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补肾通络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RA患者分为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络丸)5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及甲氨蝶呤片)50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并对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晨僵、握力等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等级、晨僵时间、两手平均握力、15m步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ESR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并优于昔布胶囊及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12.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其病因错综复杂,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还是饮食劳倦等均可引起。湖北省名中医赵和平主任医师临证30余载,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跟师学习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眩晕常用八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药是临床常用的配伍形式,也常是方剂的核心,多能相伍以增效。唐祖宣国医大师临床擅用仲景对药治疗各种风湿类疾病,或寒热并用,或表里兼治,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唐老应用附子配地黄、附子配知母、乌头配麻黄、防己配防风、防己配黄芪及芍药配甘草等常用对药治疗风湿病的经验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气胎治验     
段××,女,35岁,农民,1992年4月16日初诊。腹胀大已10余年,加重三个月。患者10年前某日因为与人角吵,气愤异常,数日后即见腹部胀大,渐成此疾。轻时仅见腹部胀大,重时全身肿胀,腹大如妊娠八九个月辗转治疗数载,未见好转,因腹大难看且无合体衣服,终日不愿见人,痛苦殊甚。诊见:全身肿胀,腹胀大如妊娠八九个月,按之皮肤随手而起,无压痛,面红目赤,头目两胁胀痛,心悸气短,悲伤欲哭,喜叹息,不欲食,颇欲吐,口干苦,小便少而涩,经  相似文献   
15.
孟彪 《陕西中医》2011,32(3):322-323
<正>赵和平主任医师,是湖北省知名中医,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风湿病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载,在诊治风湿病方面经验丰富,现择其部分验案介绍如下。1风湿性关节炎孙某,女,45岁。2007年3月12日初诊。两膝关节肿痛3月余,伴低热。患者3个月  相似文献   
16.
赵和平老师是湖北省名中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载,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多年,目睹其从肝辨治脏躁、喉痒咳嗽、阳痿、失眠、面肌痉挛等疾病,每获良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脏躁脏躁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文曰:"妇人脏  相似文献   
17.
论述赵和平教授辨治痹证之法。包括温阳散寒、清热利湿、清热解毒、寒温并用、健脾化湿、益气养血、养阴通络、活血通络、补肾化痰逐瘀、虫蚁搜剔等,并列举其常用方药。  相似文献   
18.
孟彪  高立珍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75-1076
<正>赵和平系湖北省名中医、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风湿病研究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跟师学习多年,受益良多。赵师认为肝肾精血亏虚是导致足跟痛的内因,受寒、劳损、扭伤等为诱发因素,痰瘀互结是导致足跟痛难愈的根源。外治法直接作用于局部,取效较快,但效果短暂,内治法调理脏腑功能,调畅气血,虽取效较缓,但见效后比较持久,内外  相似文献   
19.
高立珍  孟彪 《河南中医》2016,(3):404-405
赵和平老师认为泌尿系结石急性发作期多属实证,以湿热蕴结,气滞不利,瘀血阻滞为主,久病多为虚实挟杂,其虚主要责之脾肾亏虚,在治疗上常采用清热利湿、理气行滞、活血逐瘀、补肾健脾等法。赵师认为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有一定疗效,尽管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药均有溶石、排石作用,但如果不加辨证,仅靠这些药物也常难取效。以上几法临床比较常用,但也不可刻舟求剑,有时可诸法并用,取效的关键还在于辨证准确,用药有力度。  相似文献   
20.
针灸随笔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余曾治一女,50岁。右侧风池、肩井、天宗、臂臑等处疼痛数载,久治不愈。余用辨证取穴、对应点取穴、眼针疗法及刺络放血,诸法尽施,仍毫无寸功。因思:“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遂灸其患处,灸后痛减,共灸5次竟愈。故凡畏针、针感不显及久针不效者,均宜灸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