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生长年限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的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为白芍规范化种植、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与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结果: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没食子酸和苯甲酸含量逐年下降,而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却逐渐增加。结论:4~5年生的白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适宜采收。  相似文献   
22.
目的:确定黄芩不同商品规格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tima~(TM)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 L/min,同时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夏佛塔苷、芹菜素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来自不同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一等及二等条芩药材各指标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山东二等条芩药材中黄芩苷、汉黄芩苷含量最高,依次为19.39%、3.46%,河北一等条芩药材中黄芩苷、汉黄芩苷含量最低,依次为15.95%、2.71%,山西一等条芩药材中白杨素、千层纸素A含量最高,依次为0.14%、0.21%,山东一等及二等条芩药材中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最低,依次为0.44%、0.0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黄芩等级越高,黄芩苷、千层纸素A含量反而越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传统黄芩药材商品规格与内在整体质量不一致。结论:传统黄芩药材的商品规格以黄芩外观长度、粗细划分,与化学成分没有必然联系,无法体现黄芩内在质量,建议开展以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为依据的黄芩药材分级研究,将药材外观性状、内部化学组分和疗效结合起来进行量化研究,完善黄芩药材商品等级规范。  相似文献   
23.
不同产地连钱草中三萜酸类及黄酮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连钱草中化学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方法运用HPLC-ELSD、固相萃取预处理等方法首次建立了连钱草中三萜酸类、黄酮类成分的分析测定方法。结果不同产地连钱草中熊果酸与齐墩果酸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盱眙产者含量高于安徽固始,其中熊果酸含量显著高于齐墩果酸,同产地野生品含量高于栽培品;不同产地、不同来源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分析表明:黄酮含量差别较大,同产地野生品与栽培品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以三萜酸及其主成分熊果酸、总黄酮及其主成分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多指标分析评价了不同产地、不同来源连钱草的品质,对保证其药材质量、指导其栽培生产,以及相关制剂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竹花药材中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竹红菌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35℃,以0.5%冰醋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5nm,流速1.0mL·min-1.结果:3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糖密度RSD<2.0%.该法成功的用于竹花药材中3种成分含量的测定,药材中竹红菌甲素、乙素、丙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8%,102.3%,100.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为竹花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中药材养护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的养护贮藏关系到中药材的质量,是中药材安全有效的基础。硫磺熏蒸法、微波加热技术、远红外加热技术、辐射灭菌技术、气调养护技术及超高压处理技术等已经逐步应用于中药材养护中。本文综述了这些技术在中药材干燥、防霉保鲜等方面的应用及对药材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影响,为系统研究各种新技术在中药材养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生化汤饮片汤剂和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铭  钱大玮  鞠建明  沈红 《中成药》2007,29(12):1849-1851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制粒等工序精制而成的一种粉末或颗粒状制剂,供中医临床配方时使用[1]。它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服用前临时煎煮,久置易霉败变质的特点,还可掩盖某些中药的苦味。中药配方颗粒虽然在化学物质方面与饮片基本一致,但这并不是说复方汤剂合煎液与配方颗粒剂混合后用沸水溶解所得到的“合并液”成分相同。目前,针对中药配方颗粒单煎与合煎的争论尚未休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2种观点开始也有所共识。首先,合煎并非中药制剂的唯一工艺,几百种中…  相似文献   
27.
清金方饮片汤剂与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金方传统合煎液与其经过分煎制成的免煎配方颗粒混合物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法,比较清金方免煎配方颗粒和清金方汤剂两者指纹图谱的差别,并通过相似度软件分析两者的相似性。结果清金方配方颗粒中共检出15个色谱峰,清金方合煎液和混合免煎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的相关系数为0.873。结论清金方合煎液同其分煎制成的免煎配方颗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其共有成分比例相近。  相似文献   
28.
清清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任爱农  孔铭  田耀洲 《中成药》2007,29(3):456-458
清清颗粒是由黄连、黄芩、芍药、甘草组成,具有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热内蕴型HP相关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脘腹疼痛、嗳气饱胀、大便泄泻等症。本研究对制剂中芍药、甘草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别,用HPLC法测定了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9.
荆芥穗挥发油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曹丽诞  孔铭  丁安伟 《中草药》2006,37(2):216-217
荆芥穗Sp ica S ch izonep eta挥发油具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是常用解表药的原料药[1]。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胡薄荷酮等萜类化合物,且质量分数超过50%[2]。有报道采用GC-M S技术分析荆芥穗中挥发油成分[3]。本实验采用TLC法,以胡薄荷酮和荆芥油为对照,建立荆芥穗挥发油的薄层鉴  相似文献   
30.
曹馨慈  徐金娣  孔铭  周桂荣  何毅  毛茜  李松林 《中草药》2020,51(7):1909-1913
目的建立蝉蜕Cicadae Periostracum中乙酰多巴胺二聚体A和B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用于蝉蜕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HPLC-UV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同时对4个基原40批市售药材的2种乙酰多巴胺二聚体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优化的Alltim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流动相,2种成分能与其他色谱峰分开,并达到基线分离,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53%~102.75%,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均小于5%,样品在24 h内稳定;依据2种乙酰多巴胺二聚体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能作为蝉蜕药材常规定量评价方法;40批蝉蜕药材可聚为3类,但2种乙酰多巴胺二聚体的含量没有基原特征性。黑蚱蝉基原的蝉蜕商品中乙酰多巴胺二聚体的含量差异较大,可能与不同来源的商品污染泥沙的量不同有关。结论山蝉、华南蚱蝉和蟪蛄基原的蝉蜕含有较高的乙酰多巴胺二聚体,且整体色谱特征与黑蚱蝉基原蝉蜕相似,是蝉蜕药材的潜在资源,严控泥沙应该是保证蝉蜕药材质量稳定一致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