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3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医药卫生   315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探寻丹参酮ⅡA(TanⅡA)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促凝活性(PCA)的影响.方法 将TanⅡA作用24、72、120 h的NB4细胞条件培养基(NB4-CM)或不同浓度TanⅡA与其对应的120 h NB4-CM共同作用HUVEC,并以ATRA、DMSO和RMPll640作为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收集HUVEC裂解液采用一期凝血法测定其PCA,采用改良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因子活性(TF:act).结果 ①TanⅡA作用72、120 h的NB4-CM有一定的升高内皮细胞PCA的作用,以120 hNB4-CM作用最强,作用6 h最明显,1.0 μg/mL的TanII A与0.3 μg/mL ATRA作用相当.②5.0 pg/mL的Tan ⅡA能明显降低其NB4-CM诱导的内皮细胞PCA,与0.3/μg/mL ATR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 μg/mL浓度的TanII A无此作用.③TanⅡA-120 h-NB4-CM和ATRA 120 hoNB4-CM均能升高HUVEC的TF:act,6h达峰值,且两者间无差异.TanⅡA 120 h-NB4-CM所诱导的HUVEC的TF:act 12h轻微降低,24 h回复到基础水平,而ATRA 120 h-NB4-CM所诱导的TF:act在6h达峰后,12h即明显下降,24 h亦降至基础水平.④加入1.0μg/mL TanⅡA后.内皮细胞TF活性在各时间点与未加药组无明显差异,而0.3/μg/mL ATRA在6 h可显著抑制其NB4-CM所诱导的内皮细胞TF活性升高,之后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差异.结论 TanⅡ A在诱导NB4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条件培养基能升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CA和TF活性,加入适当浓度的TanⅡA可降低这种作用;这些作用与ATRA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62.
肿瘤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如造血系统、胃黏膜上皮、毛囊和生殖细胞等都有影响,并且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护士除了按时、准确、安全给药外,还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并给予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5’调控区(TTTTA)n五核苷酸重复序列(PNR)基因多态性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健康人群及冠心病(CHD)病人中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66例蒙古族健康人群及71例蒙古族冠心病病人的apo(a)的PNR基因多态性。结果:冠心病病人血浆Lp(a)、TG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DL—C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病人组检测出(唧A)序列重复次数为5、8、9共3种等位基因,并检测出5/8、5/9、8/8、8/9、9/9共5种基因型。正常对照组检测出(唧A)序列重复次数为5、7、8、9共4种等位基因,检测出5/8、5/5、7/9、8/8、8/9、9/9共6种基因型。两组人群均以重复次数为8和基因型8/8分布频率最高;冠心病病人与正常对照apo(a)PNR比较发现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病人基因型8/8与8/9间的血浆脂蛋白(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蒙古族人群apo(a)PNR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发生的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DM)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慢性高血糖的2型DM病人32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化浊解毒法及相应中药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的变化,并与单纯控制血糖的对照组比较。[结果]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较治疗前改善(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葡萄糖毒性作用加重2型DM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经化浊解毒法治疗后有利于胰岛β细胞恢复分泌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轻糖毒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在不同剂量细菌脂蛋白(BLP)刺激后,人单核细胞(THP-1)髓系分化因子88蛋白(MyD88)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小剂量BLP诱导THP-1产生耐受,再以大剂量BLP攻击,分别比较对照组、BLP耐受组、耐受后攻击组和直接攻击组MyD88和TNF-α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测定MyD88蛋白含量,ELISA法测定TNF-α含量。结果BLP耐受组、耐受后攻击组和直接攻击组的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耐受后攻击组的TNF-α表达明显低于直接攻击组,各组间MyD88蛋白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BLP可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因子,小剂量BLP诱导THP-1细胞产生BLP耐受,抑制细胞表达TNF-α,但不同剂量BLP对MyD88的蛋白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66.
杨海扣  孙剑  周静  张浩  张玉凤 《当代医学》2021,27(32):78-8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滴鼻在婴儿MRI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7月于本院接受MRI检查患儿6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D1组(Dex 2μg/kg,n=30)和D2组(Dex 3μg/kg,n=31).滴鼻后30 min内进行Ramsay评分.比较两组患儿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镇静失败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D1、D2组镇静起效时间分别为(16.73±3.29)min,(12.48±2.6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苏醒时间分别为(38.50±10.40)min,(59.03±16.8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镇静成功率分别73.3%、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低氧血症及严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应用于婴儿MRI检查均安全有效,其中Dex 3μg/kg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ime,DD)的动态变化与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血浆DD水平测定,入院时评估患者的昏迷程度、脑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出院时进行意识状态评定。同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进行对照,并分析血浆DD变化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病后24h、第3天及第7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D水平显著升高。血肿破入脑室者与未破入脑室者相比血浆DD明显升高(P<0.05),二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好转组与无好转组DD水平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动态观察血浆DD的变化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程、病情判定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8.
内镜下治疗胃石症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石症的临床特点、并发症、诊断及内镜下的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7年两年间我院消化内科内镜下成功碎石20例,18例并发消化性溃疡,其中15例单纯内镜下碎石.5例联用碳酸氢钠胃石内注射治疗。术后应用抑酸剂。结果:碎石成功率为100%。结论:内镜下机械性碎石并联合药物治疗胃石及其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且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69.
降糖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降糖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8年6月笔者医院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DPN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通脉胶囊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测量空腹血糖(FPG)、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治疗前9.8±2.3mmol/L比治疗后7.4±1.6mmol/L,P<0.05)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P<0.05),MNCV和SNCV加快(P<0.05)。且治疗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糖通脉胶囊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对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血尿酸(SUA)的水平高低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我们对224例冠脉造影患者的SuA水平进行测定,并根据美国心脏协会规定的冠脉血管图像分段评价标准和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冠脉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