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脑血管意外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大约30%~50%的中风患者发生吞咽困难.我们采用廉泉深刺治疗本病68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皆为我院康复科2002年-2004年住院患者,共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31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21天.  相似文献   
42.
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药物组各40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及病人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40例,痊愈27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药物组40例,痊愈8例,显效1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50%,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在病人满意度调查方面,实验组和药物组经治疗后都有明显提高(P〈01),而实验组更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电针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有比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正>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文献[1]报道,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0%~50%。吞咽障碍可造成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康复中心针对早期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康复中心收住的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  相似文献   
44.
经筋排刺治疗中风后肩痛7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后肩痛是中风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6年来,笔者采用经筋排刺法治疗治疗本症79例,获效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5.
中风后尿失禁是中风后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其不仅仅带来护理的难度、医疗费用的增加,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并易使患者产生悲观情绪,从而影响其肢体功能的康复进程。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且费用低廉,简单易行。现将近十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6.
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并评价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40例和口服克罗米芬对照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排卵结果、宫颈黏液评分、流产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针灸方法和用克罗米芬口服排卵,都有较高的排卵效果,针灸促排卵的流产率低于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7.
卒中后吞咽困难(PSD)是一种由双侧大脑半球或脑干部病变引起的以食物下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重以及脑卒中发病的年轻化,脑卒中患者逐年增多。资料表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可高达65%[3]。吞咽是人类正常进食的重要步骤,吞咽困难涉及人类生存基本需求——进食饮水问题,其严重的并发症可见有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水和电解质紊乱等,极大影响了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4]。针刺是提高西医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理想有效途径之一,尤其对吞咽困难疗效甚佳。通过取相应头部刺激区可直接刺激双侧大脑皮层脑干束反射性刺激延髓麻痹部位,并能迅速建立起脑血管的侧枝循环,促进损伤部的血流量增加,激活损伤的舌大脑功能。针刺舌体局部,可使针感向舌根部传导,反射性兴奋低级与高级中枢,使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5-6]。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针灸治疗PSD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处理,总结临床选穴规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十字灸联合西药治疗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十字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最大逼尿肌压力(MDP)、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及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过程,2组均剔除2例,对照组、试验组各完成研究49例。试验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9.59%(P<0.05)。治疗4周后,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MDP、ALPP、MUCP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尿动力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字灸联合西药治疗绝经...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电热针联合西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急性尿潴留(AU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BPH合并AU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非那雄胺片和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热针治疗,2组均治疗10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及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拔管成功率。结果:治疗后,2组IPSS均较治疗前降低,前列腺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PSS低于对照组,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尿管拔管成功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针联合西药治疗BPH合并AUR,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导尿管拔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0.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常见的中老年退行性疾病,数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关节炎患病率可达60% ~65%,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肥胖人群的增多,其患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膝关节炎的治疗手段众多,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