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背景:第4代金属-金属表面髋关节假体在临床已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其与普通假体的疗效缺乏对照性研究。 目的:比较第4代金属-金属表面髋关节假体与普通假体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者62例67 髋,表髋组30例32髋采用Depuy公司生产的第4代金属-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普通组32例35髋采用施乐辉公司生产的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假体。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1.5年随访,表髋组和普通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髋组髋关节总体活动提高度数高于普通组(P < 0.05);与普通组相比,表髋组对股骨偏距及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较小(P < 0.05),但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大(P < 0.05)。提示金属-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年轻及活动量较大的患者早期随访结果较好,置换后获得了较好的髋关节功能并恢复其生物力学,保留了骨量。但与金属-聚乙烯假体比较,金属-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的操作难度大、手术创伤大、操作时间长。  关键词:金属-金属;金属-聚乙烯;髋关节假体;置换;关节成形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9.007  相似文献   
72.
兔骨性关节炎模型构建及早中晚期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传统的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因复制时间长、稳定性差、成功率差异大且对骨性关节炎的病程未加详细分析从而限制了其应用.目的:以改良的Hulth造模方式观察膝骨性关节炎不同时期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界定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分期.方法:无菌条件下暴露兔膝关节内侧纵切口长约2 cm,显露膝关节,然后切断前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完整切除内侧半月板,保留关节软骨面.术后不固定伤肢,自由活动,术后1周内均给予80万单位青霉紊预防感染.30 min/d分2次驱赶,连续12周.以不做任何处理兔膝关节为正常对照.造模后4,6,8,10,12周时Mankin评分及电镜、光镜观察股骨内髁的病理特点.结果与结论:模型组4,6周可见早期骨关节炎的改变,表现为滑膜充血增生,关节渗出增多,软骨表层不平整,基质染色轻染,Mankin评分为3.5~3.8分;8周可见骨关节炎中期改变,表现为滑膜增生明显,滑液少,软骨裂隙形成达表层,软骨细胞排列紊,基质染色不均,Mankin评分为8~9分;12周可见骨关节炎晚期改变,表现为滑膜严重结节样增生滑液少而浑浊,骨赘形成严重,软骨下骨暴露,软骨细胞减少,基质染色大部分失染,Mankin评分为12~14分.电镜下观察结果与组织学观察结果相符.结果提示以改良hulth法制作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6周为早期改变,8周为中期,12周为晚期,此模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从早期的代偿性增生到失代偿后软骨细胞和基质减少,软骨变软到剥脱缺失为特点的晚期改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伤科黑药膏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以伤科黑药膏于患处熨敷,对照组43例用双氯芬酸钠乳膏涂擦患处。在治疗后第2、第4周对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关节炎影响指数和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4周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7%,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周症状、体征、关节炎影响指数以及单症状、单体征等积分自身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黑药膏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双氯芬酸钠乳膏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4.
临床髋膝同置换1例探讨.  相似文献   
75.
冷盐水液压扩张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勇  孟庆才 《中医正骨》1996,8(4):32-32
冷盐水液压扩张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乌鲁木齐830000)卢勇,孟庆才主题词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物理疗法,生理盐水/治疗应用,病理报告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骨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自1990~1991年,我们采用冷盐水关...  相似文献   
76.
细胞信号系统实际上是外界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过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Sutherland及Rail发现了环磷腺苷(cAMP)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并据此提出了第二信使学说而获得了1971年生理与医学诺贝尔奖。几乎在同一年代美国华盛顿大学的Kerbs及Fisher阐明了蛋白质磷酸化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建立了以cAMP为基础的第二信使系统,并进一步证实,蛋白质可逆性磷酸化普遍存在于细胞内其他信号传递系统,因而获得了1992年生理与医学诺贝尔奖,成为细胞信号研究史上的另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77.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是由于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即P细胞)兴奋降低和(或)兴奋传出异常,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电图常以窦缓(40~50/min)、窦停(R-R间期>2.5秒)、窦房阻滞、双结病变和慢快综合征等形式表现。早期药物治疗不满意,中晚期常采用心脏起搏的方法治疗。我院1988年3月~2000年2月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采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心先安)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食管电生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4例病窦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86例患者,男58例,女28例;年龄25~68(平均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整颈三步九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5例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简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整颈三步九法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即时分别采用眩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眩晕障碍评分量表(DH)I评分观察眩晕改善情况,治疗后2月随访时行门诊最后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治疗后2月VAS评分、DHI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整颈三步九法推拿较常规推拿手法更能有效地减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的症状,缓解患者由眩晕导致的功能障碍,提高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9.
背景:建立一种经济、快捷、切实可行的软骨细胞分离培养体系对于软骨体外实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与改进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新生1周龄SD雄性大鼠双侧髋及膝关节软骨,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软骨细胞并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及鉴定.结果与结论: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12 h后开始贴壁,3 d左右可形成单层,4 d左右即可传代.传至第6代后,部分细胞变为梭形;第7代后,绝大部分细胞变为长梭形和不规则形状,增殖能力减弱.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培养的软骨细胞核呈异染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培养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呈阳性表达.说明采用此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纯化的大鼠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肢桡骨远端骨密度、前臂上2/3处周径的影响。方法:76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骨折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拔伸牵引、整复手法)后行小夹板(Colles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36例骨折患者同样方法复位后行石膏固定治疗。结果:6周后治疗组40例疗效优良率为77.5%,对照组36例疗效优良率为58.33%;12周后治疗组40例疗效优良率为85%;对照组36例疗效优良率为69.44%。两种固定方法治疗后6个月均能引起患肢桡骨远端骨密度及前臂上2/3处周径降低,且两种固定方法对患肢桡骨远端骨密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小夹板固定治疗对患肢前臂上2/3处周径的影响较石膏固定小。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可随肢体肿胀程度,随时调整夹板松紧度,保持骨折断端稳定,配合肢体的主动功能锻炼,有利于腕关节和手指的功能恢复,且不易引起废用性骨质疏松,疗效确切,相对于石膏固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