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在前期提出超分子化学对中药四性理论特殊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升降浮沉的历史沿革、研究概况,并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进行解析,提出对中药"升降浮沉"的评价方法。人体与中药均是印迹模板印迹作用的聚集体,在印迹模板作用规律下,不同类型的中药成分与人体的靶点通过"锁-钥"关系以非共价键结合,中药客体超分子通过键的作用可纠正人体主体超分子在自识别、自组织、自组装、自复制过程时发生的寒热、气机失调。人体具备抵抗外界病邪侵袭的能力,有赖于其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中药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并能祛除病疾,有赖于其能调整人体气机紊乱,或顺应气机、祛邪外出以增强机体免疫的能力。基于此,在分析中药"升降浮沉"药理作用的基础上,探究其物质基础,并建立中药"升降浮沉"的评价方法,通过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对中药升降浮沉进行剖析,揭示其科学内涵,推动中药药性理论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运用于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干预护理行为指导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于2016年3月至10月间,采用便利抽样法,按照纳入标准随机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5名,采用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干预方法;对照组32名,采用传统方法。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术中低体温干预护理的认知现状、安全文化态度与行为现状评分及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与结束时鼻咽温与肛温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与结束时鼻咽温与肛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束时鼻咽温与肛温低于麻醉后;观察组变化趋势较对照组者平稳。结论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利于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术中低体温的认知现状、安全文化态度与行为现状,能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充分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组(A组)34例、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组(B组)36例、腹膜透析(PD)组(C组)35例、对照组(D组)35例,观察治疗前后4组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生活质量评分(采用FACT量表)以及生存率和临床好转率的变化.结果 与D组比较,各组Scr、BUN明显降低,A、B、C组患者FACT评分、生存率及临床好转率均明显高于D组,A组临床好转率及生存率明显高于B、C组.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疗效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范俊  赵小平  刘惠 《当代护士》2018,(8):118-120
目的探析全程护理方案对喘息性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症状缓解的影响。方法在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接受全程护理方案的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方案可明显缩短喘息性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进一步制定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防治措施,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敏感生化指标,以及生化指标对围产期母儿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和高要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前健康、无合并症的2054例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把通过血糖筛查确诊的194例妊娠期糖尿病,按大于或小于35岁依次分为高龄GDM组(113例)和适龄GDM组(81例),其余1860例非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按大于或小于35岁依次为高龄非GDM组(864例)和适龄非GDM组(996例),对四组孕妇采用OLYMPUS A 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以及总结比较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高龄GDM组的FBG 、Hcy 、h-sCRP 、UA水平以及发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比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龄GDM组的FBG 、Hcy 、h-sCRP 、UA水平以及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率高于两个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非GDM组的FBG、Hcy、h-sCRP、UA水平稍高于适龄非GDM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非GDM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率高于适龄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FBG、Hcy、h-sCRP、UA水平随之孕龄而升高,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与孕龄增加而突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成人ITP患者骨髓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数量及前列腺素E2(PGE2)含量,探讨其参与疾病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初治组ITP患者25例、完全缓解组ITP患者25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组患者骨髓中MDSC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3组患者骨髓血清中PGE2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测定3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IFN-γ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成人ITP完全缓解患者组MDSC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M DSC数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完全缓解组M DSC数量高于初治组。初治组ITP患者骨髓血清中PGE2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ITP患者骨髓血清中PGE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组ITP患者骨髓血清中PGE2含量低于完全缓解组患者(P0.05)。初治组ITP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FN-γ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P0.001)。初治组与完全缓解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FN-γ的基因定量比值(RQ)为2.60。结论:成人ITP疾病缓解时,M DSC数量上升,且和治疗反应和骨髓中PGE2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β受体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婴幼儿血管瘤(实验组)、20例静脉畸形及10例正常皮肤(阴性对照组)标本组织中β受体的表达.结果 40例婴幼儿血管瘤中仅在28例标本中见β2受体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70%(28/40),β1受体未见表达;28例阳性标本中24例为增殖期,4例为非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与静脉畸形、正常皮肤组织β2受体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2受体在增殖期与消退期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静脉畸形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未见β1受体表达.结论 β2受体特异表达于婴幼儿血管瘤,且高表达于增殖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28例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相关资料,采用34条目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简明问卷(SCNS-SF34)、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各领域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心理需求(3.15±1.31)分、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3.08±1.16)分、生理和日常生活需求(2.96±1.44)分、病人照顾和支持需求(2.60±1.09)分、性需求(1.41±0.62)分。分别有37.19%和46.31%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SAS和SDS平均得分分别为(46.79±9.22)分和(51.49±9.7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心理需求领域得分与年龄和学历呈负相关;SAS得分与患者心理需求、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及性需求领域得分均呈正相关;女性、SDS得分高的患者生理和日常生活需求领域得分相对较高;病人照顾和支持需求领域得分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不同需求和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衔接对现行医保制度发挥了积极效应。但目前地方上开展的整合试点存在缺陷,影响医保经办效率、社会公平、政策惠民等方面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地整合现状,挖掘出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衔接和管理服务体系全面建设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