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能通过微小RNA-21d-5p(miR-21d-5p)对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调控,从而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观察TGF-β1处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并检测miR-21d-5p的表达,在HK-2细胞中分组转染miR-21d-5p或anti-miR-21d-5p,再使用TGF-β1处理,观察过度表达或抑制表达miR-21d-5p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及迁移的影响。分析TGF-β1、miR-21d-5p与BMP7的靶向关系。共转染miR-21d-5p和pcDNA3.1-BMP7,或anti-miR-21d-5p和si-BMP7,使用TGF-β1处理,评估TGF-β1、miR-21d-5p与BMP7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的相互关系。结果:TGF-β1处理HK-2细胞后,miR-2...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形态的规范描述及测量参数定义,为小阴唇整形美容手术及外阴修复重建提供定性、定量的标准及形态学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本院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700名汉族女性,观察其外阴形态、测量外阴参数并分析。结果小阴唇测量数据:左侧基底边长43.672 mm(95%CI:43.062~44.283 mm),右侧基底边长43.315 mm(95%CI:42.682~43.948 mm),左侧上半唇斜边长20.513 mm(95%CI:20.056~20.970 mm),右侧上半唇斜边长20.421 mm(95%CI:19.977~20.864mm),左侧下半唇斜边长30.413 mm(95%CI:29.875~30.988 mm),右侧下半唇斜边长29.981 mm(95%CI:29.357~30.604 mm),左侧顶点高16.209 mm(95%CI:15.768~16.651 mm),右侧顶点高15.605 mm(95%CI:15.157~16.053 mm),左侧厚度3.787 mm(95%CI:3.670~3.903 mm),右侧厚度3.820 mm(95%CI:3.702~3.938 mm)。阴蒂测量数据:阴蒂包皮长度25.381 mm(95%CI:24.946~25.816 mm)、阴蒂头长4.083 mm(95%CI:3.940~4.225 mm)宽2.640 mm(95%CI:2.530~2.749 mm),阴蒂体长26.449 mm(95%CI:25.805~27.093 mm),宽6.464 mm(95%CI:6.270~6.658 mm)。大阴唇及其他测量数据:左侧大阴唇长76.731 mm(95%CI:75.999~77.462 mm),宽23.024 mm(95%CI:22.708~23.340 mm),右侧大阴唇长76.731 mm(95%CI:75.999~77.462 mm),宽22.915 mm(95%CI:22.656~23.174 mm);阴蒂尿道距离19.679 mm(95%CI:19.30~20.06 mm),阴蒂阴道距离29.808 mm(95%CI:22.656~23.174 mm),尿道阴道距离9.473 mm(95%CI:9.177~9.770 mm),阴道会阴距离9.962 mm(95%CI:9.649~10.276 mm),会阴体长度24.295 mm(95%CI:23.850~24.740 mm)。小阴唇基底边长、顶点高长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得出了我国部分汉族女性正常外阴测量值,女性外阴形态大小不一,双侧大阴唇形态对称,小阴唇多不对称,初步建立我国女性外阴数据库数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药温经汤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7~2011年间妇科门急诊原发性痛经患者,经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后,以中药温经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疗,标本兼治,达到消除与缓解疼痛的效果。结果 48例患者,治愈26例(54.16%),好转18例(37.50%),无效4例(8.33%),总有效率为91.66%。结论中医药治疗痛经在临床上效果显著,尤其是治疗功能性痛经优势明显,北方女性寒性痛经者居多,以《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为主方,随证进行加减,因地、因证制宜,可标本同治,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34.
芪苈强心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基础研发出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与药理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在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进程中,具有改善心室重构、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保护血管内皮、控制能量代谢等作用。本文整理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上述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参考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35.
王保和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多年治疗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提出益气活血法的治疗法则,并在益气活血方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提出了益气活血兼通阳散结,或滋阴养血,或疏肝健脾,或化痰解毒等多种临证治则。  相似文献   
36.
高血压病因有内外因之分,以风、火、痰、湿为主要病理因素;病机是肝失疏泄,气滞气郁而化火动风,肝阳上亢;肝木乘脾,脾气亏虚,气血不畅,清阳不升致眩晕,故采用平肝健脾法治疗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37.
参松养心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学说研发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抗心律失常的治疗。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在抗心律失常过程中,表现出能够抑制心肌细胞重构、减少心肌细胞纤维化、对多离子的阻滞作用、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脏前后负荷及有效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等作用,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本文整理近几年来相关文献,参照大量临床实验,对上述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高可靠的参考证据。  相似文献   
38.
为适应处置突发事件及灾害救援等应急医疗保障任务,设计研发具有诊断精确、性能稳定、机动性强等特点的车载式磁共振成像系统.该系统基于永磁型核磁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对磁体、线圈、控制系统等布局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符合车载化需求.与传统核磁系统相比,本研究从车载式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梯度场、射频系统等重要部件进行多项技术创新如:磁通汇聚的恒定磁场技术、磁场反馈主动磁场稳定技术、高效率指纹线圈技术、流线型射频发射技术、多通道采集和多轨迹扫描技术使图像效果更为准确、清晰.核磁关键部件的创新设计优化了整车配置,显著提高车载式磁共振成像设备处理灾害现场救治诊断的准确性与灵活性,达到快速、高效处置突发灾害事件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外源性吲哚及γ-干扰素对国内沙眼衣原体优势株E-UW-5/Cx型标准株及临床株生长的影响,并与国外优势株D-UW-5/Cx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DMEM-10、DMEM-10加5ng/mL重组人γ-干扰素和DMEM-10加5ng/mL重组人γ-干扰素及50μmol外源性吲哚三种细胞培养液培养沙眼衣原体至48h,甲醇固定后计数包涵体,观察γ-干扰素及外源性吲哚对E型、D型沙眼衣原体标准株及临床株生长的影响。结果 DMEM-10+IFN组衣原体包涵体计数明显低于DMEM-10组和DMEM-10+IFN+I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EM-10组和DMEM-10+IFN+IND组包涵体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型标准株、临床株与D型标准株、临床株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FN-γ作用下,沙眼衣原体的生长繁殖受到明显抑制,加入外源性吲哚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可以逃逸IFN-γ介导的清除作用,恢复其感染活力。  相似文献   
40.
正随着人类寿命的增长,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老年人骨量流失常会导致全身骨质疏松,轻微外力或跌倒后就易发生骨折,如最常见由于摔倒引起的OVCF,骨质疏松性骨折使很多老年人受尽折磨,不仅降低其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致残甚至死亡[1]。近年来,老年人OVCF发病率逐年升高,医疗资源消耗逐年增长,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越来越重[2-3]。随着老年OVCF患者发病率的提高,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