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6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01.
翼状胬肉是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及美容的常见病.患病率高。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高,Farrah等回顾分析发现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6.6%~23.3%。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改进手术方法一直是眼科医师关注的问题。笔者采用下方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及原因。方法:广泛收集2009年4月以前发表的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应用Microsoft Excel建立信息提取表,分析数据。结果:发表于1995~2008年的83篇报道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纳入分析,涉及出现各类型不良反应患者190例。82例患者原发病不详,其余108例患者的原发病涉及循环、消化、泌尿、呼吸、神经系统,只有6例患者有相应的中医诊断。137例患者过敏史未予报道。118例注明黄芪注射液用量的病例中按说明书使用的仅为60例,174例未提及注射液的滴速。各类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占105例,以皮肤过敏反应居多,所有病例经立即停药,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死亡及严重后遗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涉及药物的生产、临床适应症的选择及用药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注射液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辨证施药,规范临床使用,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测,从而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3.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多囊卵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2例预行卵巢间质微波部分消融治疗的多囊卵巢患者,经阴道超声引导下采用18GPTC针穿刺卵巢。结果研究初期(5例)1次穿刺成果率较低(20%),平均穿刺次数为3.8次,后期(17例)采用经阴道后穹隆部注入盆腔0.9% NaCl 400ml及下腹部加压的方式,明显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81.2%),平均穿刺次数为1.7次。结论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多囊卵巢具有实时显示,安全、可靠、并发症低等优点,通过改进方法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04.
目的探讨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1年6月-2007年12月住院的14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儿均有泛发性红斑、皮肤触痛、口周放射状皲裂、尼氏征阳性。自细胞升高10例,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予以抗感染、适当的局部护理及支持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疗程7—12d。结论SSSS好发于婴幼儿,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和适当的局部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5.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又称假性肠梗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向远端运行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其发生率约为20%[1],多发生于术后5~14 d。粘连性肠梗阻常见于腹部手术、炎症和创伤后,是腹部手术后一个长期、不可预测的问题,随腹部手术增多,  相似文献   
606.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坐骨神经损害后背根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甲钴胺组,预处理14d后制作坐骨神经损害动物模型,分别在模型制备后12 h、24 h、48 h、72 h、5 d、7 d各组提取L1-5背根神经节,免疫组化染色计算Bcl2、Bax阳性细胞表达数.结果:甲钴胺组于模型制备后12 h Bcl2即有明显表达,24~48 h达高峰,持续至7 d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钴胺组Bax表达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7 d时表达水平最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与其上调Bcl-2蛋白、抑制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07.
目的探讨Rac1、Cdc4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寻求二者相关性。方法取48例胃癌和12例正常粘膜石蜡标本作S-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证实胃癌组织中Rac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Rac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生长部位无关;随着病理分期的进展,Ⅲ-Ⅳ期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低分化组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胃癌中Cdc4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Cdc4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生长部位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随着TNM分期的进展,表达均逐渐增强(各期间P0.05)。结论 Rac1和Cdc4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两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二者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和环节而促进胃癌的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608.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退行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病变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特征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的慢性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常见于中老年人及运动员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疾患。目前国内外对于膝关节OA的治疗,仍侧重于缓  相似文献   
609.
目的 了解柳州市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行为在严重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比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酒后驾驶行为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共发生严重道路交通事故100起,连续对所有导致至少有一人严重受伤或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的机动车驾驶员(包括摩托车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液酒精含量测试.结果 酒后驾驶事故48起,事故主要发生在晚上21时至凌晨2时,共30起;以30~39岁为高发年龄,占46%;驾龄越长,酒后驾驶事故发生比例越高;非职业驾驶员发生酒后驾驶事故的比例高于职业驾驶员;摩托车驾驶员发生酒后驾驶事故的比例高于轿车驾驶员和客车驾驶员.结论 酒后驾驶是导致柳州市严重道路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广泛而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降低酒后驾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10.
随着来华留学生的逐年增多,医学留学生教学已成为医科院校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结合留学生外科临床见习的教学经验,从认识培养对象、师资选拔、如何上好见习课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旨在探索提高医学留学生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