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9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发生在B或T细胞系中未成熟淋巴细胞或淋巴祖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特点是异质性大。以往常常认为ALL的患病高峰主要发生在2~5岁的儿童中,但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白血病发病率也逐渐增高,60岁开始达到第2个发病高峰,因此老年ALL群体将逐渐超出我们的预期。美国1975~2007年间的数据显示在整个AL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10例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之后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止误诊的措施。结果 10例患者入院后均被予以扩冠、抗凝、抗血小板凝集等方式治疗,其中7例患者在治疗10日后胸背部出现集性丘疹、水疱,被确诊患有带状疱疹;2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的1个月内出现过带状疱疹但未予以规范化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期间发生间断性胸痛现象,被确诊为患有疱疹后神经痛症状;1例患者虽然反复出现针刺般胸痛,但轻触痛呈阳性,压痛呈阴性,最终被确诊为顿挫型带状疱疹。在10例患者被确诊后均予以规范化治疗,患者均获得好转。结论为避免使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需要提升医生的诊断能力与医学知识,如此才能避免误诊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廖斌  廖清江 《药学进展》2013,(12):672-672,I0001-I0003
对2012年全球上市新药的基本信息,包括通用名、商品名、结构式、CAS号、研发公司、上市国家和主要适应证进行汇总,为新药研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郴州市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相关病例发病确诊过程,探讨新冠病例早发现、早报告以及病例诊断和隔离观察解除的策略依据。 方法 对该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史、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结果 利用大数据比对监测,在转送监测对象至集中场所隔离医学观察时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何某华,由此发现一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何某的5名密切接触者中有3人发病确诊(包含1名重症病例),其中重症病例黄某第7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进而确诊,密切接触者中胡某有流行病学史、血常规白细胞下降和肺炎影像学改变,但是5次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未确诊。 结论 大数据比对监测对发现传染病有积极作用;早期对有流行病学史人员单独隔离医学观察对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有重要意义;将2次核酸检测阴性作为新冠肺炎病例的排除标准和将核酸检测阳性作为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必备条件,值得探讨,这都可能放走传染源,导致新冠肺炎传播。  相似文献   
15.
赖前成  邓永花  万居易  伍长学  王波  廖斌 《山东医药》2012,52(44):35-37,109
目的通过改良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体外循环血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以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体外循环血清将细胞分为空白组:不含人血清的培养基;对照组:含正常人血清的培养基;实验组:含体外循环血清的培养基,进行缺氧复氧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凋亡率及Caspase-3均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空白组和对照组凋亡率及Caspase-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血清可诱导HK-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胞内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张英  于风旭  付勇  廖斌  王晓斌  魏继承 《山东医药》2012,52(24):22-24,103
目的通过建立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腺苷预处理和后处理对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腺苷抗心律失常的心肌保护机理。方法家兔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腺苷预处理组、腺苷后处理组,每组15只。通过结扎及放松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建立在体兔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全程心电监护并分析心律演变情况,行心律失常评分。结果无论在缺血期还是再灌注期,腺苷预处理和后处理组心律失常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心律失常评分明显下降,但是预处理和后处理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同时组织学检测亦观察到腺苷预处理及后处理后窦房结细胞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轻。结论腺苷预处理及后处理皆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去甲基化分层疗法联合复方君子汤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 例老年AML 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40 例及对照组38 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 方案行去甲基化治疗,观察组根据年龄、合并症、体力状况采用去甲基化分层疗法(不同剂量地西他滨) 联合复方君子汤治疗,以(28±4) d为1 个疗程,至少完成2 个疗程。评价2 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远期生存情况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2 个疗程后,观察组近期疗效总缓解率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甲基化分层疗法联合复方君子汤治疗可以增加老年AML 患者对去甲基化治疗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延长总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7年5-6月北京市儿童中流行的手足口病的病原。方法于2007年5、6月间采集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6份和1份病情危重的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症状而急诊收住院患儿(编号F4243,年龄9岁8个月,女性)的经气管插管呼吸道抽吸液、脑脊液及血清标本。将咽拭子和气管插管抽吸液标本接种Hep-2、MDCK和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同时设计位于肠道病毒5^+非编码区(UTR)的通用引物2对(巢式PCR)、肠道病毒71型(EV71)VPl基因不同位置的特异性引物2对半(PCR和半巢式PCR)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l6)的特异性引物1对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首先用随机引物将标本中的RNA逆转录成cDNA,然后分别用上述引物进行PCR扩增肠道病毒5^+UTR和EV71/CAl6的VPl基因片段;对EV71阳性的标本还扩增了VPl全基因,扩增产物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6例门诊就诊的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和F4243的呼吸道标本中均扩增到肠道病毒5^+UTR基因片段,有2例门诊患儿和F4243的标本中还扩增到EV71的VPl基因片段,提示该组手足口病患儿均为肠道病毒感染,其中3例为EV71感染。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有1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F4211)和F4243标本确定为EV71。所有标本接种Hep-2和MDCK细胞均未出现病变,说明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为阴性。除1份咽拭子标本(F4283)外,其余6份接种Vero细胞的标本均出现细胞病变。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和EV71特异性引物对分离到的病毒株核酸的扩增结果显示这6株病毒均为肠道病毒,其中F4211和F4243为EV71,与直接从呼吸道标本中扩增的结果相符;其余4株为CAl6。结论北京市儿童中流行的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EV71和CAl6感染有关;EV71可以在5岁以上儿童中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的屈光状态。方法对行穿通性角膜移植手术患者20例(20只眼)术后3个月行视力及散瞳验光检查。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1者11只眼,其矫正视力为0.05~1.0;术后裸眼视力≥0.2者9只眼,其矫正视力为0.6~1.2。12只眼散光度数较大,其中轴位在垂直方向8只眼。结论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可显著提高视力。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大散光,其原因可能是6点和12点位置的缝线较紧,对局部角膜产生牵拉,造成了垂直轴位的散光。  相似文献   
20.
病毒是引起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小儿肺炎中,病毒性肺炎占50%。发达国家小儿肺炎病原以病毒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细菌为主。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部分城市的卫生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在一些大城市病毒感染与发达国家近似,在农村可能以细菌病原为主。但是即使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也发生过大范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文献报道引起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