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2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下多囊卵巢综合征(PC()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凝血因子Ⅷ(FⅧ)、凝血因子X(FX)和D-D二聚体与对照组有何差异,以及这些指标对移植成功率、妊娠结局有无影响。方法选择30例因排卵障碍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PCOS患者,同期选择67例因输卵管因素接受IVF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标准长方案促排卵,于完全降调节日、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取卵后第3天(移植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HCY、D-D二聚体、FⅢ和FX水平。结果两组间体重指数(BMI)、移植胚胎数、移植日内膜厚度、胚胎着床率以及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C()S组平均年龄和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基础睾酮、基础雄烯二酮、LH/FSH比率、直径大于1 4 mm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完全降调节后,PCOS组除F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HCY、FⅧ、D-D二聚体以及激素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HCG日,PCOS组FX和雌二酵(E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日,PC()S组F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FX和E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72.
73.
测定3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血清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结果表明,血清XOD酶活性和血清LPO含量明显增高,而红细胞SOD及全血CAT酶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食管贲门癌患者机体内存在较严重的氧自由基损伤现象,而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黄嘌呤氧化酶系统。  相似文献   
74.
且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发生机制及氨溴索的干预作用,为COPD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新而有效的方法。方法1.基础方面: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12):①正常对照组;②低氧组;③氨溴索干预组。后2组大鼠均制成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常规方法检测肺动脉平均压,比色法检测全血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和NO的含量,并进行肺细小动脉形态测定。2.临床方面:将符合要求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氨溴索治疗组(A组,n=20),阳性对照组(B组,n=22)。健康老年人20例为正常对照组(C组)。分别于入院后的第2,8,15天抽血比色法检测全血SOD及血浆LPO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同步进行血气分析和检测血浆P-选择素的水平,半进行病情评分。结果1.基础方面:①氨溴索干预组大鼠血液和肺组织SOD和NO水平明显高于低氧组,而血液和肺组织LPO水平明显降低;②氨溴索干预组肺细小动脉管壁厚度占外径百分比和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明显比低氧组高。2.临床方面:①A、B两组治疗前的SOD、NO、LPO及血浆P-选择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②治疗7天后,A组的s0D的水平明显比B组高,而LPO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天后,A组的s0D的水平更明显比B组高,而LPO水平明显比B组低;③治疗14天后,A组患者的病情评分显著低于B组。结论慢性缺氧大鼠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存在着氧化/抗氧化失衡,氨溴索对大鼠肺血管和组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应用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及高压氧对其的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应用抽签法随机分成8组: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1,3,5 d组、高压氧+缺血再灌注1,3,5 d组,每组8只。参照Pu lsinelli四动脉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1,3,5 d组sICAM-1水平[(24.36±0.96),(27.79±1.45),(28.74±1.36)ng/m l]显著高于假手术组[(22.16±0.45)ng/m l,P<0.01]。缺血再灌注1,5 d组sE-selectin水平[(24.47±7.00),(23.44±4.62)pg/m l]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8.68±2.35)pg/m l,P<0.01]。高压氧+缺血再灌注1,3,5 d组sICAM-1水平[(23.08±0.48),(25.15±0.79),(25.49±0.82)ng/m l]显著低于同期缺血再灌注组(P<0.01)。高压氧+缺血再灌注1,5 d组sE-selectin水平[(17.59±3.60),(17.63±2.28)pg/m l]显著低于同期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行高压氧处理可有效降低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高压氧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6.
血浆 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特异性产物 ,笔者采用 ELISA方法测定单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大鼠和应用扎鲁司特治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大鼠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 ,旨在了解扎鲁司特的疗效。材料与方法1 动物 实验用大鼠均购自首都医科大学动物中心。动物级别为清洁级 ,符合国家卫生以及实验要求。大鼠皆为雄性 ,体重 1 80~ 2 5 0 g,是封闭群Wistar大鼠。2 分组 将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 0只。( 1 )第一组为 1 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 ( 2 )第二组为 1 0只单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大鼠 :将 1 0只大鼠置…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患者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 β)含量的变化 ,并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Ⅲ型前胶原 (PCⅢ )水平作为胶原代谢的标志 ,探讨TGF - β在IPF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正常对照组 8例 ,IPF组 16例 ,行支气管镜检查后取BALF并同时抽血留取血清 ,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TGF - β、PCⅢ水平及血清中TGF - β水平。 结果 :IPF组BALF中TGF - 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清中TGF - β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IPF组BALF中PCⅢ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PF组BALF中TGF - β水平与PCⅢ水平呈线性正相关 (γ =0 .79,P <0 .0 1) ;IPF组患者BALF中TGF - β水平和血清中TGF - β水平呈线性正相关 (γ =0 .77,P <0 .0 1)。 结论 :IPF患者肺内TGF - β表达水平升高 ,其变化水平与肺内成纤维细胞的活动性及胶原代谢的活动性相关 ,推测TGF - β是促进IPF患者肺内胶原代谢及肺纤维化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8.
老年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纤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107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1例)和冠造阴性组(56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55例),分别测定血清HCY、血浆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活性,并计算PAI-1/t-PA活性比值.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HCY、PAI-1、PAI-1/t-PA、VWF均明显高于冠造阴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t-P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从相关分析看,HCY与PAI-1、PAI-1/t-PA、VWF呈正相关,与t-PA呈负相关(P<0.05);诊断类型中HCY水平AMI>AP>OMI>其他(othe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血清HCY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而单支病变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其血清HCY增高的同时,纤溶活性受损;HCY与PAI-1、VWF呈正相关,与t-PA呈负相关;HCY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升高,活动病变的HCY水平高于稳定病变.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血管内皮及其细胞功能的影响和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方法:参照Jiang式染毒法制成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模型,有相应对照地、分别对中毒后即刻和次日起每日1次高压氧治疗的第1,3,7,14天后血中一氧化氮、内皮素—1和循环内皮细胞计数进行测定。结果:①一氧化碳中毒后即刻机体血中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降低,内皮素—1水平和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显著升高;②高压氧后中毒大鼠血中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回升,内皮素—1水平和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显著回降,其后上述指标均逐渐趋于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①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机体严重的血管内皮及其细胞功能损伤;②血中一氧化氮、内皮素—1和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指标的单独或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上判断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管内皮及其功能损伤程度、评估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肺气肿对大鼠外周骨骼肌生物力学、病理形态学及氧化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SD大鼠分为肺气肿组及对照组.通过向气管内滴注猪胰弹性蛋白酶将肺气肿组大鼠制作肺气肿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则于相同时间点向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于滴药后第20周时行大鼠原位腓肠肌生物力学测定,并检测肌纤维组分构成、毛细血管密度、肌细胞内脂褐素包涵体含量(LI/F)、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腓肠肌中的表达及肌肉组织匀浆中氧化代谢酶活性变化.结果 肺气肿组大鼠腓肠肌抗疲劳耐力降低,肌力半数恢复时间[(145.0±55.4)s]较对照组[(55.2±29.3)s]延长(P<0.05),I型肌纤维比例[(16.0±5.0)%]较对照组[(30.7±4.1)%]降低(P<0.05),Ⅱb/x型肌纤维比例[(27.3±4.8)%]较对照组[(11.0±3.2)%]增高(P<0.05);毛细血管密度[(513.9±71.1)n/mm2]较对照组[(578.6±59.9) n/mm2]降低(P<0.05);腓肠肌脂褐素包涵体含量(3.3±0.5)较对照组(1.7±0.4)增高(P<0.05);腓肠肌组织中内皮细胞型NOS(eNOS)表达(1.9±0.5)较对照组(3.4±0.6)降低(P<0.05),神经元型NOS(nNOS)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型NOS(iNOS)在2组大鼠腓肠肌中均未见发现.结论 肺气肿可导致大鼠外周骨骼肌生物力学、病理形态学及氧化代谢功能发生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