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孙桂芝教授治疗胃癌经验丰富,融古出新,临床疗效显著,深为广大患者所信赖.导师临证喜用经验方,乃因经验言多经反复锤炼,组合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常见非小细胞肺癌对不同抗癌药物敏感性作比较,以期寻找各自的合理的化疗用药方案,从而指导不同肺癌的化疗。[方法]通过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即四甲基偶氮唑盐着色法,MTT),对35例非小细胞肺癌(腺癌23例、磷癌12例)新鲜瘤组织原代培养进行顺铂(DDP)、卡铂(CBP)、足叶乙甙(VP-16)、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环磷酰胺(CTX)、紫杉醇(PTX)、长春瑞滨(NVB)、金喜素(TPT)9种化疗药物敏感检测,其结果作以比较。[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对PTX、TPT、ADM、CBP、NVB的高度敏感率分别为51.43%、42.86%、40.00%、37.14%、31.4%,提示肺癌对上述药物敏感,其余DDP、VCR、VP-16三种药物高度敏感率不足30%,提示治疗效果差。而CTX高度敏感率为0.00%,提示CTX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不敏感。[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虽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同个体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73.
朱丹  吕文良 《吉林中医药》2012,32(4):422-424
“黄疸”这一名称,首见于《黄帝内经》,而后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都对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金匮要略》中更是出现了系统论述黄疸病证的篇章“黄疸病脉证并治”,确立了黄疸病证辨证论治的体系.纵观黄疸病证的古代发展史,其病因病机、分类、症状、治则治法、预后都是在不断摸索中丰富与发展的.因此,通过对古代医家有关黄疸病证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以期对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4.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阐述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病位以及疾病发展规律的独特认识;分析中医治疗该疾病的现状,总结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中医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方法,指出今后应当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继续加大对名中医治疗经验的总结,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改善症状、保护肝细胞、调节免疫、促进肝细胞修复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有优势,继续加强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75.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张杰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为虚、毒、瘀,脾胃亏虚为其本,内外合毒为其因,胃络瘀阻为其标,虚、毒、瘀互为因果,合而为患。治疗以扶正解毒化瘀为大法,以其经验方胃痞汤随证加味,在临床上将辨证、辨病相结合,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76.
升降散作为温病名方,系由白僵蚕、全蝉蜕、广姜黄、川大黄、蜂蜜、米酒组成.清代名家杨栗山将之载于<伤寒瘟疫条辨>并尊之为瘟疫十五方之首.该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后世医家将之灵活化裁,广泛用于外感以及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因疗效确切而备受推崇.本文从其配伍特点入手,主要从宣通并用、升清降浊、调畅三焦气机、逐秽解毒、活血化瘀等几方面做以阐述.并从发热、经行腹痛、呃逆、慢性肾功能衰竭、失眠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升降散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其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7.
仲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黄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专篇,确立了黄疸病证辨证论治的体系。特别是对于黄疸的治疗大法,提出了“但利其小便”、“当以汗解之”、“当下之”、“与寒湿中求之”等原则。笔者结合黄疸的致病因素,从“湿”入手,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78.
中医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复杂,是湿、热、毒、虚、瘀多个病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诸多因素相互影响,使得病情复杂多变,缠绵难愈.查阅钱英、邹良才等名老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再梳理后认为:湿热疫毒侵袭羁留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正虚邪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归,肝脾肾是本病涉及的关键脏腑,瘀血阻滞是影响疾病发展的重要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79.
临证用参偶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大补元气 ,人所共知 ,但人参亦能祛邪 ,则鲜为人识。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人参 ,既取其补益之功 ,又发挥其祛邪之力。1 婴幼儿慢性痢疾多见于 6个月~ 2岁以下儿童。临床主要症状大便 1日多次甚则数十次 ,大便量少粘滞而带有脓血 ,可见面色萎黄、嗜睡、烦躁、多数有低热或高热 ,舌苔厚腻。经使用西药止痢药或抗生素病情能暂时缓解 ,数日后又发脓血便而缠绵难愈。小儿感受外邪后 ,因脾虚肺怯 ,纯用祛邪之品难以使药奏效 ,况止泻之药多寒凉之品 ,久服又可伤中阳 ,若少佐人参益脾肺之气 ,自能充实形体 ,助药驱邪 ,未有留邪一说。主药 :红参、…  相似文献   
80.
肝窦内皮细胞参与肝纤维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窦内皮细胞在肝纤维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表达相关细胞因子、介导肝脏炎症反应、活化星状细胞、参与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与降解、参与肝窦毛细血管化、调节肝脏血管等参与肝纤维化.本文就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纤维化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