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医药卫生   25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槐花、槐米和槐叶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槐花、槐米和槐叶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槐花、槐米和槐叶中的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槐花中分离鉴定了22个化学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86.73%,从槐米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学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55.74%,从槐叶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学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66.5%。结论:有7种化合物:硬脂酸、肉豆蔻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山嵛酸和植醇是槐花、槐米和槐叶所共有的。  相似文献   
72.
广玉兰果实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广玉兰果实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广玉兰果实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广玉兰中分离鉴定了12个脂肪酸成分和4个甾醇类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90.66%.主要为油酸(23.41%)、亚油酸(22.68%)、棕榈酸(16.29%)、硬脂酸(5.69%)、9,19-环羊毛甾-24-烯-3-醇(5.31%)、(3β)-9,19-环羊毛甾-24-烯-3-醇(1.06%)、(3β)-8,24-羊毛甾二烯-3-醇(8.89%)和22,23-二氢豆甾醇(2.24%).结论:广玉兰果实中所含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是油酸和亚油酸.  相似文献   
73.
熊果酸的结构修饰物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结构修饰熊果酸,制备其衍生物以观察抗肿瘤活性。方法 对熊果酸的1、2位和3位进行氧化,制备其衍生物,并以Hela和HL-60为模型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制备了6个衍生物,其中4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熊果酸结构修饰物的活性均较熊果酸弱。结论 熊果酸经过结构修饰、改造后,生物活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4.
马兰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文艺  赵超  穆淑珍  郝小江 《中草药》2003,34(3):210-211
马兰 Kalimeris indica( L.) Sch.- Bip.为菊科马兰属植物的带根全草 ,各地又有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莲、脾草、岗边菊《粤北中草药》、大风草等称法 [1] ,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东部。我国主要在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发现。马兰味苦、辛 ,性温、寒 ,以全草或根入药。有清热解毒 ,散瘀止血 ,温肺止咳 ,散寒止痛 ,消积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 ,咳嗽 ,急性咽炎 ,扁桃体炎 ,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性肝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小儿疳积 ,肠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经不调、外用治…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了番荔枝科暗罗属植物景洪暗罗Polyalthia cheliensis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液—液分配、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硅胶柱色谱和RP—18反相柱色谱分离,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二维碳氢相关谱。结果 从其树叶干粉(6kg)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一个桉烷型倍半萜:1α—乙酰氧基对映桧醇(8mg)。结论 这是一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6.
宜昌胡颓子根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目的:分析宜昌胡颓子根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宜昌胡颓子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21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0.95%。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醇、酸、酯、烯烃和烷烃等。结论:宜昌胡颓子根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菜油甾醇(7.09%),4,6,6-三甲基-2-(3-甲基-1,3-二丙烯)-3-氧三环[5.1.0.0(2,4)]辛烷(6.67%),十七烷(4.86%),蒲公英甾醇(4.55%),5-溴-4-氧代-4,5,6,7-四氢苯并呋喃(3.94%),羽扇豆醇(3.15%),苯并[b]萘并[2,3-d]呋喃(2.26%),2,6,10,14-四甲基十六烷(2.19%),十八烷(2.11%)和Z-5-十九碳烯(2.06%)。  相似文献   
77.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锦鸡儿茎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研究锦鸡儿挥发性成分。方法:首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分析锦鸡儿茎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19个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峰面积的99.98%。结论:主要为烯烃(55.79%)和饱和烷烃类化合物(22.99%)。Z-5-十九碳烯(31.65%),8-十七碳烯(15.82%),二十八烷(9.48%),十七烷(7.66%),二十二烷(5.85%),6,9-十七碳二烯(5.15%)和十九烷(5.02%)是锦鸡儿茎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78.
李昌勤  姬志强  康文艺 《中草药》2010,41(9):1443-1444
目的研究藿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藿香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藿香茎中鉴定了10个化合物,占茎中挥发性成分的96.88%;从藿香叶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占叶中挥发性成分的98.12%;从藿香果实中鉴定了15个化合物,占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97.86%。结论对甲氧基苯丙烯是藿香茎、叶和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79.
栀子中栀子甙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茜草科植物山栀子的成熟果实中分离纯化栀子苷,并对现有的栀子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利用柱层析、重结晶从山栀子的成熟果实中进行分离纯化栀子苷。结果:分离纯化出栀子苷单体28.5 g。结论:柱层析和重结晶方法是简单、快速分离栀子苷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药用植物绵毛酸模叶蓼的组织形态进行鉴别。方法:采集原植物,对该植物进行植物学及生药学的鉴定。结果:绵毛酸模叶蓼的生药学特征明显:其叶横切面具草酸钙簇晶层,主脉维管束分为四束,粉末中有众多的草酸钙簇晶、非腺毛等特征。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绵毛酸模叶蓼的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