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研究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CD70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7例SSc患者(女性12例,男性5例)和13例对照者(女性8例,男性5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4+T细胞.RT-PCR检测CD4+T细胞中CD70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70蛋白在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Sc患者CD4+T细胞中CD70 mRNA和CD70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P=0.007).结论:CD70在SS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CIM0配体(CIMOL)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6例SSc患者(女16例,男10例)和25例正常对照者(女15例,男10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4^+T细胞。RT—PCR检测CD4^+T细胞中CD40L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L蛋白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SSc女性患者CD4^+T细胞中CD40L mRNA和CD40L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女性对照组[5.61±1.86vs2.80±0.94,P〈0.01;(6.70±3.55)%vs(2.37±1.39)%,P〈0.05];SSc男性患者CD40L mRNA和CD40L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男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9±0.89vs1.92±0.56,P〉0.05;(2.06±1.09)%vs(2.13±0.87)%,P〉0.05]。结论女性SSc患者CD^+T细胞中CD40L表达显著增高,而男性患者无明显改变,提示CD40L仅在女性SSc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不稳定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是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表现之一[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随之触发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是ACS主要发病机制.近来已肯定炎性反应是ACS发病的重要因素[2].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某些炎性反应标志物是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因子,目前认为C反应蛋白是最实用的反应炎性反应的指标[3].本文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82例,通过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利用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预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危险程度评估和护理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2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 18导联心电图 (ECG)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对比分析 ,寻找诊断右冠状动脉 (RCA )或左回旋支 (L cx)闭塞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36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 18导联 ECG与 CAG结果对比。结果  st↑ > st↑ ,RCA闭塞组为 2 1例 (80 .7% ) ;L cx闭塞组为 5例 (15 .1% ) ,有显著差异。 V7~ V9st↑ ,RCA闭塞组 2例 (2 2 .2 % ) ;L cx组 7例 (77.7% ) ,有显著差异。 V3R~ V5 Rst↑ ,RCA组为 12例 (10 0 % ) ,L cx组 0例 (0 % ) ,有显著差异。结论 这些心电图特征在下壁心肌梗死时有助于 RCA或 L cx闭塞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6.
支架与搭桥     
老贺与老赵是心脏内科的病友,他们都因为患了心绞痛而住院治疗。因为口服药物不能控制心绞痛,医生建议他们做冠状动脉造影术,也就是从体表穿刺动脉,顺着血管的走形方向,将一根导管送到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中,从这根导管中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血管中是否有狭窄就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27.
基于大数据84697例冠心病中医证候及其中西药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选择全国17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采集其一般信息、合并疾病、中医证候及中西药使用信息,使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在该HIS数据库84 697例冠心病患者中,以男性、老年人居多。年龄中位数为71岁,男女比例约为1.45:1。住院天数多为8~14 d,住院总费用分布多在0.5万~2万元;25~59岁冠心病患者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死亡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该数据库中患者最常见合并的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血脂蛋白紊乱血症。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最为多见;血瘀是比例最高的证候要素,占79.97%,其次为气虚、痰浊、阴虚等。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阿司匹林,其次为硝酸异山梨酯、氯吡格雷;中成药使用最多为丹红注射液,其次为疏血通注射液;使用活血化瘀药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已经较为普遍,有43.46%的患者共同使用了抗血小板西药及活血化瘀注射液,同时联合硝酸酯类药物的频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患者临床疗效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细胞图像特征。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基础上结合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每2周随访1次,进行RCM扫描并及时记录扫描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44%(38/45),对照组有效率为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5)。RCM下恢复期白癜风基底层毛囊周围、毛囊间可见数量不定的树突状、折光明亮的黑素细胞,其中治疗组出现黑素细胞的时间[(4.68±2.29)周]明显早于对照组[(5.71±2.92)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临床疗效较单用西药组更好,RCM可作为观察白癜风黑素细胞恢复情况的无创、客观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康复新不同用药方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97例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依据康复新给药方式分为综合应用组(n=33)、单纯应用组(n=32)、常规对照组(n=32)。观察对比三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血清TGF-β1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 1综合应用组损伤愈合时间短于单纯应用组及常规对照组,且单纯应用组愈合时间短于常规对照组(P0.05),但三组换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应用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单纯应用组及常规对照组,且单纯应用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3三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综合应用组治疗3d、治疗后两时间点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单纯应用组及常规对照组(P0.05),且单纯应用组治疗3d、治疗后两时间点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者应用康复新喷涂按摩、湿润覆盖创面、含漱、含漱后口服等方法综合治疗,不仅能够降低血清TGF-β1水平,减轻放射性损伤,而且在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82例,通过观察其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利用CRP水平变化预测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危险程度评估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