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91.
目的:通过筛选心血宁治疗心血管疾病相关临床研究,提炼并评价心血宁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证据,为未来心血宁临床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和检索策略,检索数据库(PubMed,Webof Science,Ovid,Embase,Cochrane,CNKI,CBM,万方,维普),对符合要求的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分级后,选用RevMan软件评价心血宁治疗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高脂血症)的临床证据,并探讨效应机制。结果:共纳入16篇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文献,其中15篇为RCT,1篇为病例对照研究。16篇研究中9项研究为C级证据,7项为D级。纳入研究均为低质量研究。心血宁治疗心血管疾病结局指标为:高血压病疗效,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冠心病心绞痛疗效,高脂血症疗效,治疗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显示,心血宁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并可以降低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未能探明心血宁治疗心血管病的具体效应机制。结论:心血宁治疗部分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相比部分西药及其他中成药更具优势,但仍需要探究临床效应机制,并进一步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92.
设计良好、管理严格、分析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价群体治疗效果的金标准,但是因其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无法为特定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证据。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是对患者个体进行的多轮交叉随机对照试验,以患者为中心,旨在确定该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本文简要介绍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及发展、研究设计、统计方法及报告规范等,以期帮助临床研究者更好地认识、了解、掌握运用此类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293.
正2019年12月开始,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多个省市、地区启动了一级响应,武汉更是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本次疫情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止到2020年2月17日,全国确诊人数已达7万余人。2月12日网络讨论认为,中医药的作用在湖北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救治效果。卫健委随着疫情的  相似文献   
294.
在循证医学时代下,依托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并惠泽人类的必由之路。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医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取得了重要进步,经过恰当方法整合后的多元证据体是中医药临床指南推荐意见和循证卫生决策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当前国际证据合成与分级方法学前沿进展,初步提出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的方法学框架——MERGE(Merge Evidence-based Research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support smart dEcision)框架,以期为中医药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95.
目的 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中的中西医结合方法,以期对未来的中西医融合有所裨益。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数据库、医脉通指南网、NGC、GIN、NICE等指南数据库,搜集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54个指南。采用“病证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模式的指南有25篇,其中采用“病期证结合”模式的指南有20篇,均随着时间顺序数量呈上升趋势。在26篇提供中西医结合思路的指南中阐明中西医结合运用关系的指南有22篇,其中质量评价结果为A级的指南有5篇,提炼出阐明中西医结合运用关系内容的条目共61条。结论 现阶段大部分中西医结合指南的中医和西医推荐意见仍然是相互独立的状态,对如何融合中西医证据产生对实际诊疗有重要指导价值的推荐意见并没有特别的思考和研究,较难真正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96.
目的 评价化风丹联合基础方案(包括西医疗法、针刺等)治疗中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1年8月23日.收集化风丹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  相似文献   
297.
背景基于仿真研究(simulation-based research,SBR)的数量迅速增加,但是这类研究的报告质量却需亟待提高.为使读者能够批判性地评估研究,研究报告的要素需要在文章中清晰地报告出来.我们旨在通过扩展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  相似文献   
298.
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3,自引:14,他引:33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冠脉结所经典大鼠,验证其是否具有模拟或加强缺血预适应减少缺血再灌后折损伤后的作用。方法 100只大Stata统计软件随机分为9组,每组各20只。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5min,再灌5min,反复循环3次缺血性预适应模型,以及缺血30min,再灌2h的单纯缺血再灌模型,以坏死区占缺血区的百分比、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酶、自由基为评价指标。结果 再灌组,早、晚期假性预适应组坏死质量占缺血质量(IS/AAR)分别高达45%,47%,45%;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也分别高达76%,56%,73%;血清中LDH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1。缺血预处理后,早期组IS/AAR与早期假怀预适应组相比降低了17%,晚期组IS/AAR与晚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仅降低4%;早期缺血预处理组和晚期缺血预处理组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3%,44%,显著低于再灌和早晚期假性预适应组,P&;lt;0.01;缺血预处理之后LDH释放也减少。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后,在再灌、IPC基础上IS/AAR进一步缩小约10%-17%,LDH释放也减少,LDH含量以晚期药物+IPC组最低,与晚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P&;lt;0.05,复方丹参方使再灌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下降。另外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后,还可以使血清中MDA下降,SOD活性增强。结论 复方丹参方可加强缺血性预适应的效应,但对早期缺因性预适应的效应不及缺血预处理,而晚期缺血性预适应效应不及复方丹参方预处理。  相似文献   
299.
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声明(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是一个旨在提高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报告透明度和质量的指南.本扩展版针对将来确定性RCT之前所进行的随机先导性和可行性试验制定统一报告规...  相似文献   
300.
背景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价中医药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为理想和适宜的方法之一.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中医药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发表.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报告规范,这些试验的报告质量普遍较差.鉴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独特性,工作组制定了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标准(CONSORT extension for repor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