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poly(hydroxybutyrate—hydroxyvalerate),PHBV]构建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制备犬胫骨骨缺损模型,实验组覆盖PHBV膜,空白对照组不覆盖膜。术后2、4、8和12周取材。观察PHBV膜体内降解性及引导骨再生的效果。结果①PHSV膜在体内可缓慢降解;②膜覆盖组术后第2周即可见新骨形成,12周时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骨充填,骨再生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HBV膜能引导骨组织再生。有可能成为一种较理想的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天然膜材料。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价吸烟因素是否影响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核因子活化因子受体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水平。方法 依据吸烟情况,将30例男性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吸烟组(15例,30颗实验牙),和非吸烟组(15例,30颗实验牙)。牙周基础治疗前、治疗后1、4和12周用滤纸条法收集实验牙的GC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GCF中的RANKL/OPG水平。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后,两组的RANKL浓度与基线时相比,在治疗后1、4和12周明显下降(P〈0.05),而OPG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的RANKL/OPG比值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与基线相比,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吸烟组GCF中RANKL浓度以及RANKL/OPG的比值明显高于非吸烟组(P〈0.05);在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非吸烟组OPG浓度都高于吸烟组,但仅在治疗后4和12周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使龈沟液中的RANKL浓度下降,RANKL/OPG的比值下降,OPG浓度明显升高;吸烟使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RANKL浓度和RANKL/OPG的比值明显高于非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4和12周时0PG浓度明显低于非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度,对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直接接触培养法,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散布。【结果】材料的细胞毒性分级在0~1之间,骨髓基质细胞可紧密附着于材料表面,黏附生长,并有突起向材料的连通微孔内伸展。【结论】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无毒性作用,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4.
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度,对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直接接触培养法,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散布? 【结果】 材料的细胞毒性分级在0~1之间,骨髓基质细胞可紧密附着于材料表面,黏附生长,并有突起向材料的连通微孔内伸展?【结论】 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无毒性作用,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5.
有经验的“糖友”都知道,一年四季中,夏天的血糖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夏天人体内对抗寒冷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胰岛素的作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另外,夏天天气闷热,汗液分泌增多,胃酸分泌减少,人们普遍食欲减退,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相对减少,加之室外活动增多,对血液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这些原因共同的作用结果就是促进血糖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系统评价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Science,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等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个文献,合计5 425例受种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与其它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相比,产生的压痛症状少[RR=0.95,95%CI(0.92,1.00)];肿胀症状多[RR=1.67,95%CI(1.03,2.69)];发烧症状多[RR=1.08,95%CI(1.03,1.14)];发红症状[RR=1.11,95%CI(0.64,1.91)]、食欲减退症状[RR=1.05,95%CI(0.97,1.13)]、易怒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8,95%CI(0.98,1.18)]。结论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与其它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相比,产生的压痛症状少,肿胀症状和发烧症状多,发红症状、食欲减退症状及易怒症状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7.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将219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以HbA1c水平分为2组,HbA1c<6.5%组108例、HbA1c≥6.5%组111例.分别比较两组的血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以及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 (1)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6.5%者占49.32%;(2)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49、0.20,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呈负相关(r=-0.16,P<0.05);(3)营养素摄入量与HbA1c的关系表现为: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总脂肪是影响HbA1c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4)与≥6.5%组相比,HbA1c<6.5%组摄入较多水果.≥6.5%组纯能量类食物摄入过多,且蛋白质、总脂肪和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多于HbA1c<6.5%组(P<0.05);(5)拟合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摄入较多粗粮杂豆、水果分别使HbA1c均值降低0.36%(P<0.10)、0.46%(P<0.01);适量减少畜肉、油脂摄入量平均使HbA1c降低0.42%(P<0.05)、0.37%(P<0.10).结论 目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6.5%者比例不高,HbA1c<6.5%者与HbA1c>≥6.5%者的营养状况差异明显,饮食对HbA1c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尽早实现糖尿病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应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苯巴比妥及乙醇的方法,以期建立稳定性、均一性、重复性良好且成模率较高的大鼠肝硬化腹水模型,为相关血浆蛋白制品的药效学评价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橄榄油,正常饮水;模型组分为CCl4组、CCl4+苯巴比妥组、CCl4+乙醇组、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每组20只,给予不同饮用水处理,腹腔注射40%CCl4橄榄油混合液。各实验组腹腔注射剂量均为2 ml/kg,每周注射2次,共12周。建模过程中,定期测量体质量和腹围,采集静脉血监测肝功能指标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建模结束后,随机处死各组大鼠,取肝右叶组织进行病理学鉴定。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模型组在建模的第8~12周先后出现符合筛选标准的模型。其中,第8周时,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大鼠开始出现腹水阳性体征,个别达到建模标准;第9周时,CCl4+苯巴比妥组和CCl4+乙醇组均有符合要求的模型产生;CCl4组至第10周时开始出现建模成功的大鼠。至12周建模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体质量、腹围、肝功能指标、COP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的差异最为明显。各模型组的成模率分别是65%、75%、75%和80%。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切片,可见假小叶形成等典型的肝硬化形成特征。结论四氯化碳联合苯巴比妥与乙醇诱导大鼠肝硬化腹水动物模型较传统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动物的成模率,缩短建模周期。  相似文献   
29.
目的应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苯巴比妥及乙醇的方法,以期建立稳定性、均一性、重复性良好且成模率较高的大鼠肝硬化腹水模型,为相关血浆蛋白制品的药效学评价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橄榄油,正常饮水;模型组分为CCl4组、CCl4+苯巴比妥组、CCl4+乙醇组、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每组20只,给予不同饮用水处理,腹腔注射40%CCl4橄榄油混合液。各实验组腹腔注射剂量均为2 ml/kg,每周注射2次,共12周。建模过程中,定期测量体质量和腹围,采集静脉血监测肝功能指标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建模结束后,随机处死各组大鼠,取肝右叶组织进行病理学鉴定。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模型组在建模的第8~12周先后出现符合筛选标准的模型。其中,第8周时,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大鼠开始出现腹水阳性体征,个别达到建模标准;第9周时,CCl4+苯巴比妥组和CCl4+乙醇组均有符合要求的模型产生;CCl4组至第10周时开始出现建模成功的大鼠。至12周建模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体质量、腹围、肝功能指标、COP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的差异最为明显。各模型组的成模率分别是65%、75%、75%和80%。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切片,可见假小叶形成等典型的肝硬化形成特征。结论四氯化碳联合苯巴比妥与乙醇诱导大鼠肝硬化腹水动物模型较传统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动物的成模率,缩短建模周期。  相似文献   
30.
目的:全面总结海曙区艾滋病社区干预项目的成效、经验及存在问题,探讨以政府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模式,提高干预效果。方法:根据海曙区以社区为依托艾滋病高危人群综合干预实施方案,主要针对女性性工作者(CSW)进行艾滋病综合干预,通过直接培训、大众媒体宣传、性病诊疗服务、VCT门诊等方法进行综合干预,并对干预前后进行问卷和分析,作出效果评价。结果:通过以社区为依托的综合干预,提高了CSW人群HIV相关知识知晓率,减少了高危行为,也增强了各部门对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联动。结论:以社区为依托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模式,有效地利用了社区资源,强化各部门的协作,提高了社会的支持度与参与度,不仅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而且为海曙区进一步推进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模式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