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医药卫生   13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CT征象及误诊原因。方法对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SPTP 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CT检查误诊21例,误诊率53.8%。39例中23例无明确既往史,5例有胰腺炎病史,5例年龄较大均有“胃病史”,3例有酗酒史,3例有胰腺外伤史。21例经CT检查曾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11例、胰腺癌5例、胰腺囊腺瘤2例;诊断不明确3例。误诊时间3~7 d。39例均行手术治疗,皆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SPTP。26例随访1.5~8.0年,均未见肿瘤复发或其他部位转移;7例就近在当地县级医院复诊,情况不详;6例失访。结论SPTP好发于年轻女性,胰管及胆管极少扩张是其CT检查最具特异性表现,确诊需依靠手术病理检查。部分患者临床及CT表现缺乏特异性,接诊医生对其CT表现认识不足、未认真进行鉴别诊断,以及早年CT检查技术低下是导致SPTP CT检查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
目的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方法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后,在手套、面罩、防护服、鞋套外层用荧光粉和荧光笔进行标记,脱摘防护用品后用紫外线手电筒进行检查。用荧光笔标记埃博拉隔离病区高频接触率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后,用紫外线手电筒进行检查和评估。结果穿脱防护用品易发生荧光污染的部位依次为手(8.16%)、颈背侧(6.12%)和前额、小腿(4.08%);隔离病区床头柜、输液架和监护仪的荧光标记清除率较高(96.67%),电视按键、设备带和墙面的清除率较低,分别为55.23%、51.77%、51.77%。结论运用荧光标记的方法,能较科学、客观地检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水平和隔离病区清洁消毒的落实情况,值得在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一线医务人员风险感知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其在高风险、高强度抗疫医疗工作中正确感知风险、提升压力应对能力、维护心理健康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采用抗击COVID-19疫情一线医务人员疫情风险感知问卷对181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进行风险感知问卷调查,采用非参数检验对人口学因素及风险感知维度进行差异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人口学因素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风险感知水平的预测作用。结果 COVID-19疫情下一线医务人员风险感知问卷总得分为(36.39±8.59)分,得分率为60.65%,得分率排前3位的维度为身体功能风险、组织风险及人身安全风险。湖北地区医务人员风险感知问卷总得分高于非湖北地区(Z=-2.180,P<0.05);医技人员(医师和技师)风险感知问卷总得分高于护士(Z=-3.039,P<0.01)。医务人员所在地对总体风险感知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 在COVID-19疫情下,抗疫一线医务人员风险感知处于中等程度,湖北地区医务人员风险感知程度高于非湖北地区,医技人员风险感知程度高于护士,医务人员所在地区对风险感知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壮药透骨香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药物活性部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法制备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刀豆蛋白A(CoA)刺激作用后,以透骨香各药物部位进行干预, 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计算刺激指数;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刀豆蛋白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观察透骨香活性部位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结果 小鼠脾细胞经刀豆蛋白A刺激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光密度(OD)值与刺激指数显著升高(P<0.05),透骨香正丁醇部位及水溶部位能明显降低光密度值及刺激指数,其中水溶部位(5 μg·mL-1)作用最强(P<0.05);刀豆蛋白A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分泌显著增强,透骨香水溶部位干预后能明显抑制白细胞介素-2分泌,提高白细胞介素-10含量(P<0.05)。结论 透骨香水溶部位对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是透骨香抗RA活性部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5.
46.
47.
刘瑛  王婷 《护理学杂志》2016,(13):39-40
目的探讨无线预约系统在门诊输液室预约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无线预约系统为2d及以上的输液患者提供免费预约,在使用预约软件系统前后各随机抽取100例预约患者,比较患者满意度、输液等候时间及年差错发生率。结果运用无线预约系统后患者等候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输液差错发生率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采用无线预约系统进行预约输液可优化输液流程,降低护理风险,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8.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预防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瑛  鹿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0):1008-1009
目的 探讨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预防策略.方法 分析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结果 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防护器材落实、防护措施执行和工作习惯养成等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结论 加强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2~9月在该院确诊为DN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合格者60例设为对照组,均进行Hey检测,同时检测与肾功能评价密切相关的血清化学指标尿素(Urea)与肌酐(Cr)的含量,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Hcy、Urea和c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病期DN患者Hey含量呈递增性升高,I期患者Hey检测阳性率为87.5%(14/16),与肾功能评价密切相关的血清化学指标Urea检测阳性率f50.0%(8/16)]、cr检测阳性率[43.8%(7/16)1,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是早期诊断DN的一个良好血清化学指标,其含量变化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刘瑛 《北方药学》2014,(4):99-99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结核病在全球出现“死灰复燃”趋势,曾一度被乐观认为即将被消灭的结核病再度猖狂。其中,耐药肺结核的出现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抗结核化疗在全球广泛推广,不合理、不规律化疗导致结核菌耐药菌株逐渐增加。据估计,现症结核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二有发生耐多药的危险[1]。2007~2008年全国结核菌耐药性基线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8.3%。耐多药肺结核(MDR-TB)具有痰菌转阴慢、传染期长,诊断、治疗、管理技术复杂,治疗费用高,不良反应多,治愈率低,仅达56%[2],病死率高等特点。耐药性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已成为当今全球结核病防治中的一个难题。现就我科室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38例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