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训练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心内科就诊的老年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病人,随机分为运动组与对照组。2组均参照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给予药物治疗,运动组在此基础上以50%~70%峰值摄氧量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并进行核心肌群的抗阻训练,每周3次,共6个月。观察2组在运动训练前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心理评测[9项病例健康问卷(PHQ-9)、7项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运动训练前2组病人的各项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训练6个月后,运动组运动时间(exercise duration,ED)、最大运动当量(mets-max)、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erobic threshold,A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比值(E/E’)、每搏输出量(SV)、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P0. 05)。运动组PHQ-9、GAD-7评分在治疗后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增加运动训练可明显提高老年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在不同氧(O2)环境下对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RECs)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及NO的影响。方法在正常O2及缺O2环境下,采用不同生理浓度(10-12、10-10、10-8mol/L)的17β-E2及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处理培养的BRECs。采用RT-PCR检测eNOS mRNA,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结果①低O2条件下BRECs的eNOS mRNA、NO表达较正常O2条件下明显增多(P<0.05)。②正常O2及低O2条件下,不同生理浓度17β-E2作用24 h后,17β-E2均呈浓度依赖性促进BRECs的eNOS mRNA、NO表达(P<0.05);10-8mol/L 17β-E2作用8、24 h,eNOS mRNA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多(P<0.05)。结论生理浓度的17β-E2使BRECs的eNOS mRNA、NO表达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增加。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虹膜识别定位非球面切削模式LASIK治疗近视散光对术眼角膜非球面形态和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近视性散光眼患者97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98眼)采用非球面模式切削LASIK治疗,对照组(48例96眼)采用传统palnoscan模式LASIK治疗,两组均在虹膜识别定位下进行准分子切削。采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屈光度、角膜屈光力(K值)、角膜非球面指数(Q值)和波前像差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球镜度、柱镜度、瞳孔直径6.0 mm时的总体波前像差均方根值(WFRMS)、高阶像差均方根值(HOARMS)、四阶球差均方根值(4thSRMS)与术前相比,P均<0.01;实验组瞳孔直径6.0 mm时的HOARMS、4thSRMS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与标准LASIK相比,虹膜识别定位下非球面切削模式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对术眼角膜非球面形态、四阶球差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4.
目的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在原发性面肌痉挛(EHFS)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6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行MRTA检查,了解责任血管的来源及走向。结果 36例共72侧面神经,MRTA检查发现非症状侧血管压迫或接触4例,阳性率11%,而症状侧血管压迫或接触27例,阳性率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管明确接触或压迫面神经征象与临床发生EHFS症状之间有密切关系,对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有重要的术前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5.
季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0):1751-1754
目的 分析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患者的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所有患者于受伤后1h~7天内行MRI或CT检查.结果 CT和MR成像50例关节积脂血症患者均有关节内骨折,关节积脂血症CT和MRI表现为关节囊内单液-液平面或双液-液平面.其中36例表现为单液-液平面积液征象,14例表现为双液-液平面积液征象.单液-液平面及双液-液平面的不同成份在CT和MRI上密度和信号不同,但上层均为脂肪.结论 关节积脂血症在CT和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可做出明确诊断,关节积脂血症均与关节内骨折并存,可作为关节内骨折的可靠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颌面部外伤伴眼眶骨折的86例患者的86只眼CT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眼眶骨折以眶内壁、眶外壁骨折构成比最多,且以单壁为主,86只眼中发生单壁骨折77例(89.54%),双壁骨折8例(9.30%),三壁骨折1例(1.16%).结论:CT扫描对眼眶骨折的类型诊断与眼眶内容物的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7.
胃双对比造影对胃窦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可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但多发于胃窦部。现将1995~2003年收集经手术病理或胃镜证实的33例胃窦癌,就其胃双对比造影表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序列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价值。赘料与方法对35例结石、胰头癌、胆管癌、壶腹癌及炎性狭窄等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术前MR检查,结合手术,回顾性评价MR多序列技术的定性及定位诊断。结果(1)定位诊断:对结石梗阻部位显示率为100%,对其他梗阻部位显示正确率为78%;(2)定性诊断:术前诊断结石正确率为100%,恶性占位正确率为89%。结论MR多序列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疾病定位诊断准确,联合运用MR多序列技术对恶性占位定性诊断特异性较高,对肿瘤部位诊断结合其他辅助诊断方法会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对云南昆明地区引种的陕西商洛丹参产量、外观质量及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评价,为正品丹参在云南引种栽培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方法对引种商洛丹参、云南野生丹参、对照原产地商洛丹参的农艺性状、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云南昆明引种商洛丹参,根条粗壮、匀长,表面呈红棕色,断面较平整,气微,味微苦涩,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丹参药材性状描述之要求;昆明直播2年生和分根1年生丹参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大幅高于《药典》要求;昆明直播2年生和分根1年生丹参脂溶性成分和总丹参酮接近对照陕西商洛分根1年生丹参,丹酚酸B和水溶性总酚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陕西商洛分根1年生丹参;昆明野生滇丹参除二氢丹参酮、迷迭香酸、丹参素含量略高于引种和原产地丹参外,其他成分含量均较低,达不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结论:综合比较云南引种丹参与云南野生滇丹参、对照原产地陕西商洛丹参外观质量性状及内在品质,正品丹参适合在云南昆明地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70.
LASIK治疗近视术后影响角膜非球面指数变化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会改变角膜的非球面形态,进而对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手术治疗参数,如切削深度、治疗光区直径如何影响角膜非球面形态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 目的 探讨LASIK治疗近视术中所需切削深度及治疗光区直径大小等手术参数对角膜非球面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3-7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飞秒制瓣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89例175眼,术前等效球镜度为(-5.93±1.98)D,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1.0.采用Orbscan-IIz角膜地形图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角膜中央6.0 mm区非球面指数(Q值),记录每例手术治疗光区直径和切削深度,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手术前后术眼的视力和等效球镜变化,采用多元逐级回归分析法探讨切削深度和治疗光区直径与LASIK手术前后Q值变化的关系. 结果 所有术眼的术前平均球镜度为(-5.57±1.89)D,柱镜度(-0.71 ±0.55)D,等效球镜度为(-5.93±1.98)D;术后6个月的平均球镜度为(-0.25±0.30)D.平均柱镜度为(-0.14±0.22)D,平均等效球镜度为(-0.32±0.37)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39、-23.91、-35.18,均P<0.01).术眼术前和术后6个月角膜中央6.0mm区域Q值分别为-0.13±0.09(-0.47~0.08)和1.09±0.54(0.22~2.51),术后Q值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7,P<0.01).所有术眼手术切削深度平均为(95±28) μm;治疗光区直径平均为(6.32±0.26) mm.切削深度和治疗光区直径对术后Q值变化量(△Q)的多元回归公式为AQ=1.517+0.015&#215;切削深度-0.3&#215;治疗光区直径,切削深度与△Q呈线性正相关(β=0.803),而治疗光区直径与△Q呈线性负相关(β=-0.149).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术后角膜Q值有正性增大趋势,增加手术的切削深度和减小治疗光区直径可导致角膜Q值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