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目的探讨胸部放疗的同时应用药物干预下调TGF-β1的初步结果,旨在由此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方法1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入观察,9例常规放疗的同时予药物(A组),10例患者单纯放疗(B组)。放疗前、结束时均对比观测血TGF-β1、CD11b/CD14及肺功能。结果A组外周血TGF-β1疗终/疗初值≤1者7例(7/9)较B组1例(1/10)有显著差异(P<0.01)。而CD11b/CD14、肺功能比较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在放疗的同时应用罗红霉素、还原性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下调TGF-β1,并可期望减少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432.
目的 为深入落实智慧医院建设,结合疫情防控要求,重塑患者入院服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入院服务品质与服务满意度。方法 结合目标检测、动作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实施入院登记、陪护登记、智能院感行为监管、核酸检测、通行管控等信息化系统对患者入院流程进行创新改造。结果 建立了完善的防疫工作管理体系,实现了患者一站式入院服务与院中智慧闭环管理。结论 优化后的服务流程显著提高了入院服务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有效保障了院内疫情期间的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33.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外周血经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其中可含有循环癌细胞,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PCR-ELISA)方法检测12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120例大肠癌患者中 65 例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阳性率为54.12%,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但与淋巴结的转移明显相关 .结论 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水平与大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4.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例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督脉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CV%)、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并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1.00%(41/100),对照组为21.00%(21/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mMRC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RC分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  相似文献   
435.
目的 观察自拟三金解毒通淋方对急性肾盂肾炎疗效、炎性标志物及安全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三金解毒通淋方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炎性标志物水平并评估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尿路刺激征消失、腰痛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 <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 0.05)。结论 自拟三金解毒通淋方能够有效减轻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其机制可能与该方能够有效调控APN患者炎性因子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对肾间质及肾小管损伤、保护肾实质及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36.
周晓明 《中国药事》2011,25(5):517-519
目的了解奥美拉唑的少见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几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中有关奥美拉唑的少见不良反应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奥美拉唑在临床应用中的少见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结论奥美拉唑所致的少见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