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7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74篇
医药卫生   565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单剂量和多次重复剂量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51例患者随机进入单剂量组(A组,232例,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 化疗前静滴 d1)或多次重复剂量组(B组,219例,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 化疗前静滴 d1、d3、d5;化疗时间≤2天的患者,如果在化疗后第4天无呕吐、恶心发生,第5天停用盐酸帕洛诺司琼),分析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化疗全程的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52.97% vs.38.36%, P=0.002)。A、B两组在急性期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19% vs.62.56%, P=0.340),但在延迟期B组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65.30% vs.46.98%, P<0.001)。A、B两组在急性期呕吐完全缓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4% vs.87.21%, P=0.860),但在延迟期B组呕吐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89.95% vs.71.12%, P<0.001)。A、B两组在急性期恶心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差异(58.19% vs.62.56%, P=0.340),但在延迟期B组恶心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66.21% vs.51.72%, P=0.0018)。B组解救治疗率低于A组(11.42% vs.19.83%, P=0.014)。A、B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9%和10.05%(P=0.390)。结论 多次重复剂量盐酸帕洛诺司琼较单剂量盐酸帕洛诺司琼可以提高化疗患者的延迟期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且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  相似文献   
992.
患者就医感知价值研究为把握患者就医感受,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患者就医感知价值由一系列关键指标构成,通过分析患者感知价值的各个构成指标及其对患者感知价值的影响作用,可以将患者感知价值指标按照敏感度和易感性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找出其中的强感知指标、中等感知指标、弱感知指标、显性指标、隐性指标。结合实际的案例,对这些指标进行归类分析后,可以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93.
文章针对患者就医感知价值中的“看病难”问题,围绕患者就医等候时间、就医便利性和就医感知价值的关系展开理论研究,并结合台州医院的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知名度较高的大型医院里,患者个人时间充裕程度与就医感知便利性无相关性,患者就医感知便利性与就医感知价值呈正相关性;患者个人就医时间充裕程度与就医感知价值无相关性,而患者特征对其时间充裕程度、就医感知便利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患者信任度的患者分类与管理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患信任在医患知识转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对患者基本特征和信任表现进行调查研究,把医院的信任、医生的信任、知识转移认知度、依从度四个因素作为分类标准,通过聚类分析将患者分为四类群体,即理性多疑型、被动依从型、盲目自信型和盲信盲从型;并根据每类患者的行为特点提出不同的知识转移与沟通策略.以期为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与知识转移、赢得患者信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IL-2对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库、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收集国内、外关于胃癌切除术前接受IL2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限制语种为中、英文。事先制定资料提取表,2位研究者独立提取纳入研究的有效信息并严格评价纳入资料的质量,对具有同质性的研究,采用Rev 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3个随机对照试验15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IL-2治疗组75例患者,单纯手术组78例患者。3个研究均采用了随机方法,且对不良反应事件按WHO标准进行分级,最高为Ⅱ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IL-2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在CD4/CD8比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无瘤生存率的OR值和95% CI分别为0.10(0.05,0.22)、0.13(0.05,0.35)和4.19(2.0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应用IL2有明显疗效,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96.
夏艳  刘雅莉  杨克虎  陈卫 《癌症》2010,29(4):487-494
背景与目的:Survivin基因逐渐成为肿瘤诊断、判断预后和治疗的靶点。用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作为一种无创性手段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但其结果不一。本研究旨在应用系统评价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客观评价,以评估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膀胱肿瘤、生存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等为主要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JD)、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等数据库,并结合Google Scholar等搜索引擎全面搜集1997年到2009年4月关于RT-PCR检测尿液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癌的研究。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用Meta-Disc软件对结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个研究,共24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癌与病理检查相比准确度指标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8%、94%、14.56、0.13、0.9736;巢式RT-PCR技术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SROC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91%、95%、0.9805;普通RT-PCR技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次之,分别为87%和94%;定量RT-PCR技术检测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3%。结论:与病理检查相比,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癌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膀胱镜检查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用于膀胱癌的筛查及术后监测。  相似文献   
997.
放疗联合手术治疗胃癌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放疗联合手术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在治疗胃癌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2期)、PubMed(1966年1月-2009年6月)、EMBASE(1974年1月-2009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1月-2009年6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1月-2009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9年6月)和万方数据库(1997年1月-2009年6月),纳入有关放疗联合手术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共包括1 548例患者,其中5个RCT为术前放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的对照,2个RCT为手术联合术中放疗与单纯手术的对照,2个RCT为手术联合术后放疗与单纯手术的对照.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1)相比于单纯手术治疗,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可提高胃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比值比为1.78(95%的可信区间:1.14~2.78)]、5年生存率[比值比为1.67(95%的可信区间:1.22~2.29)]和10年生存率[比值比为1.64(95%的可信区间:1.03~2.60)],降低肿瘤复发率[比值比为0.59(95%的可信区间:0.37~0.92)]和肿瘤转移率[比值比为0.44(95%的可信区间:0.27~0.73)];(2)手术联合术中放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在肿瘤复发率[比值比为0.19(95%的可信区间:0.03~1.14)]和肿瘤转移率[比值比为0.09(95%的可信区间:0.00~1.77)]方面无差异;(3)与单纯手术相比,手术联合术后放疗在改善胃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值比为0.83(95%的可信区间:0.60~1.15)]及3年生存率[比值比为0.75(95%的可信区间:0.51~1.11)]、肿瘤复发率[比值比为0.59(95%的可信区间:0.33~1.05)]和肿瘤转移率[比值比为0.90(95%的可信区间:0.51~1.59)]方面无差异,但在改善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值比为0.57(95%的可信区间:0.34~0.95)]方面,单纯手术组要优于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 结论: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胃癌综合治疗方式.然而,就手术联合术中和术后放疗而言,由于纳入的RCT数量较少,因此今后尚需要开展高质量的RCT以作进一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并评估晚期青光眼手术表面麻醉下实施的效果。方法对34例(56眼)晚期青光眼在0.5%爱尔凯因眼液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及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本组52眼(92.86%)术中无疼痛感,4眼(7.14%)术中做上直肌牵引缝线时有疼痛感,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眼压在10±6mmHg范围。视力及视野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晚期青光眼手术在表面麻醉下施行较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99.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系统评价放疗联合静脉双膦酸盐与单纯放疗治疗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和VIP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期刊,查阅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1585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放疗联合静脉双膦酸盐疗法在疼痛控制总有效率(RR=1.21,95%CI:1.13-1.30,P0.001)、平均缓解时间(WMD=16.00,95%CI:10.12-21.88,P0.001)、病灶控制率(RR=1.69,95%CI:1.43-1.99,P0.001)和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RR=1.25,95%CI:1.08-1.45,P=0.003)方面优于单纯放疗。在不良反应方面,除放疗联合静脉双膦酸盐疗法发热高于单纯放疗外(RR=5.61,95%CI:3.11-10.13,P0.001),在恶心呕吐发生率(RR=1.15,95%CI:0.62-2.13,P=0.65)和骨髓抑制发生率(RR=1.23,95%CI:0.75-2.02,P=0.4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静脉双膦酸盐可快速、有效并长效控制骨转移性疼痛,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滑膜软骨瘤病的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变化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滑膜软骨瘤病的MRI表现和病理变化。结果:①MRI表现:所有12例关节滑膜均增厚,其中3例增强扫描者滑膜明显强化;滑膜软骨瘤病结节呈现五种信号表现:1型.与骨骼肌相比呈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2型.在所有脉冲序列呈均匀低信号;3型.低信号的结节中心为高信号;4型.与3类似,但在高信号区内散在点状低信号;5型.黄骨髓信号。X线不能显示1型结节,增强扫描者滑膜软骨瘤病结节无强化。3例病变邻近骨质出现外压性侵蚀;②病理变化:大体病理可见增厚的滑膜表面有多发的结节状突起;显微镜下可见滑膜软骨瘤病结节主要有以下特点:可见结节状的透明软骨,结节部分区域被覆纤维组织层;软骨结节中见软骨细胞,软骨结节部分区域钙化和骨化。结论:MRI能准确的反映滑膜软骨瘤病的病理变化,对该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