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垂体、下丘脑、胃、肠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的影响,探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的机理。方法: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建立80只大鼠实验性脾虚模型,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大鼠前后脑垂体、下丘脑、血、胃、肠组织中SS和β-EP的含量,并设立空线点灸对照,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模型自然恢复对照及正常健康对照,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脾虚大鼠脑垂体、血、胃、肠组织中的SS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健康对照,P<0.01;下丘脑的SS含量则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健康对照,P<0.01。胃、肠组织中的β-EP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健康对照,P<0.01;垂体、下丘脑和血浆中的β-EP含量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健康对照,P<0.01。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脑垂体、血、胃、肠组织中的SS含量下降,下丘脑的SS含量上升;胃、肠β-EP含量下降,垂体、下丘脑和血浆β-EP含量上升,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脑垂体、下丘脑、胃、肠SS和β-EP有双向调整作用,推论其治疗机理与此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褐苞薯蓣的降血糖作用。方法:用四氧嘧啶、肾上腺素腹腔注射造成小鼠高血糖模型,用血糖测定试剂盒(GOD—POD法)测血清葡萄糖含量。结果:褐苞薯蓣预防或治疗给药均能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并能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和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值。结论:褐苞薯蓣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广西康复医学资源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我区康复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方法采用《全国康复医学资源调查表》以信函方式邮寄到全区14个市及其所辖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专科医院和中医康复科,以及全区各级医学院校,对函调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广西综合医院在康复学科建设、管理、科研、早期临床介入、教育推广等各方面需求迫切。结论完善康复医学科的管理,加强学科建设和康复医学知识的普及,提高人员素质、重视人才培养,建立规范化康复医学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4.
白花蛇舌草60g 半枝莲60g 叶下珠30g 龙葵30g 夏枯草30g 三七20g 浙贝母15g 莪术15g 当归12g 党参20g 北芪20~30g 山药15g 甘草6g  相似文献   
55.
21世纪民族医药发展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及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总结积累起来的共同财富 ,它包括我国 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建国以来 ,随着民族工作的开展 ,民族医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我国对民族医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民族医药事业欣欣向荣 ,方兴未艾。下面就我国民族医药的发展现状 ,民族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新世纪发展民族医药的机遇和挑战 ,以及 2 1世纪民族医药发展的思路这 4个方面略陈管见。1 民族医药的发展现状民族医药历经千百年而得到保存 ,而且在科学技术迅速…  相似文献   
56.
壮医内科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定义和研究范围 壮医内科学(壮语:Cang'yih neigohyoz)是根据壮医对内科疾病的认识,运用壮医理论来阐释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探讨壮医内科证治规律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57.
壮医特色针挑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壮医特色针挑疗法是用一种特制针或大号缝衣针,根据患者病症选择体表上有关部位或穴位(网结),运用不同手法,挑破浅层皮肤异点或挑出皮下纤维,进行治病的一种简便疗法[1]。此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使用甚广的一种古老治病方法,具有取材容易、施治方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8.
庞声航 《内科》2007,2(1):2-3
考古及大量的调查资料业已证实,壮医药已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壮医药只能以口耳相授的方式在壮族民间流传,缺乏文字上记载,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近10多年来,壮医基础理论的发掘整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壮医临床理论的整理却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200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同意《壮医内科学的发掘整理研究》项目立项,以加强壮医临床理论的研究。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国壮医内科学》的编撰列为全国民族医药理论文献整理项目之一。通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SARS流行期间广西贵港市少数民族地区不同人群的心理状况,为发生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有的放矢做好心理应对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贵港不同人群1860名人员进行调查。数据结果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SARS疫情流行期间,贵港疫区不同群体对SARS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认知率不同群体间存在有差异。SARS疫情出现后,不同群体的心理状况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女性群体、中青年群体、汉族群体,高学历群体,干部职业群体心理变化较明显。结论广西贵港少数民族地区面对SARS疫情,学历、职业、年龄、民族以及SARS的认知率等是影响SARS流行期人群心理卫生状况的重要因素。提示有针对性地加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群体的心理素质,建立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同一地点不同采集时间土垅大白蚁菌圃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日立L-8800型全自动氨 基酸分析仪,测定6个不同采集时间土垅大白蚁菌圃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6个样品均含有17-18 种总氨基酸、16-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总氨基酸或游离氨基酸总量在7.51%-8.52%或238.0-588.1 mg/100 g。 结论 同一地点不同采集时间的土垅大白蚁菌圃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且其总氨基酸含量差异变化不大,但游离氨 基酸的含量除8月份采集的较高外,各样品含量变化也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