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参皂甙对去卵巢大鼠骨质丢失的防治作用(英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GSL)对去卵巢大鼠所致骨丢失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术,体内双荧光标记法,胫骨上段硬组织包埋切片,全自动图象分析及松质骨形态计量学软件处理,观察药物对骨形态计量参数的影响。结果:大鼠去卵巢10周后骨量丢失(-75%,P<0.01)伴随破骨细胞活性、骨形成率及骨转换率明显增加。GSL 100和300mg·kg~(-1)·d~(-1)均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68%,-70%,P<0.01),低剂量组略增加骨形成和骨转换率( 32%, 15%,P>0.05vs OVX)。高剂量组则略抑制骨形成及骨转换率(-30%,-33%vsOVX,P>0.05),并增加骨量( 56%,P<0.01vsOVX),部份预防骨丢失。17α-乙炔基雌二醇100μg·kg~(-1)·d~(-1)抑制骨吸收和骨转换率(-45%,-45%vs OVX,P<0.05),增加骨量( 162%vs OVX,P<0.01),预防骨丢失。结论:人参皂甙对去卵巢所致高转换型骨丢失有预防作用,与其抑制骨吸收和轻度抑制骨转换率有关。其低剂量增加骨形成。人参皂甙抑制骨转换率和预防骨丢失作用比17α-乙炔基雌二醇弱。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探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可否造成小鼠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并探讨该类型骨质疏松骨生物力学的改变,探讨复方丹参合剂(DSC)对长期脂肪乳剂灌胃造成的小鼠高脂血症及骨质疏松是否有防治作用.方法 SPF级2月龄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2)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1组为普通饲料对照组.2组为脂肪乳剂组(脂肪乳剂10 ml/kg灌胃,共8周),3组为辛伐他汀组(脂肪乳剂 辛伐他汀组),4组复方丹参低剂量(DSC-L)组(脂肪乳剂 DSC-L组),5组复方丹参高剂量(DSC-H)组(脂肪乳剂 DSC-H组).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TC、TG和HDL-c含量;左侧股骨用于骨羟脯氨酸、钙、磷的测定;右侧股骨用于骨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与普通饲料组相比脂肪乳剂组小鼠的TC、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明显升高(P<0.01),HDL-c降低(P<0.01),TG无明显差异.脂肪乳剂组小鼠骨羟脯氨酸(Hyp)比值、骨Ca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三点弯曲实验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和断裂载荷降低(P<0.05).与脂肪乳剂组比较,DSC组小鼠AI降低(P<0.01),但还没达到正常组的水平,HDL-e明显升高(P<0.01),低、高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SC低、高剂量组骨Hyp比值、骨有机质比值均上升(P<0.05),与普通饲料组水平接近,但两治疗组间无差异;DSC高剂量组断裂载荷升高(P<0.05),但与普通饲料组仍有较大差异.结论 脂肪乳剂长期灌胃可引起小鼠出现TC升高、HDL-c降低为特征的脂质代谢紊乱,并伴有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症,复方丹参合剂可提高长期脂肪乳剂灌胃的小鼠血清FIDL-c,对高脂血症所致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序列消化分离培养法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在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碱性磷酸酶染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鉴定成骨细胞,观察卡托普利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含量、钙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卡托普利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实验中最佳作用浓度是10^-11 mol/L,最佳作用时间是24h。卡托普利促进成骨细胞表达碱性磷酸酶,实验是最佳作用浓度是10^-11 mol/L,最佳作用时间是3d。卡托普利降低成骨细胞上清液中钙含量,对细胞内差劲脯氨酸的含量没有影响。结论 卡托普利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促进碱性磷酸酶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85.
86.
甘草酸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及骨丢失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甘草酸对肝纤维化小鼠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体积分数为 4 0 %的CCl4花生油皮sc 5wk致小鼠肝纤维化 ,观察与肝损伤相关的各种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切片结果以及测定小鼠右股骨的骨Ca2 + 量和其他骨微量元素以及骨羟脯胺酸的含量。结果 单用CCl4小鼠呈现典型的慢性肝损伤后肝纤维化的改变 ,骨重量和骨钙总量及骨羟脯胺酸的含量减少 (P <0 0 5 ) ,而甘草酸治疗组有明显的护肝及对抗骨丢失作用。结论 甘草酸在所用的剂量下对肝纤维化及骨丢失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皂苷(GS)和17α-炔雌醇(EE)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大鼠双侧卵巢去除术后预防用药10周。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并观察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指数。结果EE 300 μg·kg-1·d-1可完全对抗去卵巢大鼠体重增加、血清总胆固醇增加、骨转换率增高和骨量丢失。EE 100 μg·kg-1·d-1对骨量丢失有部分对抗作用。GS 300 μg·kg-1·d-1对骨量的效应与EE 100 μg·kg-1·d-1效应相似。低剂量GS和EE联合用药效应超过两者单独应用。结论GS和EE低剂量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骨量增加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8.
甘草酸对小鼠肝纤维化性骨丢失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慢性肝病患者常常伴有骨质的丢失,因此探讨预防此种骨丢失对防治此类患者的骨质疏松极有意义。目的:研究甘草酸对肝纤维化小鼠骨丢失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的实验动物中心、中心实验室和药理研究室材料:本实验于2001—01/2001—09进行,选择普通级PcR小鼠40只,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0~22g,雌雄各半,按质量对等原则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组和甘草酸组,每组10只。方法:除对照组外,模型组、秋水仙组和甘草酸组均予.400g/L四氯化碳花生油皮下注射5周致小鼠肝纤维化,然后分别应用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10mL/kg、秋水仙溶液0.1g/kg和甘草酸溶液0.1mg/kg进行防治.实验结束时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与肝损伤相关的各种生化指标,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变化以及测定股骨的骨钙(Ca^2+)量和其他骨微量元素以及骨羟脯胺酸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甘草酸对各组小鼠肝损伤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②甘草酸对各组小鼠肝脏病理改变的的影响;③甘草酸对各组小鼠骨质的影响;④甘草酸对各组小鼠骨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秋水仙组和甘草酸组小鼠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比模型组低(P&;lt;0.01);模型组的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值比秋水仙组和甘草酸组低(P&;lt;0.01,P&;lt;0.05);秋水仙组和甘草酸组的骨钙含量低于对照组(P&;lt;0.05),但比模型组高(P&;lt;0.05);模型组右股骨单位骨重铜、镁和锌的含量均比对照组高(P&;lt;0.01),而甘草酸组的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甘草酸组小鼠肝脏病理改变明显比模型组轻(P&;lt;0.01),VG染色可见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比模型组轻(P&;lt;0.01)。结论:甘草酸提取液能诱导肝药酶,增强肝脏解毒作用;保护肝脏,维持蛋白代谢水平;维持骨的正常的代谢,促进骨Ca^2+和骨羟脯氨酸以及骨微量元素的平衡,防治骨丢失。  相似文献   
89.
用肝素化家兔作药动学研究对象测定水杨醚钠的药动学参数,并与非肝素此家兔比较,结果发现两组结果相似,无显著性差别。提示动物经肝素化后可用于水杨酸钠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0.
研究粉防己碱(Tet)和蝙蝠葛碱(Dan)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和人红白细胞白血病K562增长的影响,并与维拉帕米(Ver)和三氟拉嗪(TFP)比较。结果Tet和Dau对HL-60和K562的增长有很强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3.0,4.4mg·L-1和3.3,5.6mg·L-1;Tet还抑制HL-60细胞的分裂相。同样条件下Ver和TFP对HL-60和K562也有抑制作用,但较前两者为弱。Tet和Dan为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已被阐明有Ca2+拮抗剂和CaM抑制剂活性,提示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此有关,并有可能代替常用的Ca2+拮抗剂Ver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