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益肾蠲痹丸治疗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益肾蠲痹丸主要由补肾培本、温阳壮督的熟地黄、仙灵脾、全当归、鹿衔草等草木之品及钻透剔邪、散瘀涤痰之全蝎、蜈蚣、蜂房、地鳖虫等虫类药物组成,具有标本兼顾,攻补并施,起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的功效.为了观察益肾蠲痹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作者2002年8月~2003年8月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将10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治疗;治疗组75例,在应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痛风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和治疗前后血尿酸及血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7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中西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3.
肿瘤分期是决定患者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一次PET-MRI全身显像可提供全身各器官有无转移的信息,有利于对多种肿瘤进行精确的临床分期。以诊断淋巴结转移为例,MRI可将增大的淋巴结(直径>1厘米)视为转移,其中不乏由于慢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结增大,或将已受到肿瘤组织侵及的正常大小的淋巴结误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与单纯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32例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与对照组(116例),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两组每天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2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6.
采用清华大学“考试焦虑调查表”对我院一,二,三,四年级共405名大学生考试焦虑特点进行了测查。4个年级学生考试焦虑轻,中,重的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一,四两个年级焦虑程序轻于二,三两个年级;女生考试焦虑检出率大于男生。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我们采用鼻针治疗急性腰扭伤300例,疗效颇为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0例,男218例,女82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8岁,其中40岁以下262例,40岁以上38例;病程最短1d,最长7d,其中3d以内254例,3d以上46例。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所起作用的分析,表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的新形势下,心理咨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Ⅱ型肺泡表细胞表面抗原(KL-6)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次,2次/d;和口服环磷酰胺片,100 mg/次,1次/隔日;和泼尼松龙片,30 mg/次,1次/d,晨服,起效后按规律减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通痹方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进行治疗前后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及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包括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肺活量(FEV_1),每分钟肺泡最大通气量(MVV)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P)等指标;检测治疗前后MMP-9,MMP-1,TGF-β1和K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RCT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LC,FVC,FEV1%,MVV和DLCP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MP-9,TGF-β+1和K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M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益气养阴通痹方能下降HRCT评分,减小肺间质病变的面积和程度,并能改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的MMP-9,TGF-β+1,KL-6和MMP-1等纤维化调节因子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萆薢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疗效及其对血沉(ESR),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0.6 g/次,2次/d;观察组口服萆薢汤加减,1剂/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AS2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健康评估问卷(HAQ)和中医辨证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评分量表(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ESR,UA,CRP和SOD变化;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P0.05);观察组DAS28,ODI,HAQ和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血清指标ESR,UA,CRP和SO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损伤、口腔溃疡、皮炎、单纯疱疹、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比较,观察组(7.8%)低于对照组(20.4%)(P0.05)。结论:在甲氨蝶呤片治疗基础上,口服萆薢汤加减可有效改善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症状,ESR,UA,CRP和SOD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