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毛德军  唐咏春  郭瑞友  杜秀民 《中国康复》2007,22(3):167-168,171
目的:观察和研究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413例脑梗死患者应用抑郁量表(CES-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HAMD)、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进行分析,统计PSD发生率及PSD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SSS)、影像学诊断、脑梗死灶部位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413例脑梗死患者中符合PSD诊断的136例(32.9%)设为抑郁组,另277例设为对照组。抑郁组与对照组在A型行为、负性事件、并发症、SSS、影像学诊断、血管性痴呆(VD)和A性行为问卷(TABQ)评分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SSS和影像学诊断为PSD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A型行为脑梗死患者,尤其是在恢复期,努力减少负性事件,积极治疗或防治并发症和VD,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防治PSD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海风藤对局灶性脑缺血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海风藤提取物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光化学诱导的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利用TTC染色、HE染色、TUNEL标记、原位分子杂交观察海风藤提取物对缺血灶大小、血脑屏障、缺血灶周围坏死细胞、凋亡细胞及P53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海风藤治疗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明显减轻,缺血灶周围坏死细胞、凋亡细胞及P53阳性细胞的数量较未干预组显著减少,梗死灶直径也有减少的趋势。结论:海风藤具有抵抗缺血后神经细胞DNA损伤,减轻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及神经细胞坏死.对缺血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探讨电针对颈椎病患者颈肌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所有纳入研究的颈椎病患者,均实施电针治疗。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和1个疗程电针治疗后,分别测试患者的表面肌电图,并于1个疗程前后,用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表评价,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表面肌电指标RMS值变化及量表评分变化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结果首次治疗前后及1个疗程前后,颈竖脊肌和斜方肌上部在头侧屈、头后伸时,RMS值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前后量表各项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肌疲劳状况,表面肌电图作为一种无创的、客观的评价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p53基因与脑缺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存在凋讯和坏死两种不同的细胞死亡机制。而p53及其下游靶基因在细胞死亡特别是诱导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p53基因是多种病理情况细胞信号传导的关键调控点,与其靶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细胞适应反应。  相似文献   
105.
针灸治疗失语症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失语症的方法,疗效,并就其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本资源表明,针灸治疗失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6.
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风先兆证是与中风病有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症,它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以反复发作的眩晕、一过性偏身麻木、瘫软、语涩、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中风病。大多患者如能及时治疗和调护,  相似文献   
107.
细胞周期素及其依赖激酶决定着细胞的周期演化过程,近年来还发现,它们在诱导凋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成熟神经元是终末分化不再增殖的细胞,但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其周期调节也可发生相应变化。文章综述了神经元死亡与细胞周期异常调节之间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8.
109.
面神经炎3种疗法不同疗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面神经炎3种常用疗法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将130例面神经炎患者分别采用电针、针刺、药物3种常用疗法治疗,5天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4个疗程,并比较不同疗程的疗效。结果: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第4疗程,电针组均优于其他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疗法优势明显,各个疗程均优于其他疗法。  相似文献   
110.
在针灸学科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之中,对于腧穴的掌握很关键,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能够精准的定位、取穴。然而现存大部针灸文献中,腧穴取穴部分大多是简单而机械地罗列方法,对各种取穴方法的源头及各方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均未作详尽探讨。故立足于抽取、总结历代针灸文献中有关腧穴取穴法的论述内容,对古今医籍之中的取穴理论进行梳理,拟追溯现代临床及教学实践之中常用的取穴方法之源头,同时探讨各种取穴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可能存在的体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针灸临床及教学实践,初步尝试拟出针灸临床取穴的流程及模式,以期对针灸临床及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