烟、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常见病因[1]。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段主动脉弓按Ishimaru分区为Z2区[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来自于左侧第四鳃弓,此区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病因、病情进展及治疗均有其特殊性,本研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了3例此类弓部动脉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45天-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条件对个体返回抑制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卧床前第6~4天,卧床第11 ~13天、第20 ~ 22天、第32 ~ 34天、第40 ~ 42天和卧床后第8~10天采用线索提示范式测试16名男性个体的返回抑制能力.结果 刺激始发异步性(SOA)与线索有效性交互作用不显著,说明个体在现有SOA条件下没有出现返回抑制现象.SOA主效应接近边缘显著,个体在SOA为900 ms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为1200 ms的反应时,且在卧床第11 ~13天,第20 ~ 22天以及卧床后恢复阶段个体在不同SOA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别消失,说明卧床前期和卧床后恢复阶段个体抑制能力受到了影响,而卧床中期抑制能力逐渐恢复结论45天-6°头低位卧床可能延长了个体的认知加工时间,导致产生返回抑制现象需要的SOA延长;卧床条件对个体抑制能力产生了影响,个体在卧床前期以及卧床后恢复阶段的抑制能力受到影响,表现出由受损到适应恢复到受损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配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行TACE术,治疗组于TACE术后3~7日口服中药清热解毒方。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评价近期肿瘤疗效,观察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统计生存率。结果 1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3.3%,控制率分别为70.0%、63.33%;组间近期肿瘤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恶心呕吐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疲倦、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6.7%、30.0%,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50.0%;组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对照组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3.3%、53.3%,1年生存率分别为46.7%和36.7%;组间6个月、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配合TACE能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不良反应,提高6个月与1年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7.
髂动脉分支装置(iliac branch device, IBD)是专为髂动脉分叉设计的分支支架,为主-髂动脉瘤、孤立性髂动脉瘤腔内治疗时重建髂内动脉血流的理想解决方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利用自制的一枚IBD,成功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后髂动脉瘤1例,其设计及植入较既往报道[1-3]均有独到之处,现将病例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盐酸尼卡地平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尼卡地平[2,6-二甲基-4-间硝基苯基-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甲酯2-(N-苄基-N-甲胺基)乙酯盐酸盐,1·HCl]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系列化合物,由日本山之内制药公司开发,临床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本品血管扩张活性较强,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其合成路线国外报道较多。我们曾以间硝基苯甲醛(2)、乙酰乙酸氯乙酯(3)和3-氨基丁烯酸甲酯(4)为原料,一步反应得到中间体2,6-二甲基-4-(间硝基苯基)-1,4-二氢吡啶-3,  相似文献   
39.
张学民 《健康管理》2014,(2):108-109
许多患者朋友都有感觉,到大型公立医院看病非常困难,因为就诊病患多,往往看个病要用一天时间,有时挂的号不对,还要再重新排队挂号,排队等待就诊,浪费钱不说,还耽误时间。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联合中药熏蒸和按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5例予手术切开复位联合中药熏蒸和按摩治疗,对照组55例予单纯手术切开复位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患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LKS)评分及患肢胫骨骨隧道宽度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方面)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3%(51/55),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40/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3个月后患侧LK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1、3个月后患侧LK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1、3个月后患侧胫骨骨隧道冠状位及矢状位宽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大(P0.05),治疗组治疗1、3个月后患侧胫骨骨隧道冠状位及矢状位宽度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P0.05)。2组治疗3个月后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SF-36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切开复位联合中药熏蒸和按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断裂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胫骨骨隧道的扩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