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6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视网膜裂孔周围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局部外垫压治疗有牵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有牵引RRD患者40例(40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凝、不放液、巩膜外垫压后,显微镜直视下行单通道孔周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切割空间处注C3F8结合体位行内顶压;对照组行常规扣带术.结果 术后1个月,实验组视网膜治愈率达100%,对照组治愈率达80%(P<0.001);实验组术后视力均在0.15以上,1例最佳视力达1.0;随访6个月实验组治愈率95%,对照组治愈率60%(P<0.001).结论 对裂孔位于4点和8点水平以上、赤道部周围,尤其瓣缘有明显卷边、瓣周有明显玻璃体牵引的RRD患者,首选孔周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和外垫压手术,有利于一次性复位视网膜,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32.
毛苞瓜叶乌头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毛苞瓜叶乌头根中的生物碱化学成分.方法 酸提碱沉提取总碱,硅胶层析法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到6个已知的去用二萜生物碱,分别为滇乌碱(yunaconitine)、塔拉萨敏(talasamine)、瓜乌定(hemsleyadine)、拳乌宁乙(circinanine B)、黄草乌碱丁(schaconitine)和senbusine A.结论 应用光谱法和与已知物TLC对照的方法鉴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25例,其中经颈前入路手术者16例,颈后路手术者6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者3例。术前及术后1~2年分别应用JOA17评分法及影像学评估法进行评估,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在前路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一过性加重,分别于术后4周和12周内恢复。25例患者术前评分平均为(8.00±1.50)分(最低5分,最高11分),术后2年评分平均为(14.24±1.42)分(最低9分,最高16分),平均提高6.24分。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69.80%±12.28%,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效果明显。术后复查MRI影像学资料显示,本组患者脊髓和神经根减压充分,前路植骨平均术后3个月骨性愈合。结论OPLL经颈前路手术可直接切除致压物,减压彻底,钛板固定可靠,手术效果良好,但手术风险及合并症高于后路手术。联合入路可降低手术风险。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手术全程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应用RNAi技术探讨靶向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抗原反式转录激活因子(C Ⅱ TA)的shRNA质粒载体抑制大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C)表面MHC-Ⅱ类抗原表达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源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抗原MHC-Ⅱ、OX-62表达情况;体外合成针对C Ⅱ TA mRNA序列特异性C Ⅱ TA shRNA并构建质粒,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转染D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MHC-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经体外培养DC可用于后续反应,体外构建质粒成功;(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 Ⅱ TA-shRNA质粒组中DC转染后MHC-Ⅱ的抗原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利用C Ⅱ TA shRNA质粒载体沉默C Ⅱ TA基因从而下调MHC-Ⅱ的表达的策略是可行的,为降低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5.
卵巢良性肿瘤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3~2006年间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0例(阴式、腹腔镜、开腹手术各20例),对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病率少.结论: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很好的一种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36.
非pH依赖性苦参碱缓释微丸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苦参碱缓释微丸。方法溶液上药法(流化床底喷装置)制备苦参碱微丸,分别选用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及两者同时应用作为包衣材料,采用自制微型流化床进行包衣,分别考察其体外释放度。结果单独使用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作控释膜的苦参碱微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释药行为相差较大;而采用适当比例的乙基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双层包衣苦参碱微丸在不同pH条件下有相似的释药曲线,体外释放曲线较符合Weibull分布函数。结论苦参碱双层包衣微丸体外释放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释药不受pH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卵巢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仅为20%-30%。目前认为主要问题是缺乏成功的治疗手段。先期的手术治疗和化疗没有提高生存率,尽管初治患者缓解率很高,多数卵巢癌患者仍会复发。原因是化疗过程中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导致了患者预后不良,现就近年来卵巢癌细胞耐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8.
卵巢癌患者诊断时约75%已是晚期(Ⅲ、Ⅳ期),5年存活率只有15%~20%,约85%以上的卵巢癌患者最终会复发。因此,早期发现肿瘤复发病灶对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及早期进行二线治疗非常重要。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建议对卵巢恶性肿瘤治疗后的监测项目包括:身体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影  相似文献   
39.
山东临沂不同加工方法丹参饮片中原儿茶醛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海  谭鹏  宋磊  张欣  姜虹玉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1):1825-1826
丹参是40种大宗常用中药之一,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山东临沂地区从1971年开始引种丹参,现已成为山东丹参的重要产地和种苗输出地。丹参加工中有“忌水洗”的经验[1]。种植丹参根头粗大,干燥后黏附大量泥沙,切片时不易去除,费工费事,难以净制,大量水洗,极易造成内在成分的损失。丹参产地加工成饮片有减少药效损失、节省能源、加快饮片上市时间等优势。但由于长期传统习惯的影响,现在丹参仍在秋冬季产地采收后晒干,以药材的形式进入....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缩宫素受体(0T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情况及与痛经的关系。方法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EM患者3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30例在位子宫内膜以及30例非EM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比较不同组织中OT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的差异,以及与痛经的关系。结果OTR在EM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在EM组在位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OTR在EM组痛经者的表达高于非痛经者(P〈0.05)。结论EM患者OTR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EM发病机制,而且可能与EM的痛经有关,对OTR的深入研究将为EM痛经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