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柱晶白霉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和发酵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柱晶白霉素产生菌经常规诱变及原生质体多次再生处理,获菌株91-911,其产量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5倍以上;清除了原菌株的菌丝毒性;主组分A5含量也有明显增加。为充分发挥91-911菌株的生产潜力,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获得b培养基。91-911菌株用6培养基在200L、10t规模发酵罐上试验,证实91-911菌株确是一株高产稳产的优良生产菌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胃肠道神经鞘瘤的螺旋cT表现,并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进行对照分析。资料与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鞘瘤12例及GIST3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螺旋CT表现,并对其螺旋CT表现加以比较。CT影像资料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增强模式、强化程度、肿瘤与黏膜接触面溃疡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良性GIST最大直径小于胃肠道神经鞘瘤和恶性GIST(P〈0.05)。胃肠道神经鞘瘤(83.3%)和良性GIST(80%)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而恶性GIST(84%)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胃肠道神经鞘瘤和良性GIST与恶性GIST肿瘤形态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胃肠道神经鞘瘤和良、恶性GIST均可呈腔内生长、腔外生长、腔内外生长,其生长方式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神经鞘瘤和良性GIST增强模式、强化程度与恶性GIST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IST溃疡(28%)比胃肠道神经鞘瘤(25%)和良性GIST(20%)更常见,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肠道神经鞘瘤CT上多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扁圆形的匀质肿块,强化不明显或呈轻度强化,该表现类似于良性GIST,但与恶性GIST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胃肠道神经鞘瘤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鞘瘤的资料,分析其临床及螺旋CT表现。评估内容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生长方式、增强模式、增强程度、肿瘤被覆黏膜面溃疡情况。结果平扫所有肿块均位于胃肠道壁内,密度略低于肌肉。6例向腔外生长,3例向腔内生长,3例同时向腔内外生长。10例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扁圆形,边界清晰;2例略呈分叶状,边缘不清。3例可见肿瘤部位胃肠道黏膜面有浅小溃疡形成。增强扫描,所有肿瘤均呈匀质实性肿块;10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中度强化;2例动脉期轻度强化,而门静脉期明显强化。结论 胃肠道神经鞘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上多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扁圆形的匀质实性肿块,边缘清晰,缓慢且均匀中度强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肺密度测定软件,找出肺密度变化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临床已确诊为患有CTD的患者,利用MSCT行高分辨扫描(即HRCT),应用附带的Pulmo自动评估软件测定上、中、下肺间的平均CT值及象素的频率分布(即象素指数),并分析它们的变化与结缔组织病所致肺部间质改变的关系。结果 72例患者中42例(R组)HRCT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肺间质病变表现。同时这些患者的平均肺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象素分布异常和曲线波峰降低并右移。30例患者HRCT无明显弥漫性肺间质病变的表现,但其中13例(P组)患者的平均肺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和象素分布曲线的异常,17例(N组)患者的平均肺密度和象素分布曲线表现正常。结论 MSCT肺密度测定对早期诊断CTD所致的肺间质改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平均肺密度和象素分布曲线的变化与CTD伴肺间质病变的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陈然  管晨  孙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12):2484-2487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趋化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分子量约为8-12 kD.根据其分子N端半胱氨酸残基(Cys)的不同,可分为4类:CXC、CC、C和CX3C[1,2].Fractalkine(Fkn)即CX3CL1,属于其中的CX3C家族[3],是一类比较独特的趋化因子.Fkn含373个氨基酸残基,以膜结合型和可溶型两种形式存在,其中膜结合型由趋化功能区(chemokine domain)、黏蛋白样柄(mucin-like stalk)、跨膜区和胞内区4部分组成.哺乳动物的脑、肺、心脏、肝脏、肾脏和骨骼肌等器官中都可检测到Fkn[4].早先的实验表明,在大脑中Fkn由神经元表达,其受体CX3CR1位于小胶质细胞膜上[5].但后来发现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同样能分泌Fkn[6],而在海马神经元上也发现了CX3CR1[7].人的Fkn基因定位于16q13.大鼠和小鼠的.Fkn基因则分别位于第19号染色体和第8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亚甲蓝椎间盘内注射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PLDD术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PLDD术后用1%亚甲蓝1 ml、2%利多卡因1 ml进行腰椎间盘注射,对照组单纯采用PLDD术,术后3周内避免剧烈腰部活动.随访6~26(15±2)个月,应用VAS评分和临床体检评定,并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除1例腰腿痛症状术后无明显改善、另1例腰腿痛症状术后有轻度改善外,余28例中治愈24例,好转4例,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9例,有效率为70%.结论 在PLDD术后用亚甲蓝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性、费用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是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气促、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的异质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迁延至成年,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后其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该文就近年来代谢组学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生物标志物研究的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静电场为实验电场,以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allens)的卵为处理对象,测定不同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对该蚊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该蚊卵经静电场处理后,明显地改变了蚊虫胚后发育的各种特性;在100KV/m2固定场强下,90min处理后的幼虫存活率仅为0.58.发育为成蚊后,其所产的卵块中约70%左右的卵为未受精卵;在30min固定处理时间下,50KV/m2场强处理对蚊虫各项特性有利,而较高的场强则会起抑制作用;静电场的处理也明显增加了个体发育的差异,处理过的幼虫完成发育的时间要比未处理过的迟1~4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血理气方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按照辨证论治,采取活血理气方干预。对照组不采用中药干预。观察术后恢复、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2例(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活血理气方进行干预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菌种选育,发酵和生物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以大内酯环为骨架,连有1~3个糖分子的抗生物质,主要由链霉菌、小单孢菌和糖多孢菌产生。从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用于临床至今已有40多年,在这期间已发现了近百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最重要且已商业化的品种(不包括半合成产品)只有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星、吉他霉素、麦迪霉素和交沙霉素等。本文重点就已工业化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菌种、发酵和生物合成方面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