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汶川地震后我院第三医疗队参加地震医疗救援,其中诊治症状性便秘4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便困难,粪便呈干硬球状,或有排便不尽感.甚至需要用手法辅助排便,患者上述两种以上症状若同时存在,即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42例便秘患者,其中男30例,占71.4%。女12例.占28.6%;年龄9~67岁,平均28岁。  相似文献   
12.
高原特殊气候环境特点,不但给驻训人员执行任务带来困难,同时对驻训人员一些生理指标也造成一定影响。有研究报道,急进高原人员和常驻高原工作人员白细胞、红细胞数量都发生明显的代偿性升高。我们研究发现血小板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不同的血小板参数变化不同。本实验对高原驻训人员外周血小板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原具有氧分压低、风速高、紫外线辐射强、寒冷及昼夜温差波动大等气候特点,不但给驻训人员执行任务带来困难,而且对驻训人员的一些生理指标也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对1000余名高原驻训人员的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率进行研究,分析其变化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汶川大地震波及面广,破坏力强,笔者所在医院驻地所属地区与震中直线距离约150km,属强震感非重灾区.5月份恰逢笔者武警部队藏区维稳处突转为驻训阶段,医院收治军地伤病员人数处于全年高峰时期.医院住院部13层、门诊6层,地震发生时均有强烈震感.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住院患者700余人,其中危重患者100余人,当天实施手术40余台次,除地震时正在进行的1台外,其余手术均已顺利完成,门诊待诊及待检患者300余人,在院医护人员400余人.地震发生后,公共通讯中断,在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地震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医院立即启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迅速将伤病员疏散到开阔的安全地带.现将住院伤病员转运过程中工作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地震紧急医疗救援实施的有效措施.方法 总结某部医疗队汶川地震紧急医疗救援的特点,分析救援的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结果 医疗队在第一时间赶到救援现场,完成平武县南坝镇灾区紧急救援任务,实现了安全高效救援目标.结论 地震紧急救援应把握的重点:行动迅速,技术全面,任务目标明确,救援指挥有力,救援力量配置合理,救援灵活机动,志愿者作用发挥充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现状与因素,为预防、控制住院儿童MRSA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儿科259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从年龄、性别、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感染率的比较分析.结果 259例患儿的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59株,其中MRSA 94株,检出率为36.3%;94例儿童中男童46例占48.9%,女童48例占51.1%,男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分布为<3岁34例、3~7岁46例、7~11岁14例,分别占36.2%、48.9%、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2周者占29.8%、≥2周者占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2周者占33.3%,≥2周者占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年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等密切相关;积极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MRSA感染病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均为预防控制MRSA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病案资料,细菌培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426株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56%,主要为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占25.82%、13.15%及9.39%,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36.1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00%,真菌占3.29%;病原菌均显示了较高的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4.90%.结论 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且病原菌耐药情况较为严峻;加强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消毒供应室是对医院所有重复使用并需要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等集中处理和消毒灭菌的供应部门,工作繁杂,供应品种多、数量大、周转快、消毒灭菌质量要求高,服务的窗口多、环节多、涉及面广,与临床各科室和其他职能部门联系紧密。工作流程包括回收、分类、洗涤、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引起新生儿死亡的病因,探索解决医疗纠纷的最佳途径。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病理科近5年受理的因新生儿死亡致医疗纠纷6例的尸检资料。结果 6例均因新生儿死亡引发医疗纠纷,家属提出巨额赔偿诉求,由市卫生局推荐、家属自愿选择,提交死亡新生儿至我院病理科进行尸检。尸检病理诊断新生儿死亡原因分别为宫内窒息3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例、内脏严重发育畸形1例。尸检报告发出后,3例家属自动撤诉;3例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为非医疗事故,家属不再追究医方责任。结论尸检是明确新生儿死亡病因的金标准,是合理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RNIAF)与血清可溶性Ⅰ型补体受体(sCR1)的浓度变化,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肝功能正常、血清HBV DNA大于106 U/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肝功能正常组,48例转氨酶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肝功能异常组。检测RNIAF,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sCR1含量。结果肝功能异常组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RNIAF较肝功能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而sCR1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观察持续肝功能异常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RNIAF与血清sCR1含量变化,显示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9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含量与凝血酶原活动度也呈明显负相关(r=-0.87)。结论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RNIAF与血清sCR1的含量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肝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